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是否应该教育孩子尽早认识金钱

2017-03-23飞扬

青春期健康 2017年15期
关键词:惠子零花钱金钱

文/飞扬

是否应该教育孩子尽早认识金钱

文/飞扬

前一段时间,有这样一条新闻:郑女士带女儿到一家培训机构上涂鸦体验课,但因为堵车而迟到了20分钟。培训机构的老师解释称,因为课已经上了一半,现在进去上课很可能会影响学生们上课,并建议她们下次再来上课。

正当郑女士向女儿解释时,无独有偶,另一名学生也迟到了。但这名3岁的小女孩却大喊:“老师我要上课!我有钱!”老师解释后,没过2分钟,这名小女孩又说:“我想上课,我有钱。”再次遭到老师拒绝,小女孩无奈只能离开。

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无奈地说,几乎每个月都会有小孩子说自己有钱或爸爸有钱、妈妈有钱,一般发生在他们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孩子想通过“我有钱”,让老师来满足自己的要求。这一现象的产生引发广大网友热议,针对此事,不同的人提出了他们的思考。

正方

应该教育孩子尽早认识金钱

以一位日本妈妈给孩子零花钱的方式为例。小学一年级的惠子放学后问妈妈:“什么时候惠子也可以有自己的零花钱呢?”妈妈告诉她,如果想要零花钱,惠子需要自己起草制定拿到零花钱的计划,写过之后拿给爸爸妈妈看。如果爸爸妈妈看过后,有新的建议还可以继续添加。如果没有异议,那就在惠子的零花钱规定上签字,并根据对定要求,付给惠子零花钱。

惠子的零花钱规定有“妈妈要求惠子帮忙做家务,惠子每次可以得到10日元”“惠子主动帮妈妈做家务时,惠子每次可以得到100日元”,等等。惠子要做的家务有叠被子、餐前的摆餐具、自己整理书包、自己刷鞋等。而且妈妈还和惠子规定,每次惠子做过家务以后,要马上记录下来。到月底的最后一天,惠子自己负责为当月的零花钱做个合计,妈妈则负责给惠子支付当月零花钱。

这是日本的家长对于孩子小时候理财意识的培养。等到孩子们上中学的时候,有些家长给孩子们的零花钱不再局限于日元,而是美元和欧元等其他国家的货币,以这样的方式增强孩子的经济意识。这时,孩子们想要花钱就要先进行货币兑换,也会不自觉的开始关注银行的汇率变化;如果当孩子们上到大学后,也有家长会让孩子们选择自己希望就职的公司,教孩子如何购买该公司的股票,以帮助孩子们了解股票投资策略。

从案例中可以看出,尽早让孩子认识金钱,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益处:首先,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理财意识,让他们从小就了解到金钱并不是“邪恶”的,也不是“万能”的,而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赚取来的,从而帮助他们懂得努力工作的重要性;其次,能够尽早帮助孩子独立,孩子们在家里养成的一些独立生活的好习惯也会不自觉的带到学校生活当中,对他们的学校的生活甚至是以后在社会上的独立都有很大的帮助;最后,有利于孩子的未来职业成长,不论是小学的零用钱的储蓄,还是初中的外汇之间的兑换,或者是大学的对于公司的股票投资,都是指向孩子的成长未来。在全球化经济时代,经济学方面的常识无疑会给学生们带来助益。

反方

不应该过早给孩子灌输金钱方面的知识

1.会让孩子变得功利。有人说:“孩子在3岁以前就像一块橡皮泥,把他放在父母的手中,父母想让他们变成什么样,他们自然而然就会变成什么样。”因此,从孩子的小时候就给其不断灌输“金钱至上”方面的意识,很容易让孩子变得急功近利。就像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个3岁的小女孩儿那样,她对于金钱是好是坏并没有自己的判别标准,只是在她的生活中,似乎她想要的一切父母都能够用钱帮她买到(她的父母忽略了告诉她有些东西是金钱买不到的)。于是,天真的她在迟到后就喊出了“我有钱”这样在成年人看来无法理解的话语。

2.容易使孩子和他人进行攀比。社会发展越来越快,与之相随的经济发展也在不断影响着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当然,身处学校中的学生也不例外。每一个学生背后都承载着一个家庭的希望,父母往往会想把自己最好的都给予孩子。但是每一个孩子所在的家庭始终会有贫富差别,如果父母对于孩子的金钱教育过早,而且带有功利主义的色彩,那么不同的学生之间自然而然也会产生攀比心理。比如一个班级,班主任老师鼓励学生们十一假期时,在家长的带领下多出门旅游,十一假期回来,谈谈自己的感受。于是,班主任发现,那些在国内旅游的孩子和出国旅游的相比,就很容易出现自卑的心理。

3.只想让孩子无忧无虑地成长。许多家长有着这样的心思,他们只想让孩子无忧无虑地成长,不必考虑一些家长们能够为之提供的生活要素。甚至有的家长会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一切帮助。当孩子冷了,他们会帮助孩子提供棉衣、围脖等;当孩子饿了,会哄着孩子吃饭;当孩子上学时,会帮助他们装好书包,等着他们伸手来背……在这些重要的生活要素当中,当然也包括金钱。这也导致了许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乏“财商”(理财观念与金钱常识)。

4.孩子们无法理解成人眼中的金钱概念。也有家长认为孩子还小,没有必要为其提供金钱方面的教育。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大脑能够接受的知识内容有所不同,对于一个3岁的孩子而言,她尚且无法理解金钱对于个人的意义,也无法在脑中形成金钱的抽象定义,她所知道的就是金钱能够买来喜欢的东西,金钱是“万能”的。

总结陈词

尽早对孩子进行金钱方面的教育能够让孩子养成理财意识,帮助孩子形成独立的性格,同时还能够为孩子适应社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但同时也存在这另一种担忧,就是过早对孩子进行金钱的教育,会让孩子受到社会上的功利主义的影响,在同学之间形成攀比的心理。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在金钱的教育这个话题上,没有早与晚之分,有的是究竟该选择怎样的教育方式。此外,对孩子的教育不应该仅仅只限于金钱,毕竟这个世界上还有许多金钱买不到的东西,如契约精神、诚信、善良、亲情、爱情……

(编辑 高翔)

猜你喜欢

惠子零花钱金钱
美食无国界品味有共鸣
再婚老人如何走出金钱的“心结”?
可乐
比金钱更值钱的
零花钱大作战
二则
我的零花钱
郑合惠子:率真Lady
Pour une puissance culturelle chinoise
零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