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夕阳红胜火 晚霞映洪都
——南昌市老年教育事业十二年回眸

2017-03-23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南昌市教学点市委

夕阳红胜火 晚霞映洪都
——南昌市老年教育事业十二年回眸

在南昌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倾力支持下,在省老年大学协会指导和市委老干部局的领导下,南昌市老年教育战线全体人员认真贯彻党的老年教育方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推动了全市老年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南昌市老年大学从2004年建校时的2层楼1000余平方米,发展到现在的阳明路和红谷滩两个校区,2万余平方米;在校学员从初创时的400余人,发展到目前的1.52万余人。县区老年大学和基层老年学校也取得了较大发展,全市有各级老年大学(学校)90余所,其中省级示范校6所,近3万名老年人通过各种形式参加学习,全市老年人入学率达3%以上。

党委重视,领导关心为了夕阳更灿烂

南昌市老年教育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体现了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关心以及对老同志的尊重和关爱。

纳入重要议程。历任市委、市政府领导均高度重视老年教育工作,将其作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实现教育现代化、 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举措,作为老年人提升生活品质、共享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作为一项重要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和敬老工程摆上位、抓到位。历任市委书记、市长都先后到校视察或参加老年大学活动,专门听取工作汇报,协调解决实际困难。市老年大学成立时,校长、副校长分别由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史俊飞、原副主任罗时杰担任。2015年6月,由市政协原主席卢晓健、原副主席侯捷接任。这些老领导为老年教育事业呕心沥血、倾尽全力,也极大提振了全市老年教育工作者的信心。

健全体制机制。2009年开始,进一步健全完善了由市委组织部门和老干部局主管,宣传、编办、财政、教育等16个成员单位组成的全市老年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由市委副书记担任,每年召开一次领导小组工作会议,统筹规划老年教育工作,研究解决具体问题。2014年11月,市委、市府两办联合下发了《南昌市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老年教育工作的意见》,明确了2020年前全市老年教育事业发展目标、路径和市级各成员部门的职责,确定了市、县区两级老年大学的编制职数、财政投入和教学体制,完善了老年教育的领导体制、运行机制、考评体系和保障机制。全市老年教育初步形成了市、县(区)、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四级办学网络,并探索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

大力支持投入。市委、市政府对老年教育工作一直十分舍得投入,这在全国省会城市也是首屈一指的。2003年市委搬迁后,市委常委会决定将老市委大院场地无偿开放,用于老年人活动,其中1000余平方米用于创办市老年大学。2012年,又在碟子湖大道划拔土地15亩,投资近1亿元建设市老年大学红谷滩校区,并于2014年9月投入使用,使学校规模达到2万平方米,学员人数、课程开设、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提升,进一步巩固了全省老年教育排头兵地位。2016年初,市委常委会决定,划拨土地38亩,投资4亿余元,在九龙湖片区新建老年活动和学习于一体的老年综合活动中心,届时,市老年大学将形成一江两岸三区的庞大规模。

设备先进,专业齐全银发学子尽欢颜

12年来,学校坚持“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促进健康、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形成了“尊师 敬老 乐学 有为”的良好校风,学校还制作了校徽、创作了校歌,编辑印制了校园文化建设手册。现开设书画、文体、声乐等7个系,55个专业,全年开设345个班级。按照“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贴近老同志需求”的原则,不断增强专业设置的合理性和吸引力,在办好传统专业基础上,增设视唱练耳、非洲鼓、中阮班、绘染布画等特色课程,吸引众多老年学员前来报名。

学校先后成立了校艺术团、书画研究会、摄影协会、志愿者服务队等10余个学员社团。充分发挥老年群体的阅历和文化优势,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 “学雷锋、树新风、见行动” “送春联进万家” “送歌舞下基层”等志愿者活动,深入军营、乡镇(街道)、社区进行宣讲和慰问演出,每年演出30余场,为4000余名群众带去了精彩的节目,送出春联万余副。选送的学员书画、摄影作品参加多种展出并获奖300余人次,参加文艺比赛获奖80余次,既繁荣了社会文化和校园文化,又提高了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品位,陶冶了广大学员的情操。现在,众多优秀学员已成为社区文艺骨干。据不完全统计,南昌市老年人晨练活动点有80%是由老年学员担任教练。他们施展才华、提升自我、服务社会,传播向上向善的“正能量”,为推进南昌市“三个文明” 融合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工作到位,硕果累累老年大学谱新篇

南昌市老年大学坚持面向全社会开放办学,充分发挥老年人学习活动阵地、老干部服务管理平台的作用,认真总结固化办学经验,创新拓展办学形式,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管理服务水平。

坚持全面打基础。开展精品课评比,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坚持落实教学大值日,听课,评课,教师、班级及学员管理制度,新增《优秀教师评选办法》《开办社区教学点实施意见》等制度。每年评选“十佳”班集体、优秀学员和最美老年学员。通过加强学校教学管理,优化课程体系,持续完善教学质量评估机制和考核体系,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在省内外树立良好口碑。

坚持强力抓覆盖。将工作重心下移,抓好调研协调和评估考核。督促各县区明确定位思路,形成办学模式,创出品牌特色,争取2年内实现县、区、省级示范校全覆盖。制定《在基层老年学校(教学点)开展“市级示范校”和“星级教学点”创建活动的方案》,为基层办学提供标准规范。积极联系有条件的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学校合作设立分校和教学点,努力推动老年教育进机关、进乡镇、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补齐基层老年教育短板。目前,已在红谷滩翠林社区、理想教育学校等6个社区和教育机构开设教学点。今后,将逐步在昌北和高新等新区(开发区)推广,体现“就近、便捷、快乐”的老年教育特色,使老年教育惠及更多人。

坚持精细抓服务。开设老友大讲堂,举办《微信的使用》《智能手机的应用》等讲座,向广大老年学员传授时事政治、科技信息、养生保健、消防安全等知识。每年为学员购买校园责任险,引进资质好的物业和餐饮服务企业,严格规范服务标准和运作流程,为学员提供优质服务。抓好工作人员队伍建设,提高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改进工作作风,叫响“五心” 服务品牌,创建五星级党支部,强化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大家为老服务更加自觉、投入。

历经12年的办学实践,南昌市老年大学的社会影响力持续扩大,成为老年人圆梦的大舞台、交流的好平台。呈现出“银发族群快乐家园,和谐社会全息缩影”的景象,提升了城市文明程度,促进了社会和谐安定。央视《新闻直播间》和《新闻“1+1”》栏目,先后以《“一座难求”的老年大学》和《不愿毕业的老年人》为题做了专题报道。由于办学成效显著,社会贡献突出,学校先后被评为全省老年教育先进集体、全国老年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先进老年大学和全国敬老文明号。

猜你喜欢

南昌市教学点市委
模拟成真
濮阳市委审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召开
江西南昌市1169个建制村实现通客车
中共秦皇岛市委召开人大工作会议
规范农村教学点办园行为的实践与探索
考了个大的
侨海报国共筑梦——致公党常州市委会“引凤”侧记
教学点如何由“痛点”变“亮点”
吃两个
毕节市委离退局学习贯彻市委一届九次全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