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陶文化”的中学生性格“养成”策略

2017-03-23江苏省宜兴市陶都中学崔佳静

作文成功之路·小学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制壶宜兴艺人

江苏省宜兴市陶都中学 崔佳静

基于“陶文化”的中学生性格“养成”策略

江苏省宜兴市陶都中学 崔佳静

宜兴的陶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教师要以“陶文化”为载体,培养学生坚韧的性格、高尚的情操和审美的情趣,同时还能帮助学生形成勇敢面对挫折的品质。

陶文化 性格 养成

《阳羡名壶系-创始篇》中说:"金沙寺僧,逸其名,闻之陶家云:僧闲静有致,习兴陶缸翁者处,搏其细土,加以澄练、捏筑为胎, 规而圆之,刳使中空,踵传口柄盖的,附陶家穴烧成,人遂传用"。紫砂壶作为一种富有艺术性的手工制品,蕴含一种情趣,具有很好的育人价值。

丁蜀镇被誉为紫砂名镇,引起国内外紫砂爱好者莫名来此寻陶,紫砂制作行业由此产生,丁蜀镇也挤身中国特色小镇。在紫砂推向高峰的要数2008年的世博会了,在这样的一个重要的场所,将紫砂工艺展现在了世界人们的面前,给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紫砂壶,而是它的制作过程,当我进过的时候,自豪,骄傲,感动不能包含所有的感情,更多的是对他们工作态度的无限敬仰,在他们手中把那块小小的泥像变魔术似得变成了一个个工艺精品,他们已经和紫砂的制作融合在了一起。

一、陶文化让中学生发展坚韧品格。我们都知道紫砂的制作不是一蹴而就,他们把紫砂泥切成方方正正的一块块,敲打成平平整整的长条,那看似简单的重复劳动,需要几年十几年的练就。他们用时间来沉淀自己,而孩子们也从祖辈父辈用时间来对陶文化的追求来要求自己,这样的影响已经倾入他们的骨髓,这份坚韧让我们的学生能够沉下心来思考,自己在做什么,自己想要的什么,让他们在豆蔻年华的季节里沉静下来,没有了玫瑰的刺,多了那份菊花的静,让我想起了桌球运动员丁俊晖,他就来自我们宜兴,他小小年纪就能够在世界的舞台上为自己挣得一席之地,他比赛时的冷静,出球时的果断,让人觉得和他的年纪格格不符。从他身上所折射出的性格在当代中学生中或多或少的展现出来,我们从紫砂艺人学习到的那份坚韧,可以让他们终身收益。

二、陶文化让中学生提升审美情趣。有一个哲学家说过,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我就联想到了我们的紫砂壶,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紫砂壶。这点毫不夸张,全手工的紫砂壶靠的的手上的工艺,而自己壶上的字和画靠的是什么呢?靠的是每个紫砂艺人对于美的追求,当一个人能够把紫砂的制作和书法绘画融为一体,那就需要对美有自己的领悟。那块被拍打成型的泥条,被他们轻轻的放在转盘上,转盘旋转以来,像舞者一样不停的转着圈,不紧不慢,他们的手在轻轻的拍打中完成壶的成型。同他们心中的美去塑造着一个个形象生动的壶身,或圆或扁,或方或长。

紫砂壶上那俊秀的书法,那惟妙惟肖的绘画,让人的思绪也跟着这样的意境流转同样的我们的学生对于美,他们也有自己的追求。这样的美不仅仅是体现在外表和穿着上,也体现上对于心灵美的追求上。孩子们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穿衣上像那些艺人一样朴素,淡雅。不以奇装异服来标新立异。更多的想更多的学习他们心灵深处那份美,静下心来写写书法,画画国画,或是在周末和父母一起登高望远,开阔自己的眼界。远离了那份尘嚣,网吧里混浊的空气让他们透不过起来,而山间的清新让他们留恋忘返。他们用这份美来提升了自己的道德品质,他们心中的那份美让他们有了明辨之非的能力,黑与白,对与错,他们已经了然于胸。他们有了自己的判断力,有了自己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陶文化让中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人间珠宝何足取,岂如阳羡一丸泥”人们常常把紫砂壶比作是珠宝,也认为紫砂艺人们的工作光鲜亮丽,却不知工作的艰险。大冬天当你早早入睡,宜兴制壶艺人还在等下苦作,捧着壶胚似于捧着冰坨,双手布满了冻疮,从未说冷:为了保持壶胚的湿度,三伏酷暑不能开空调吹风扇,身上的T恤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就是这样敢于面对挫折和困难,才会取得这样的成就,我们的孩子们早早的就为自己树立理想,漫漫人生路就想是制壶,要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懈努力,他们看着父母制壶的辛苦,肯定也常常会有疑问,既然那么辛苦,为什么还要坚持,难道不能有其他糊口的职业了吗?但是制壶却是身为我们的使命,我们的祖辈把这个技艺口耳相传至今,已有了千年历史,我们身上担负着的就是发扬和广大。而这份品质也已经化成了孩子们努力学习的动力,我们不能永远在父母的庇佑之下成长,他们也为自己自己树立了理想,或大或小,或近或远,在我们老师的这几年,也常常会为孩子们长大了想做什么,让我感到意外的是,我本以为他们的理想可以是虚无飘遥的,科学家,银行家……但是我错了,孩子们的理想是就像我们的紫砂艺人一样踏实有的想像父母一样制壶,有的想成为老师,有的想成为环卫工人,看到他们的理想,我的心里却得慢慢的感动和佩服,他们还那么小,却能把自己定位在适合自己的位置上,不浮夸不渺小。

四、陶文化让中学生勇于面对挫折。我们的孩子见过他们的父母是怎么做出第一把壶的,里面付出了多少努力,三年拜师学艺,多少个起早摸黑,亲手砸掉了多少壶胚。我们的孩子在学习,交友,生活中同样的也遇到了许多挫折,我们不能否认有些意志薄弱的孩子会放弃,但是更多的孩子选择了敢于面对挫折。他们从长辈的身上学到了面对困难不能轻言放弃,面对挫折不能轻易气馁。我的一个学生,各科成绩都不错,但是英语实在是太差了,用英语老师的话来说,这个孩子没有语感,我一直以为是这个孩子自己不够努力,当我好几次看到他在其他孩子睡觉的时候偷偷在背书时,让我对他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我拍拍这个大男孩的肩膀说,孩子,先睡午觉吧。他摇了摇头,低声告诉我,老师,我的妈妈每天晚上做茶壶到很晚很晚,我觉得自己念不好书实在是对不起她。我明明是从他的眼角看到了一滴晶莹的泪光。那么小的孩子却有那么大的勇气面对挫折,这难道不和他的家庭教育有关,这难道不和我们的陶文化有关?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上)【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2】范伟群.浅谈宜兴紫砂对国际陶文化的影响【J】.江苏陶瓷,2006(05)

猜你喜欢

制壶宜兴艺人
宜兴釉陶
坭兴陶手工拉坯制壶的基本技法应用与探讨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紫砂壶艺制作创新表述
老艺人的匠心
浅谈制壶的创新与发展
紫砂泥料在制壶中的重要性
王君安:尹派守艺人
“守艺人”孙曼亭: 慢漆坊里声声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