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情境教学

2017-03-23赵娜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合作探究情境教学法实效性

摘 要:新课程理念认为,学生的知识不是单纯通过教师的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构建的。生物教学中如何进行情境教学以及应注意哪些问题?本文从生活实例、演示实验、科学故事和角色扮演游戏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及案例展示并总结了在创设情境时需有目的性和实效性、需符合学情和贯穿于整节课堂。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目的性 实效性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仿佛置身其间,如临其境,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因此,在生物教学中进行恰当的“情境教学”对培养学生情感,启迪思维,发展想象,开发智力等方面确有事半功倍之效。

一、生物教学中情境教学的创设及实例

“教学有法”一切教学都要讲究相应的方法策略才能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情境教学法也不例外,创设情境的方法途径很多,可以借助生活实例、演示实验、科学故事、新聞视频、语言描述甚至角色扮演游戏等等去创设科学合理的问题情景。只要留心充分挖掘,就可以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应用于生物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高效课堂。

1.利用生活实例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创设情境的问题应该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期待欲,像海面上浮动的冰山把“水下的八分之七”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积极探索,同时要依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认知规律,要善于利用各种课程资源,设置多个问题情境,循序渐进,层层深入,把学生巧妙地引入教学情境。而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因此在教学时适时的穿插一些具有新颖性、启发性、矛盾性和想象性的问题,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去思考、分析、解决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案例1 在进行《细胞中糖类和脂质》教学时,利用我们生活中熟悉的“肥胖”以及肥胖所引发的健康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肥胖主要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肥胖与哪种物质的的过度积累有关?”“脂肪与脂质是一回事吗?”“为什么脂肪过多过少都会影响我们的健康?”“由肥胖引起的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中为什么要限制蛋黄等的摄入?”“糖尿病患者为什么不仅要限制甜味食品的摄入,还有限制馒头、米饭的摄入?”“我们如何做才能减少肥胖?”学生凭着自己的生活经验会对这些问题作出一定的反应,在此基础上,顺势也将学生引导到本节的脂质及糖类的教学内容上,这种由知识的实际应用创设的问题情境,最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接下来学生的学习便会兴趣盎然。

2.利用演示实验创设形象情境,让学生入情入境、借境悟理

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具体动作思维、直观形象思维处于优势地位。在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媒体的演示、操作、实验等方法再现教学内容情境或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情境,让学生入情入境,借境悟理,主动学习。

案例1 在讲《生长素的发现》一节时,在课前前几天,就安排学生利用小麦种子做麦苗的向光性实验,通过实验,学生会很直观的观察到植物的向光性,从而激发学生探究向光性原因以及实现植物弯曲生长的其他方法的欲望,这样学生就会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从而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3.利用科学故事创设矛盾情境,增强学生的合作交流

合作交流是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能增大学生的信息量,在讨论交流中借鉴他人观点反思自我,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创设一种师生共同参与的积极和谐的教学气氛,启发、诱导学生产生交流的愿望。

案例1 在《遗传规律》的教学时,开始就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英国近代有一大文豪,名叫肖伯纳。有一位女演员读了他的作品,便生爱慕之情,向肖翁写信求爱。信中写到:“你是如此的聪明,我是这般的美貌,倘若我与你结婚,生下的孩子既有你的聪慧,同时又具我的美貌,岂不是很好吗?”肖翁幽默地回信说:“也可能生下的孩子,具有你的智慧和我的容貌,那岂不糟了吗?”对于这种针锋相对的说法,到底孰是孰非?学生开始争论不休。我就利用学生们的“知新”欲望引导思考,进入《遗传规律》新知识的探索。

二、情境创设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创设教学情境也是教师的一项常规教学工作。情境设计的根本任务是服务于学生掌握知识、提高技能,既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认知停靠点,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因为学生个性和生活经验的差异,同样的情境作用于不同的学生效果是不一样的,所以在创设情境时应注意:

1.情景教学要有目的性和实效性

情境设计要围绕教学目标,有的放矢,就是说创设的问题情境要针对课堂教学目标,问题内容的指向必须是教学的重点,切入的角度应该要针对学生学习的需要,这样才能使学生的精力集中于教师提出的问题,不会因无关紧要的问题而影响学生的注意力,实现高效课堂。

2.情境的创设要联系实际符合学情

教师在备课时必须根据自己的风格、知识呈现和对学生的预计,在教学的双向交流中与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碰撞、激活,进行再加工,完成对教材的再创作,也即教学及教学情境设计。教师、教材、学生三者应该是构成了一个互动的教学场所,只有三者和谐共振才能产生理想的教学效果,达到美好的教学境界。因此,创设教学情境,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在学生鲜活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发现、挖掘学习情境的资源,其中的问题应当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遭遇的一些问题,要难易适中且有启发性,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切实弄明白知识的价值,同时还要注意挖掘和利用学生的经验,任何有效的教学都始于对学生已有经验的充分挖掘和利用。

3.创设的教学情境要灵活贯穿于整节课堂

在教学过程中,情景的创设应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贯穿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如果只是单一的一个情景设置在课堂教学中不能体现教学过程的完整性,这样会在学生的心理上形成形式主义教学的错误认识,将会给教师在今后实施情景教学带来不积极的因素。可以说,好的情境一下子就能够抓住学生的心,使之对此情境产生强烈的情感以及向往之心,恨不得立即投入到此情此景之中,亲身体验,能够使学生很快地入情入境。

作者简介

赵娜(1980年10月-),女,汉族,山东日照人,学士,中学一级教师,工作单位:山东省日照实验高级中学,主要研究方向:生物教学

猜你喜欢

合作探究情境教学法实效性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高中政治课“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初探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有效提高农村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探索
小学英语课堂情境教学法探讨
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等待”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出彩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