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尚丁军事题材写实绘画语言探究

2017-03-24周军喜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650500

大众文艺 2017年4期
关键词:油画色彩绘画

周军喜 (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 650500)

尚丁军事题材写实绘画语言探究

周军喜 (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 650500)

本文基于对尚丁的绘画创作从观看方式和艺术表达两方面进行探讨与论述,并对20世纪70、80年代的军事美术史(油画创作部分)作一定程度的比较研究,从而实现艺术理论和写实语言上的梳理,在重新认识和确立尚丁军事题材油画在这一特定历史时期文化艺术身份的同时,提出对位性的思考。

尚丁;军事题材;写实语言

说明:本文章为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云南油画写实名家之——尚丁和他的士兵》部分研究成果,一般项目,美术学,基础研究,项目编号:2012Y091

作为中国写实画派成员的著名旅美油画家尚丁,其早期的军旅题材绘画的重要特征在于,由丰碑式样对革命英雄讴歌的风格转化为对士兵个人化的日常性体验和生活美学的表达,对于尚丁而言,绘画除却要具备有丰厚的生活阅历积淀与至诚的心态面对外,深厚的写实技巧更是至关重要的表达手段与情感依托。尤其是对写实绘画语言的掌握上,更是与持之不懈的刻苦勤奋与天分密切相关。尚丁天性艺术感觉敏锐,并且推崇诚挚的绘画语言与作品。因此他深刻迷恋传统写实的表现方式,并投入于传统写实油画语言的钻研与推敲。

之于传统写实绘画而言虽然并非特指概念上的独一性传统传,但在基本的语言同一性与绘画理路依然遵循画面位置经营,观察方式,造型与色彩,空间关系以及大小差异等普遍规律。然而画家的绘画主张与个性差异有所不同。概括与总结性的定位无法客观论证尚丁写实绘画语言的风格特征。他的绘画理念与主张注重对直觉的调动。强调依据感觉来审视和把握客观物象,注重个体精神化表达。他的作品中体现出生动的形象与极具绘画性造型及色彩格调的有机结合,空间与客观主体的关系结合自然而精准,整体画面氛围的渲染传达到位且高妙。

一、 观看方式

观看方式无疑是一切写实绘画创作的前提,观看不仅是一项生理活动,对于从事绘画创作的艺术家而言,更是包含了个体化修养知识储备以及个性特征等诸多要素影响,在观看过程中艺术家对于物象不同程度的提炼和处的结果在于,写实性要素在画面中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差异。正如陈丹青所说:“我过去的西藏组画,提出的其实也是视觉经验,一种当时被遗忘的观察方法。”塞尚和莫奈对于风景和静物的观看与把握,于作品中的表现差异,并形成不同的风格与流派区分正是缘于此。尚丁的军事画创作中写生的既视感是如何形成,也许通过约翰•伯格《观看之道》所写到的以下一段话见出端倪:“尽管每个影像都体现了一种观看方法,但我们对影像的理解和欣赏,还要取决于个人独具的观看方法”。因此尚丁对自然的观看也体现了忠实于自然本质的特点。尚丁观看方式的形成除了对自然的敏锐感知,及尊重直感的写生习惯外,老师的教导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说何孔德的一句 “再笨拙的真话也是真话,再华丽的谎言也还是谎言。”令尚丁深刻领略到质朴至诚的可贵与必要,那么靳尚谊老师对精致刻画与深入研究的主张让尚丁开启了新的创作领悟,结构与形色体关系的精准与微妙变化让他意识到艺术创作中基础学习不可或缺至关重要的地位。全山石老师对油画脉络的精准化梳理以及在新疆写生的重要学习经历,使得尚丁对于色彩的敏锐捕捉与整体关系把握上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尤其是在人体课的教学过程中,全老师数笔间便把握了模特的体量关系,整体意识从此深刻的贯穿于尚丁的艺术创作理念中,以至于他对于今后众多人物场景的把握也能游刃有余,轻松自如。陈丹青老师通过发现别人和外部世界从而发现自己的能力也令尚丁钦佩不已。因此观看方式无疑是影响作品面貌与品格的重要前提。

