APP下载

奇妙永福百寿岩

2017-03-24毛健

人事天地 2017年3期
关键词:丹砂夫子长寿

毛健

如今,去广西桂林旅游的人们,都愿意顺路南下,到永福县百寿镇去领略长寿文化,感受长寿风情,呼吸长寿空气,只因古往今来百寿镇的百岁老人层出不穷,又因百寿镇的寿星山有一个百寿岩,岩壁上刻有一个“寿”字,让人看了惊喜无比。长寿的故事便从一横一竖、一撇一捺里不断涌出。

桂林以山水自然美妙而名扬天下,而永福百寿岩却以独特的“寿”字天下扬名。这个高177厘米、宽145厘米的“寿”字,在不同的笔画当中还刻有一百个小的、各不相同的“寿”字,又分别由正、草、隶、篆等字体组成,字里套字,层层叠叠,百字百样。整体看这“寿”字,庄重肃穆、古朴圆润,浑然天成;拆分来看各个小“寿”字,又是笔力遒劲,勾如露锋、点似仙桃,自成风韵。

那么,这个“寿”字是怎么来的呢?

史载,东晋时期,著名道教学者和医药学家那葛洪,听说常安县(即今百寿镇)多有丹砂,日夜兼程赶来,他在寿星山下发现一口丹砂井,连喝数日,明目益气,精神振奋。葛洪便在百寿岩住下,晨汲丹泉,夜炼金丹,著书立说。在葛洪著的《抱朴子》一书中,他记载:廖扶,汉初始安县人(注,今百寿镇为始安县属地),家有丹砂井,一族数百口,饮之多寿,寿158岁,汉惠帝敕封拯危真人。

话说到了南宋年间,新上任的始安县知县史渭为审一件数十年无法了断的田地纠纷案,来到百寿镇寻访乡人,差役找来的梁公公已到杖朝之年,问及缘由,梁公公说:“这事要问家父方知。”差役又带来梁父,梁太公竟已到期颐之年。讲起田地纠纷,梁太公又说要问老父。史渭细问,梁太公的老父已是花甲重逢,外加三七岁月,也就是141岁。史渭亲自来到梁府拜访,听141岁的老者讲述当年冤案,重新判定,民心悦服,从此安居乐业。后来,史渭写下一个大大的“寿”字,又邀请百名长寿老人各写上一个“寿”字,经过精心布局,镶嵌到大“寿”字的笔画内,在一百个“寿”字里,论你横找竖看,也找不出一种相同的笔画、相同的写法。史渭还请来石匠,将“寿”字镌刻于丹砂井旁夫子岩西侧石壁,以求百姓世代安康长寿。史渭这一独辟蹊径的构想,使“百寿图”成为举世无双的精品。

“百寿图”的问世,受到历代文人雅士的追捧,这使得拓印、装裱“百寿图”的作坊生意兴隆,久盛不衰。人们争相传颂,得到此图者,可以去灾辟邪,保一方平安。

其实,百寿岩的“寿”字,不仅祈福寿、保平安,还是友好和睦的见证。清乾隆年间,永宁知州袁光炜就曾以二百龙洋拓制精裱了一幅飞金的“百寿图”,为恩师礼部尚书祝寿。抗战期间,为强化与反法西斯盟国英国的关系,“百寿图”远赴英伦三岛,作为礼物赠送给英国女王祝寿。新中国成立之后,“百寿图”一次次充当友谊的使者,为发展中国的外交事业做出贡献。1958年和1989年,“百寿图”两次作为中国政府的礼品,赠送给摩洛哥国王及摩洛哥国王哈桑二世,为国王贺寿,这让各国首脑认识了“百寿岩”和“寿”字的神奇。

“南北奔驰春又深,寿岩胜处漫开襟。幽情愉惹闲花妒,诗兴偏偕小鸟吟……”这是明万历十八年参将刘綎的一首《题夫子岩》,从诗里行间不难看出,一位战将对于诗情画意的百寿岩一往情深的眷恋。有了如此的“寿”字,又有了如春的风景,雅人骚客便争相到来,将自己的诗词、字迹留在石壁,众星捧月般地围绕起那“寿”字。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的“宁寿”二字榜书,显得遒劲圆活,潇洒飘逸。明隆庆五年,广西总兵官俞大猷撰写的《古田纪事碑》,详细记述了明王朝镇压韦朝威、韦银豹父子起义的一段历史。明万历六年,州牧郑应龄欣然题写《志喜诗》,表达了不为个人之喜,喜的是作为州牧期间在永宁州施行礼乐教化,使当地政治清明、民风淳朴、生活安乐,抒发了与民同乐的情怀。尔后的州牧尹廷俊也作《夫子岩题诗》“洞口浮云随意在,天边飞鸟倦知还”,表达自己对自由安详生活的美好愿望……如此种种石刻,为研究明清以来的政治、军事及相关文化历史,提供了生动翔实的史料。

而自宋代以来,永福县共出过47位进士、312位举人,宋代文状元王世则、武状元李珙的故里亦是永福,一幅“寿”字,带动了多少士子苦心向学的意志。

人在百寿岩,水是静的,草是绿的,花是红的,空气永远鲜活的流动,而居高在上的那个“寿”字,永远是那么充满力量。仅仅因为有了一个“寿”字而存在的岩洞,在历史上,竟产生了如此大的“磁场”,吸引着历代文人、达官贵人的到来,让欢悦和祝福在这里经久不衰,无数后来者被“寿”字精妙精深的书法艺术震慑,这种深厚文化渊源的寻根,无论岁月怎么延伸,終是熠熠生辉。

在众多赞美“百寿岩”的诗词墨宝中,我愿意挑出乾隆三十五年书生杨奎的那首《咏夫子岩》,再一次来感悟这样一个岩洞、这样一个充满魅力的“寿”字,那就是:寿岩凭眺旧风流,逸韵偏从翰墨留。花月满庭应识我,八千年岁一春秋。

记住了!百寿岩是愿天下人都长寿的。

猜你喜欢

丹砂夫子长寿
夫子的挑战
阅读使人更长寿
长寿还是短命
百年心迹证丹砂 斗雪寒梅耐岁华——读祖父甘棠诗词旧作有感
植物蛋白有助于长寿
贵州丹砂文化的文旅融合开发及可持续发展
文化哲学视阈下丹砂文化内涵解析
多面丹砂
笑能长寿,哭亦延年
夫子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