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分析及策略研究

2017-03-23夏永

读与写·上旬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因素分析专业发展

夏永

摘要: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要符合时代的要求和教师的职业特点。教师肩负着培养祖国下一代的重要的使命,因此笔者针对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对其中的策略进行研究,希望通过笔者的研究可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整个教师行业的稳步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因素分析;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1-0095-01

1.前言

教师专业化是整个教师队伍进步的体现。教师专业化水平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也在不断的提升,但是其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教师自身因素,学校的因素以及社会的因素等等。下面请和笔者一期来探究。

2.教师专业发展的涵义

专业化是一个社会学概念,是指一个普通的职业群体在一定时期内,逐渐符合专业标准、成为专门职业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的过程。专业化的过程就是提升职业群体和个体社会地位的过程。教师专业化是职业专业化的一种类型,是指教师个人成为教学专业的成员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具有越来越成熟的作用这样一个转变过程,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接受教育和不断接受再教育的过程,是教师作为主体的主动发展过程。教师专业发展从广义上说是与教师专业化相通的,均指加强教师专业性的过程。但从狭义的角度说,它们之间还有一定的区别,教师专业化更多是从社会学角度加以考虑,主要强调教师群体专业性的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更多的是从教育学角度加以界定的,主要指教师个体的、内在的专业化提高。教师专业发展强调的是教师作为一个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要经历一个由不成熟到相对成熟的专业化发展的历程。因此,从本质上说,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历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教师要成为一个成熟的专业人员,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探究历程来拓展其专业内涵,提高专业水平,从而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

3.教师专业化发展因素分析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不是教师这个群体自己的事情。首先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受到了社会整体大环境的影响,比如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有压力,有后顾之忧,这些属于社会因素。还有教师的自身水平不达标,也影响了教师的专业化进程,除此之外,学校对教师的培养不重视,对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重视,都阻碍了专业化的步伐。

4.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的几个方向

4.1 改变教育理念。教育理念和想法都是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和教学过程中不断形成的,并且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出现改变。简单来说,教师的教育理念具有一定的主观性,教师自己主动选择的。教育理念主要体现了教师的价值观和教学观念,并且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体现出来,教师的教育理念在一定程度上会引导自己专业的发展。教师教育理念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通过多年教学工作的总结或者是从他人的经验中借鉴学习而来的。教育理念就是教师教学的大方向,是把教学活动按照这个理念去规范,当教师有明确的理念之后,一切活动都会以这个理念为基础展开。所以,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对教师专业的发展有积极意义,只要理念与整体的大方向相一致,教学活动就是正确的,紧跟时代步伐的。这有助于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以及教育活动的高效展开。

4.2 促进专业化成长。教师的视野不断开阔,才能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教师的学习过程是不断走进去和请进来的过程。学校可以为教师进行专业话培训,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教师,有符合社会需求的理念指导教学工作,让教师掌握教学新技能,不断反思,提升教学艺术。

学校还可以通过一系列的竞赛进行教师职业技能比拼,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在评比中见真知,彼此取长补短,提高业务素养。让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成果显著的老师向其他老师进行经验的传播。在培训和讲座的过程中,要传播积极向上的信息,而不应该是负面消极的信息。要确保信息的内容与时俱进,具有启发式的特點,要针对教师实际教学中存在的困难展开培训工作,确保培训就有实质性内容。这样才能促进全体教师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教学和学习氛围。

4.3 鼓励教师阅读工作的展开。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加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能够停下来静下心来进行阅读的机会越来越少。但是阅读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尤其是作为一个专业的语文老师,更应该拥有渊博的知识,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如鱼得水,把自己的知识与教材融合在一起,然后再用最适合的方法传授给学生。教师知识的渊博有助于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学习。因此,阅读工作的展开是教师专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4.4 培养教师的专业精神。教师的专业水平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根据笔者对前人经验的总结发现,要想成为专业水平高、素质过硬的教师,就要不断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寻求突破,并且"学会"教学,教师执教能力的提高是教师专业素质提高的重要表现。

教师要不断进行教学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课堂是检验教学水平的重要平台。只有不断实践,教师才能去感悟和体会。教师带着自己的所学走入课堂,然后在课堂中对这些知识进行总结和升华,把这些知识和技巧转变为个人能力,不断的尝试和纠正,这样才能掌握多种教学技巧,让课堂充满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5 做好教学反思工作。教师教学要以专业知识为支撑,同时还要以先进的教学理论为支撑。教师有水平,但是却不知道如何把知识传授给学生,那么教师自己的知识也变成一纸空文。在教训活动的展开过程中,教师要对自己困惑的问题进行钻研,不断提升自己对教学工作的理性认识,并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不断提升和改善,优化自己的教学行为,这就是好的反思。

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对自己的教案,课堂笔记等记录形式的内容进行揣摩,总结自己教学工作中的不足,然后写成新心得体会,总结归纳合理高效的套路,以此促进教学专业化。通过这些反思行为可以加速教师的成长。

5.结束语

纵观我国现阶段的教育大环境,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教师水平的高低决定了教学的质量,教学的质量决定了学生的质量以及祖国的未来发展。因此,要对教师严格要求,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而实现良性循环,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乌云托雅.城镇化进程下的蒙古语授课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06-04.硕士

[2] 覃渝."课例研究"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影响研究.重庆师范大学.2013-05-01.硕士

[3] 董静.马云鹏.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的现状及推动教师成长的有效策略[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1(10)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教师因素分析专业发展
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研究现状分析
无形资产减值因素分析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当前小学语文教师能力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