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途径促进教师自我更新

2017-03-24席燕芳

好家长·幼教新天地 2016年3期
关键词:园本骨干教师研讨

席燕芳

摘要:新《纲要》背景下教师的专业成长更需要自我体验,自我内化、自我架构,形成自我发展的能力,因此,我园根据本园教师的特点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园本教研,促进教师的自我更新。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 园本教研

新《纲要》背景下,教师只有学会面对身边的教育现象,有针对性地、整体、系统地思考,教师的专业发展才有可能。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我园以江苏省教育研究“十二五”立项课题《基于自我更新取向的教师梯队成长园本研究》为基点,坚持营造“人人参与、合作研究、友好竞争、共同提高”的良好氛围,探索园本教研模式,促进教师自我更新。

一、实施分层重实践

我园在教师自我评价和定位的基础上,以“解读教师、了解需求、给予支持”为发展理念,对教师队伍进行整体分析,按照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教师的不同年龄和能力水平建立了新芽、新苗、新蕾、新叶、新蕾、新月、新日等六个专业团队。在合理分层的基础上,认真抓好岗位练兵活动,重视课堂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多形式的教研活动,寻找提高的策略,例如同年龄段的教师开展研讨课,找出自己和同伴的差距开展了同领域人人一堂好课活动,让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研讨进行了分主题的“诊断式”研讨活动,让教师结合幼儿园课题研究进行课堂展示活动。活动后组织教师进行相关的讨论,共同分析寻找各自的观点,与同伴进行比较,再利用业务学习时间集中交流,通过不同组的同伴互助,观点碰撞,既提升了教研活动的质量,也使每位教师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收获。

二、依托载体促发展

1.依托自身内驱发展

我園每学期以不同团队为单位向教师推荐一本好书,开展读书沙龙活动,先后推荐了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爱心与教育》,让各位老师感受了名师的风采,领略了名师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幸福波尔卡》让各位老师感受不同地区的教研研讨氛围《教师角色与教师成长新探》《第五项修炼》《理想的教学点子》等丰富教师的理论修养……对大家一致认同的好文章给以推荐奖,以此来激发教师阅读热情,提高阅读质量,提升理论水平。在教师完成任务的同时,逐步养成边学边思考的习惯,形成自己对工作的独立性思考和创造性见解。

2.依托同伴互助发展

我园一贯强调同伴互助与合作,教师与教师之间建立积极的伙伴关系。由于教师个体的生活背景、学习背景、专业知识、教学经验、积累的教学案例不同,在教学中会形成其各自的教育理念、教学风格、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它们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在教师教学活动设计中,形成了教师之间的差异(个人优势)并影响着活动的成效。在合作的集体当中,这个差异资源就会影响、吸收、提升,进而转化为个人的智慧。鉴于此,我园一贯注重同伴互助,以求共同发展。

比如我们开展的骨干教师展示活动,充分发挥了骨干教师的引领与示范和带头作用。每学期我园都以市、区及辅导区教学新秀等骨干教师为主角,开展了一次次教学展示活动。如邀请父亲共同参与的亲子阅读活动,让家长了解父亲在早期教育中的作用,让教师进一步了解骨干教师是如何开展亲子阅读活动结合绘本开展了大班数学活动,引领教师挖掘绘本中的数学元素开展数学活动,注重调动每一位幼儿的学习积极性,让课堂活起来,让效果好起来……一系列的展示活动通过活动把骨干教师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新颖的教学活动组织形式展示给全体教师,让老师们领略了能手、新秀的教学风采。平等、协调、积极的教研氛围使教师产生积极向上的情绪体验,在促进自我提升的同时,实现了资源共享,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

3.依托专家引领发展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教师会不断遇到亟待解决的问题,幼儿园及时地为教师搭建桥梁,邀请专家来园指导,为教师解决问题,邀请教育局教研室领导来园进行专题讲座和教学指导邀请杂志社编辑来园指导教师如何撰写论文、如何选题邀请专家来园参与教研活动,在我们的教研中发现问题并现场解惑……教师在和专家零距离接触,手把手的交流中,教育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研能力得到了质的提升。

三、关注教研求提升

1.活动诊断策略共享

活动诊断实际上强调的是同伴互助,教师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加强同伴之间在教育活动实践中的专业切磋、协调和合作,形成“研究共同体”,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帮助,共同成长,具有团队凝聚力。

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经常有许多的难点困扰着老师们,而幼儿园的教研活动刚好为此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大家在交流中把问题一点一点细化,再结合实际操作进行论证。例如我们发现不少教师对如何撰写教学案例存在不少的困惑,而这些困惑恰恰是写好教学案例的根本性问题。基于此,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开展1-5年青年教师“案例研讨”活动,通过骨干教师教育生涯中所积累的经验去指导新教师如何撰写案例,对案例进行描述,从而帮助新教师分析问题,在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使原来属于每一个个体所有的经验和观点成为一种共享的群体资源。

2.焦点论坛提升经验

在案例研究中,我们把教师认为难于把握、感到棘手的一些问题汇集起来作为焦点问题,进行针对性研讨。事先对活动进行思考、实践,再进行群体观摩研讨活动,大家齐聚焦点,共同梳理、提升经验,形成共识,有效解决教师的困惑。

比如针对新教师不会进行家长工作这一问题,园部首先广泛征询了新老教师在实践工作中存在的家园沟通困惑,然后以书面形式将家园沟通问题发给每一位教师,让她们在查阅资料、相互交流过程中提升认识,老教师则针对各个环节中新教师的回答作出评价,并及时进行补充。通过老教师的逐步引导、提升,在上下互动的参与式过程中,新教师对家园工作有了新的感受、理解和丰富。活动过后,新教师们纷纷表示这种形式的活动贴近新教师的工作实际,以家园工作中的难点问题作为新视点,在活动过程中以互动的形式寻找新的策略,达到了新老教师的经验共享。

3.观摩研讨提高实效

由于教师有着年龄结构的不同,在案例研究中,我们积极开展递进式观摩研讨活动。教师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集体环境,观摩研讨创造了分享、合作与支持的条件,增强了教师之间的沟通,使大家在活动中了解他人,了解自己,分享各自的经验,共同讨论,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困惑,让老师们体验到了团队合作带来的快乐。

在新《纲要》理念的引领下,我园根据本园教师的特点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园本教研,我们强调在教研活动中所有的参与者从不同的角度发出的声音,强调不同观点之间的对话。通过研究,教师更乐于交流,善于围绕问题进行分析,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最终通过互动提升原有认识。幼儿园园本教研为教师专业发展的自我更新提供了一个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平台,让教师们在参与的过程中享受到了教研的精彩,体验自我更新的乐趣。

猜你喜欢

园本骨干教师研讨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园本课程开发的迷失与回归
守护健康,把大爱传递——全国少儿美术教育骨干教师抗疫版画作品选(二)
守护健康,把大爱传递——全国少儿美术教育骨干教师抗疫版画作品选
GSM与FDD、NB-loT融合组网研讨
柑桔无公害栽培技术研讨
第九届全国硬笔书法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绍兴举行
运用多元智能构建园本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研讨式教学中的研讨题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