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幼儿教育活动中弘扬传统文化

2017-03-24卜翠云

好家长·幼教新天地 2016年3期
关键词:家园共育传统文化

卜翠云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如何充分发挥幼儿教育的特殊功能,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我们可以通过创设特色环境,开展传统文化主题活动,在生活活动中渗透传统文化,并和家长携手共育。

关键词:传统文化 特色环境 文化主题活动 家园共育

现在“汉语热”已在全球欣然掀起,然而,我国的部分幼儿受到外来的影响,对中国传统文化变得冷漠起来他们爱吃的是“肯德基”、“麦当劳”爱玩的是芭比娃娃、机器猫、奥特曼喜欢过“圣诞节”,却很少知道“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针对这一现象,我园将对幼儿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使传统文化渗透到幼儿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

一、创设传统特色环境,营造传统文化氛围

幼儿园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从幼儿的认知特点来看,让他们对某事物感兴趣就必须根据幼儿发展水平,以浓烈的气氛渲染,他们才会去感受、想象和发扬、创造。我园以民俗文化为主线,浸润环境,让幼儿每天在自然的环境中时刻感受民俗文化的气息熏陶。如:创设走廊文化,在走廊立柱上,我们用中国红为底色,配上金色的祥云图案,勾画出一个个象征和谐的祥云柱。在楼下走廊的立柱之间,摆放古典风格的植物架,栽种各种植物,让幼儿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幼儿园的主楼门厅墙壁及每个班级活动室的外墙我们都统一设计了特色文化墙——“唱经典童谣、玩民间游戏”。我们根据各年龄班的特点,把难易不同的民间游戏进行分类,各年龄段有选择地开展民间游戏,如小班开展揪尾巴、拉大锯、木头人、赶小猪、骑牧马、丢手绢等冲班开展推铁环、投沙包、高跷、跳绳、舞龙活动次班开展荷花荷花几月开、跳竹竿、跳长绳、扭秧歌、跳房子、推铁环绕障碍等,还有大带小的“抬轿子”。丰富多样的民间体育游戏激发了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幼儿各方面的体能也得到了锻炼。

二、开展富有民俗特色的文化主题活动,让幼儿了解传统节日

我们从儿童自身出发,根据各年龄段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制定了分层的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充分体现了教育的递进性、层次性。如小班开展“红红火火过大年”主题活动,培养幼儿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兴趣,了解家乡春节“贴春联、拜年、收红包、吃饺子、吃元宵、玩花灯、舞龙”的传统风俗,学会说新年祝贺语,并通过丰富多彩的美术形式,引导幼儿用灵巧的双手展现家乡节日文化。如“春节”,我们让幼儿“粘贴鞭炮、剪窗花和雪花、制作彩链和拉花、欣赏年画、线描画生肖等”;“元宵节”我们开展了亲子制作彩灯、装饰彩灯、做元宵等。大班开展“端午节”为主题的教育活动,让幼儿了解家乡的端午习俗,如插艾叶、栓五色丝线、挂香包、包粽子、喝雄黄酒等。我们还为孩子讲了有关屈原的故事,请幼儿说说吃过的粽子是什么味道的。在班级中开展亲子包粽子的活动,请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自己选择购买棕叶、米、枣等材料,并先在美工区活动时指导幼儿用纸学习包粽子,掌握包粽子的步骤和技巧以及包粽子时应注意的问题。真正包粽子时,幼儿兴趣更浓,包出各种口味的粽子,并请食堂阿姨帮忙煮熟,孩子分享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心里非常高兴,幼儿通过体验、参与包粽子的过程,提高了动手能力,同时深入地了解了节日中民俗、民情。

三、在日常生活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在日常生活中,我注重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将传统文化改编创新,增强游戏时代信息,使幼儿从一点一滴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彩。

《三字经》是中国启蒙教育传统的结晶,是传统启蒙教育长期积累的结果。它句子短小、形式整齐、隔句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悦耳动听,而且内容丰富,是一本微型的百科全书。我们还给三字经配上适当的轻音乐来朗诵,优美的音乐,把学习古文当成一种美的享受。同时在朗诵《唐诗三百首》的基础上,用唐诗新唱的形式边唱边跳。让孩子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中喜欢学习、喜欢阅读、喜欢吟唱、舞蹈,终身受用,这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目的。

现在幼儿挑食的现象相当普遍,经过多次的谈话,效果不大,有一天,又发现这种情况时,我给他们朗诵了古诗《锄禾》,并解释了它的意义,描绘了农民伯伯劳动时的辛苦,幼儿一下子好像理解了它的意义,赶紧把丢在桌上的米粒都捡了起来。以后,吃饭前我们都朗誦一下这首诗。

饭前、午睡前、离园前等小块时间也可以对幼儿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如玩猜谜游戏、手指游戏等说童谣《小黄狗》《排排坐》《拉大锯》《颠倒歌》《摇啊摇》等讲童话、传说、美德故事《孔融让梨》《葫芦娃》《牛郎织女》《司马光砸缸》等,使传统文化渐渐影响着幼儿,陶冶幼儿的情操。

四、家园携手,共创民俗社会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让家长走进班级,走进全园,共同把家乡的民俗、美食、民谣等融入孩子心灵,让孩子从小拥有一颗爱家乡、爱祖国的心,从而真正实现家园携手共育幼儿。

发动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有关民俗文化的图片、音像资料,制作工艺品鼓励家长在家多给幼儿讲故事、念童谣、玩民间游戏多带幼儿观看东关街老艺人的捏泥人、剪纸、小糖人等绝活表演,观赏一年一度的淮扬灯会到博物馆、展览馆、公园、旅游景点参观游玩,让幼儿从多方面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领悟其精华。

开展“传统游戏”亲子活动。推铁环、转陀螺、跳皮筋、踢毽子和泥巴等游戏所需成本只有几元钱,却可以发展幼儿身体的身体协调性、灵活性和注意力,也让成人们再次感受到儿时的快乐,并且体会到亲子游戏的幸福感。

邀请家长参与开放日活动。如一些幼儿的家长会抖空竹、捏面人、剪纸、扭秧歌、扎风筝、画中国画等,我积极邀请这些家长到幼儿园与孩子们互动,使幼儿对美好的中国传统文化有所感知、有所体会,并从中得到快乐,拉近家长、教师和幼儿三者之间的关系。

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底蕴和历史积淀,必将成为现代幼儿教育夯实坚厚的文化基础同时,现代幼儿教育的手段和理念也将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血液和活力,两者必定相得益彰。

会用“心”体验,用“意”创造,用“情”耕耘,让传统文化走进幼儿园,在孩子们身上得到更好的弘扬和传承,培养出文明、儒雅、有个性的新时代好儿童,这将是我们为之奋斗的目标。

猜你喜欢

家园共育传统文化
在活动中构建和谐的师幼关系
传统节日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实施初探
浅谈小班幼儿良好习惯培养之方法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