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体育田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7-03-23张秀芳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田径教学问题对策

张秀芳

摘 要:田径运动是学校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体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近几年来田径运动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渐渐失去了应有的地位,也没有那么受欢迎,发展遇到了瓶颈。对此,不少体育教师都深感忧虑,并积极付诸行动、想方设法地试图改变这种情况。正因为此,笔者拟结合自身实践和心得体会,在本文中就田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为改进田径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体育 田径教学 问题 对策

田径项目是一切体育运动的基础,通过田径项目的教学和训练能全面发展人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体质,锻炼顽强的意志品质,培养中学生吃苦耐劳精神,是发展人体最基础的走、跑、跳、投等身体素质最为有效的手段,其价值和作用很难被其他项目所取代。但由于长期以来田径项目教学(如短跑、中长跑、跳远、铅球等项目)多以技术性为主,而忽视了其健身性和娱乐性,显得枯燥而单调,学生们渐渐不感兴趣。如何改进田径教学则成为了我们一线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

一、体育田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目前大多数学校的田径教学都仍然延续以竞技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过于追求竞技运动项目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过于重视学生对技术动作的掌握以及学生跑、跳、投能力的提高,却忽视了教学过程中“以人为本”的理念;忽视了根据学生的需要发展学生的基本运动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忽视了如何科学运用田径运动来进行健身的教学。总而言之,田径教学没有围绕“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没有发挥田径课的健身作用,没有围绕“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让田径运动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好基础。[2]

2.缺乏对田径文化内涵、作用、功能和价值的认识

学生没有意识到学好田径对学习和提高其他运动项目的益处、没有意识到田径的健身作用、不了解田径运动的历史、不知道如何去欣赏田径运动的美、不懂得如何去欣赏田径比赛、不懂得田径运动的文化内涵,这些都可能导致他们对田径运动无法产生兴趣。此外现代的学生大多不愿吃苦受累,而田径运动主要在露天田径运动场,学生认为烈日当头、高温炎热的条件很艰苦,从而提不起兴趣。

3.存在形式主义

目前,许多学校都按学生体育兴趣选择田径教学内容,意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较为枯燥的田径教学项目逐渐被一些简单易学,趣味性、游戏性和球类项目所取代。另外,针对新课改提倡分组教学,有的体育教师在田径教学课堂中不管具体学习的内容是什么,常常生硬地搬用分组合作的固定模式,以為只有采用分组练习,才是新式的教学,才能培养合作意识,其实有些课适于分组练习,而有些课不适于分组练习,否则会导致一些不良效果。本该规范标准的动作变成了三、四种样式;少数人做多数人看,多数人迁就少数人的看法和做法;少数学生根本不做,或随意玩耍,蒙混过关;给胆小、保守甚至厌学体育的学生以机会,消极逃避,极易造成练习密度严重不足。[3]

4.忽视学生个体差异,教学考核方式单一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体育教学效果的考核往往重视学生的技术评价和达标结果,忽视了学生在全面锻炼身体、掌握锻炼方法、体育态度兴趣与发展能力等多方面的因素。学生原有的身体素质存在个体差异,有的学生认真练习也无法通过考试;而有的学生不用多练也能考到高分。并且在考评中,所定的评分标准较高,大多学生难以通过考试,使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产生厌倦和畏惧情绪,不喜欢上田径课。这种评价方法的根本弊端在于忽视了学生现实存在的个体差异,没有体现出不同的个体在学习田径过程中的努力程度和进步幅度,偏离了体育教育和评价的目的。体育教学的发展和新体育课标的实施,要求重视学生的身心特点和个性需求,为此应帮助学生设立个人进步的目标,使他们在每一次的体育学习中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成就感。

二、体育田径教学存在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1.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手段

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打破田径教学内容竞技化的束缚。根据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新思想,学校体育教学应把一些非竞技性田径内容纳入教学内容中,改变田径教学内容狭窄化的现状。例如,跳步垫步等非滑步形式助跑推铅球、原地跳起投实心球、仰卧投推实心球、后抛实心球、单手原地投、行进间推实心球等投掷动作,这些投掷动作不但简单易学,还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投掷速度和力量,也同样能够发展学生的基本投掷能力,可以作为田径投掷基本内容。再如,把属于竞技运动类别的跑步项目改为游戏跑,如“穿过火力网”、“长江黄河”、“撒渔网”、“运球跑”等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形式,使之逐渐成为学生喜爱的田径活动内容。

2.建立一个科学的田径课考核标准与评价体系

体育教学考核评价是教学中重要的环节,评价是否科学、公平和准确,将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革田径教学的考核办法,营造“高质轻负”的教学环境。现代学校体育要注重学生增进健康的近期效益,又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健康意识的长远效益。改革后的田径课考核办法,不仅要评价学生对运动技术和技能的掌握情况,还应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努力程度等方面做出准确的评价,特别应将教学过程中学生自身的提高幅度作为一项重要评价指标,以减轻身体素质较差学生的学习压力,为学生营造一个“高质轻负”的学习环境,从而提高学生对田径教学的兴趣。

3.注重教师的知识结构更新,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教师是教学核心和教改的关键,是新课标的制定者与实行者,教学质量的提高取决于教师队伍的建设。应该采取积极措施,有计划地对其进行培训、提高,制定自修计划,在丰富体育专业知识的同时,加强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总之,我们应想方设法地致力于田径体育项目的教学方法探讨中,为改进田径教学出谋划策,笔者相信,只要我们不断改进和完善自身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总有一天,田径教学又会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参考文献

[1]彭中东,普通高校田径专项课面临的困境及措施[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06)

[2]王英武,刍议体育教学评价[J],中国学校体育,2002,(01)

[3]毕红星,我国部分普通中学田径课教学改革关键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01)

猜你喜欢

田径教学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高职院校田径教学面临的困境与对策探讨
普通高校田径教学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亳州市城区中学田径教学的现状和策略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