二、艺术表达

尚丁的军事画创作强调真挚情感的表达,以直观敏锐的直觉来把握客观对象。强调画面形态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接下来笔者将通过具体作品来做出分析。

尚丁 《站岗的士兵》 1983年 布面油画纸 56cm x 40.5cm 画家本人藏

《站岗的士兵》这幅作品尚丁对人物做到了形神兼备的表达,持枪战士的神情专注,极富感染力,钢铁质地的冲锋枪与背景墙壁的区分形成了一组质感及冷暖差异的对比关系,领章的小面积红色与胸前冲锋包的土黄通过绿色军装的隔断,形成了一组遥相呼应的关系,同时冷暖色的节奏感与色彩的韵律由此体现,并且墙面与人物的灰纯对比关系也很好的起到了突出主体物的作用。墙体的色彩微差通过头盔与窗户的重颜色压制,极富变化又不至于产生凌乱的视觉感,画面和谐而生动,与现实中人的感觉极其相符,带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当下感,画面真实生动且可信。

尚丁《两个战士》1983年 布面油画纸 56cm x 40.5cm 画家本人藏

《两个战士》的创作体现了尚丁对于差异性的深刻认知与极强的驾驭能力,画面中战士形象脸部形体有着长与方的差异,色彩上一个战士黝黑,一个战士白皙,不同的形象特征也体现出迥异的性格。而尚丁正是将这种差异性发挥到了极致,并且真实生动,对于形色体以及空间关系的把握有着精妙的表达。正如笔者的导师杨一江所说:“詹建俊先生所说——绘画是剖面——这是从水平面上谈生动性,多数画家画体积就是一个概念化的圆柱,球体转过去,弗洛伊德就很注意,他画得“在起伏变化中”转过去,即在剖面上不是简单描绘一个弧面。不过这还不够,更为彻底的做法应该找到不同物象的不同手法,形状,色彩尽量不重复。这样做是视觉的‘硬通货’。无论什么题材,要用绘画表现就这么干。”尚丁的作品某种程度而言正是体现了这一点。对于两个相同着装士兵在各要素间的不同表现,与个性化差异的生动精准表达,画面形象生动鲜活,色彩变化层次丰富,观之令人印象深刻,不禁莞尔。

尚丁《途中》1984年 布面油画114cm x 71cm 中国美术馆藏

《途中》刻画了一队战士在一丛倒伏的甘蔗地中小憩的场景。整个场景的描绘与刻画以写实的手法进行情景式再现。画面色调厚重,统一中又富含变化,色彩微差与构成对比衔接自然,画面中战士神态自然生动,形体关系上紧密与舒展相结合,对于具体细节的处理上没有过度追求质感与真实,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点到为止,画面氛围不僵化,人物之间的形体差异上的寻找是画家着重强调的。士兵间的色彩不是以大的冷暖差异来划分,而是通过灰色调的微妙差别来表现主次关系,背景的枯草处理用笔写意松动,不会给人以凌乱的感觉,画面的格调与整体性表达也极为充分。

三、结语

通过对尚丁军事题材油画创作的研究,引申出对于国内写实绘画语言与观看方式、表达手段之间多种关系的思考,由此对该类题材的创作前景及表达方式的探讨,也提供了新的理论参照,通过对个案的研究和分析,可以从具体的分析中了解尚丁这位久别重逢的画家和他的不可被忘却的军旅画,从启迪中选择自己的艺术实践方向。

[1] 《我的油画之路——靳尚谊回忆录》 靳尚谊口述 曹文汉撰文 吉林美术出版社 2000年

[2] 《艺术发展史》【英】贡布里希著 范景中译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4年

[3] 《中国新文艺大系——1976-1982美术集》 中国文联出版社 1985年

[4] 《拥护马奈》【法】左拉著 谢强 马月译 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5年

[5] 《绘画现象学》【英】尼吉尔•温特沃斯著 董宏宇 王春辰译 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6年

周军喜,云南艺术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油画色彩绘画
万类霜天(油画)
神奇的色彩(上)
《岁月长又长》(油画)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
油画《惊涛拍岸》
楚雨的油画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