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问题入手培养创新思维初探

2017-03-23李会娟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小蜜蜂思维老师

李会娟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以人的发展为本。”即要在完成知识传授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挖掘学生的潜能。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而创造智能往往就在排疑解难的过程中被激发出来。可见问题对于受教育者和未来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问题是数学的心臟。没有了问题,思维就没有了原起点和动力。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从问题入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一、转变教育观念

新课程改革目标中,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较好的个人魅力来进行教学。而课堂教学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语言的交流过程,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基本环节和常用手段。问题是对学生思维活动的引发和深入。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老师改变语言方式,把握好提问的定位,提出好的问题,才能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师提问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提问语言的趣味性和艺术性。在数学教学中,抽象的知识如果用枯燥的语言来讲解,必然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而如果用风趣幽默的语言结合生活中的例子,必然能引起孩子的兴趣。

2.问题的针对性和准确性。在提问时要切中要害,不可随心所欲,语多歧义。有一个故事:某教师在校长听课时拿地球仪讲地理知识,他把地球仪放于讲桌上问学生:“同学们,今天上课多了什么东西呀?”生环顾四周曰:“多了一个校长。”虽是一笑话,但却说明如果教师在上课时语意模糊、词不达意,会把学生的思维引入歧途,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教学效果。

3.问题的层次性和时间性。问题按难易大体分成三种类型(难、中、易),学生按成绩也可分成三种(好、中、差),选择不同程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学生,给反应速度不同学生以不同的思考时间和空间。不要因时间紧张随意打断学生思路,使每位学生都能感受到在课堂回答问题的喜悦。

二、创设民主、轻松的学习氛围

要保护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提供学生提问题的机会。我们都知道,孩子在学龄前经常会提出许多问题,可上学后,随着年级的推高,逐渐地在我们的课堂上提出问题的孩子越来越少,有时甚至没有了,出现这种情况的其原因无外以下几种:a.害怕老师责备自己没认真听课,爱钻牛角尖;b.同学讥笑自己头脑简单,爱出风头;c.对教师所讲内容不感兴趣;d.胆小害羞,不敢提问等等。因此在课堂上提出问题的经常都是老师,而在老师牵着鼻子走的过程中学生只是被动的回答问题,解决问题,使课堂气氛非常沉闷。陈旧的教学形式是阻碍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绊脚石。只有踢开这个绊脚石,把课堂真正还给孩子,才能有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1.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小学生的好奇心是最强的,教师不但要为学生创造好奇心的学习环境,同时还要保护这种好奇心理,积极引导这种心理,最大限度满足它的需要,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艰巨任务。不但要使学生有提出问题的机会,还要积极努力地调动学生提出问题的积极性。

2.营造一种宽松、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觉得老师和蔼可亲,容易接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如像教学“7的减法”时,动画演示七只小蜜蜂采花蜜,一只小蜜蜂藏了起来(画面上还有6只蜜蜂),这一场景,多数同学都会想到提问还剩几只小蜜蜂这个问题,而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正符合老师的心意,也符合教学的要求。但我并未满足,还是温和地问同学们还有别的想法吗?这时有孩子提出:“老师,如果那只小蜜蜂又飞回来,那不变成一共有七只小蜜蜂了吗?”这个孩子的想象力多好啊!他真正动脑筋去想这个问题了,虽然我要求是用减法做,但他这种逆向思维的精神是需要肯定的。所以在课堂上我赞许了他,表扬他与众不同的想法,虽然这件事情很小,但我想它在孩子的心里所起的作用却是巨大的。

三、积极引导,加强思维训练,逐渐培养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爱因思坦曾经说过:“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有疑问才能进步,因此我们要打破原有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动起来。

1.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的能力。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结构,用动画、实物、真人表演等形式,辅以诱导性的语言,促使学生进行能动性思维。如我在教学“奇数、偶数的概念”的时候,没有直接告诉孩子们能被2整除的数叫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奇数。而是精心创设引导环境:学校组织看电影,老师给同学们代领的电影票从1号到30号弄乱了,你能按照电影院里单号一侧、双号一侧帮助老师分开吗?(接着提供道具)虽然这个问题看起来很不起眼,但学生会想到上课时老师为什么让我们按单双号分呢?肯定和要学习的知识有关,这样在无形中调动了学生的兴趣,有利于问题提出。

2.有意识的训练学生思考问题的多角度,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培养创新精神。例如:二年级《角的初步认识》一课,在习题设计时,我让学生用两根小棒摆角,看看能摆出几个角(多数学生能摆出一个角),启发学生思考,变换小棒的位置,摆出三个角、四个角。“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多进行换位思考,有助于学生提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3.鼓励学生围绕中心提出问题。刚开始训练时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不着边际,要善于引导,最后把有价值的问题归纳起来加以肯定,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感到提出问题时要围绕中心课题才会产生有价值的理念。

问题是智慧的窗口,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我们只有给学生提供学会提问的机会,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教会解决问题的方法,才会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跃起来,有所发展。

猜你喜欢

小蜜蜂思维老师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小蜜蜂嗡嗡嗡
我是勤劳的小蜜蜂
小蜜蜂,对不起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