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加强高职学风建设工作

2017-03-23曹波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学风建设建议大学生

曹波

摘 要:优良的学风是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努力成才的强大的精神力量,提高育人质量的重要保证。学风不仅影响到当前的教学效果,影响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而且对学校长远能否成才都具有重要的不可忽视的作用。学校的学风是其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的重要标识。

关键词:大学生 学风建设 建议

古人云:“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学风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存在的基础,是学校发展的动力。学生以学为本,不学习的学生,不是名副其实的学生。学生不学习的学校,也不可能长期称其为学校。爱学习、真学习、会学习的学生多少,不仅直接影响未来学校学生的规模,而且决定了教师的数量,左右着学校各种机构的走向,事关学校事业的兴衰成败。[1]

一、学风及其内涵

毛泽东指出:学风既是思想方法问题,也是工作态度问题。具体到学生而言,学风是指学生集体或个人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行为。学生集体的学习态度和行为,表现为集体对学习的感受、情绪、习惯、传统以及舆论等,对集体的每一个成员具有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学生个人的学习态度和行为,表现为一种个性,是性格、兴趣、恒心、方法等的综合表现,对学生个人学习成绩的好坏、进步的快慢起决定作用,并对集体的其他成员产生影响。它们都受到学校的校风、教风、社会文化传统、舆论和时尚等学校内外部因素的制约。[2]

二、我校学风建设工作及成效

近年来,为适应办学规模迅速扩张的需要,全校上下发扬财工院精神,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真抓实干,实现了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协调发展,为学生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一是奠定了坚实的学风建设基础。坚持“特色就是质量,特色就是水平”的发展理念,积极推进教学管理创新,构建了“三位一體”教学管理新模式。通过实施教学目标设计特色化、教学资源配置集约化、教学平台建设标准化、教学运行组织人本化,着力打造了实践教学办学特色,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切实保障学生的学习权益和根本利益。二是显著提升了学风建设水平。通过加强专业建设优良环境适学,重视招生就业优秀生源固学,创新教学管理优质教育领学,深化考试改革以考促教促学,完善学生管理真情服务督学,实施全员育人齐抓共管帮学等措施,有效遏制了各种内外、主客观不良因素的影响,实现了学风的根本好转。

三、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

学校的学风整体是好的,但也存在不少问题。部分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方式不对、学习态度不正的现象还比较突出。从我们去年调查的情况看:逃课的现象还比较普遍,认为不该旷课的学生只占40%;上课不认真听讲,玩手机、睡大觉的还大有人在,集中精力听讲的学生只占50%;将课余时间主要用在学习上的学生只占30%;近一半学生的专业思想还不牢固,考试中作弊行为还屡禁不止;网恋、网瘾依然存在。每学期300人次补考,200余人补考3门课程以上;因学习成绩差被预警、劝退的学生人数还比较多,学风建设亟待改进和加强。

四、加强学风建设的创新设计

1.加强学风建设制度创新的原则

(1)整体性原则。新时期培养优良学风,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要用全局观点、系统设计,构建一个完善的学风建设体系,把学风建设贯穿高校教育的全过程。

(2)人性化原则。现代的大学教育,要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个性、尊严和权利,用真诚来培养受教育者的个性,激发他们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3)引导性原则。在学风建设过程中,学校制定各种规范,要广泛吸收学生的意见;在制度实施过程中,要注意沟通和引导,使学生理解,变要我执行为我要执行。

(4)动态性原则。现代大学的学风建设,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学校、家庭等因素的影响,多种因素易变、多变,真善美、假恶丑交织在一起,综合影响着学生。学风建设的制度创新是学校永恒的主题,必需坚持动态性原则。

2.加强学风建设制度创新的建议

(1)优化顶层设计。加强办学目标、办学思路的研究,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制定科学的学校发展规划、教育教学规划、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师资队伍规划、校园建设规划等,为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为加强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深化教学改革。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扎实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打造特色品牌专业、精品课程,加大实验室建设水平,彰显实践教学特色,全面提升教学平台标准化建设水平,更好地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尤其是满足特殊学生学习的需求,为加强学风建设搭建坚实的教学平台。

(3)加强师资建设。实施提高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的系统工程,制定科学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立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的新政策、新措施,建立提高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以教风建设促进学风建设。以具备一流教学条件和教学质量的优质课程教育学生,以一批爱岗敬业、教学效果好的优秀教师影响学生,使教学质量得以全面提高。

(4)完善体制机制。实施全员育人工程,建立专门的学风建设机构,完善工作机制,整合学校各种管理服务力量,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加强对学生尤其是对特殊学生学习的督导, 重视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引导和学习方法的指导。

学校是实施教育的专门机构,因学生而设立。无学生就无学校,学校必需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教育的主要载体是教学活动,教师是实施教学活动的主体,因此,学校必需依靠教师、服务教师,尊重教师的劳动。教学是教师服务学生的桥梁和纽带,理所当然地成为教师这一职业的基本要求。因此,学校应当大力倡导“教师必须教学”之风,既要大力加强师资队伍的数量建设,更要加强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即教学品质的质量建设。从这两方面来看,对待学风建设,学校怎么重视都不为过,应该抓细节、出实招、重实效,真抓实干,把学风建浓砌厚,立好学校发展之基;把学风筑牢夯实,鼓足学校发展之帆。伟大的精神来自伟大的实践,一个单位的精神是为单位作出贡献的许多优秀人物实践的升华。农大精神的核心元素,是对几代农大优秀人物集体实践的高度概括。作为在校的大学生,发扬财工院精神,也必须牢记“厚德强技、弘毅笃行”的校训,不要好高骛远,一定要脚踏实地,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抓好自己的学习这一应该做好,并且通过自己不懈努力一定能够做好的主体活动做起。勤奋学习是发扬财工院精神最好的行动!

参考文献

[1]孙广耀; 加强高校学风建设几点思考[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23

[2]郭建峰; 浅谈大学生学风建设[J];中国成人教育;2004,12期

猜你喜欢

学风建设建议大学生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大学生之歌
论大学生学风建设的途径
浅议武夷学院“无手机课堂”学风建设活动
建议答复应该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
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