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幼儿情绪,培养快乐天使

2017-03-24朱海燕

好家长·幼教新天地 2016年3期
关键词:创设环境

朱海燕

摘要:快乐是一种情绪,也是一种性格,是每一个幼儿的天性。无忧无虑地生活是幼儿应当拥有的权利。实践证明!快乐的幼儿自尊、乐观、自我控制力强。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快乐情绪呢?本文从1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用愉快的情绪感染幼儿;2尊重幼儿的兴趣爱好,发现孩子快乐的源泉;3让幼儿参与快乐的活动,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4增进快乐的体验,促进幼儿个性和谐的发展这四个方面来阐述。

关键词:创设环境 尊重爱好 参与活动 增进体验

快乐是一种情绪,也是一种性格,是每一个幼儿的天性。无忧无虑地生活是幼儿应当拥有的权利。《新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在幼儿园时,应该给予幼儿更多的快乐,因为有了快乐才会拥有自信,有了快乐才会有学习的动力,有了快乐才会有创造的欲望。实践证明!快乐的幼儿自尊、乐观、自我控

制力强。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快乐情绪呢?

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体会,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用愉快的情绪感染幼儿

1.注重调控自己,保持快乐情绪

幼儿教师是幼儿最直接相处的示范者,教师的言行、对待事物的态度,影响着幼儿心中的教师形象。也许我们某句话、某个动作会影响幼儿一天的。情绪,甚至挫伤幼儿幼小的心灵。因此,我们要有意识地以愉快的、喜悦的情绪去感染他们。教师应对幼儿充满慈爱,自觉地站在幼儿的角度观察事物、思考问题、体验情感。如果每个教师都能沉浸在欢乐和幸福之中,那么这种美好的感受就会溢于言表,从而感染到身边的每一个幼儿。

2.创设宽松氛围,陶冶快乐情绪

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幼儿社会情感,而为幼儿创设一个快乐的群体氛围,让幼儿在快乐中成长并激发幼儿的乐群心理是促进幼儿社会情感发展的最有效的手段。如,活动室的环境布置要优美洁净,充满新奇感,把孩子的作品及时挂上墙,让孩子有一种满足感、快乐感。再如,教师可经常播放一些轻松舒缓的音乐,缓解幼儿的紧张。情绪。还有,经常给幼儿讲一些笑话,让孩子猜一些谜语,会使幼儿觉得轻松愉快。

在教育幼儿时,要从尊重他们,说服他们的角度出发,采用正面教育。例如老师在评价幼儿的画时,可以这么说:“你真棒,画得真不错,如果再多选些颜色就更漂亮了。”这样无形中让他们滋生出一种积极情绪。在。情感上把幼儿当大人一样尊重,在心理上把他们当作幼儿来理解,这就是我们每个幼儿教师都应注意的一点。

3.恰当满足幼儿的需求,稳定快乐情绪

幼儿有生理和社会心理的种种需求。有些需求如果是合理的,就应当给予满足,这样可使幼儿的情绪保持稳定和愉快。有时幼儿表达不清自己的需求时,教师必须细心体察、了解,随后正确对待。例如有一天,在区域活动中,管雨馨小朋友把我们精心制作的手指娃娃上系的蝴蝶结拆掉,撕成一条一条的。当时,我真有点生气,这么好的玩具,竟被她拆成了碎条。一问原因,原来她是想弄明白,蝴蝶结是怎么打结的。她还高兴地告诉我这些缎带可以分成许多细条条。看到她那副兴奋的样子,我真庆幸自己没有对她枉加批评,也许我的一句话,就会抹杀孩子的探索欲望呢!

二、尊重幼儿的兴趣爱好,发现孩子快乐的源泉

尊重幼儿的兴趣爱好,教师要先了解和认同幼儿的兴趣爱好,经常与幼儿进行朋友似的沟通,请幼儿说说自己的兴趣爱好,问问幼儿的开心事,还可以在散步时让幼儿讲讲花草的故事。

游戏是幼儿来最喜爱的活动,在游戏中他们表现得最自然、最生动。严欣是个性格内向的小女孩,她从来不主动参与同伴的交谈与游戏,每次和她说话时,她总以点头、摇头回答。一次在自由活动时,我发现严欣一个人抱着娃娃坐着,我轻轻走过去摸摸娃娃的额头说:“哎呀,娃娃的额头怎么那么烫,是不是发烧了?”严欣先是一惊,随后说:“快送医院。”我與她一块去了“医院”,严欣越玩越开心,全身心地投入了游戏。从那以后,我们经常与她一起玩游戏,并向其他孩子介绍她的游戏,孩子们羡慕不已,纷纷去找严欣玩游戏。就这样,渐渐地,严欣成了集体中快乐的一分子。

三、让幼儿参与社会活动,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

幼儿对大自然充满了兴趣,对周围的环境有强烈的探索欲望。所以,让幼儿参与快乐的社会活动也是必不可少的举措。单纯的讲解,幼儿体会不深,没有感受。所以,我园教师经常组织幼儿外出或到社区参加系列活动,让幼儿懂得为什么要保护环境。同时,我们还建议家长带孩子去逛商场、理发店、买菜时注意给幼儿讲解,使幼儿了解各行各业人们的劳动。幼儿非常喜欢参与这样的社会活动,并能从中获得很多快乐。

四、增进快乐体验,促进幼儿个性和谐发展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鼓励孩子多交朋友,并与他人融洽相处。要利用幼儿与同伴交往中的自然从众心理,淡化个别幼儿的不合群行为,让幼儿自然而然地加入到同伴的行列中去。如经常向幼儿渗透、灌输“好孩子要常常想着别人”之类的思想。还可以组织一些“玩具大家玩”、“喂娃娃吃饭”等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加深体验他人的情感,理解关心他人行为的意义。另外,教师要及时对幼儿的这种情感给予肯定,使这种行为得到巩固和发扬。

另外,我们要让幼儿在完成学习、劳动任务中体验到“成功”的欢乐,尤其对于年龄较大的幼儿,让幼儿经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如整理图书、排放桌椅等等,让幼儿在完成各种任务的过程中获得满足和愉快。教师还应教会孩子以乐观的态度看待生活中一切。如,班级中有位幼儿在参加年级组的剥蛋比赛时,因没能得到第一名而显得有点不高兴。我告诉他能否得第一并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你参与了这次比赛,说明你也很棒的,他听了后很高兴。让幼儿坦然、积极地面对生活,形成和谐发展的个性特征。

让幼儿快乐,是幼儿教师的一大职责。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过:“了解儿童,了解他们的爱好和才能,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了解他们的欢乐和忧愁。”是的,时代的发展已不容我们用昨天的眼光来看待今天的孩子,用昨天的方法来进行今天的教育。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努力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用全新的教育理念去塑造今天的幼儿,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会快乐”,让幼儿的童年充满欢笑。

猜你喜欢

创设环境
营造和谐氛围 提高生命品质
浅析“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理念下教师的引导职能
促进全托幼儿心理健康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