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科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2017-03-23吴今春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7年8期
关键词:初中科学课堂提问有效性

吴今春

摘 要:课堂提问是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教学有效性的具体体现。课堂有效提问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增进师生交流,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本文从提问要具有趣味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问要具有思考性,能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提问要具有探索性,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问要具有层次性,能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等方面来阐述科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科学;课堂提问;有效性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就是不断引导学生生疑、释疑的过程。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曾提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这充分说明了课堂提问的重要性。在课堂上,提问起到了解学生、反馈教与学信息、增进师生交流、提高课堂效率的作用,也能充分体现教师课堂教学的艺术。那么怎样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来提高课堂效率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提问要具有趣味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思维,我认为提高课堂提问的趣味性也是一个十分有效的方法。初中生的心理特点是好奇、好强、好玩、自尊心强,设计提问时要充分考虑这些特点,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形成学习的内驱力,促进课堂的“互动生成”,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下是讲授八下第三章第四节《二氧化碳》时的课堂呈现:我拿出一个充满CO2的矿泉水瓶,对学生说要给他们变一个魔术,我往矿泉水瓶里倒入水,振荡几下,瓶子就被压扁。学生亲眼看了我的演示后,都很好奇,这时我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有谁知道其中的奥秘?来给大家解释一下。”学生私下讨论后,就有好多学生迫不及待地想站起来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样的提问符合学生好奇、爱表现的心理,学生非常乐意参与回答,而且学生还会不拘泥于狭小的知识点,思考得更多,通过这样简单的提问,教师就把学生带入科学知识的世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提问要具有思考性,能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课堂提问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做到深浅恰当,难易适中。问题太深奥,会使学生望而生畏或不知所云,学生的积极性会受到挫伤,难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问题太简单,不能反映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难以開发学生的思维潜能。一个具有思考性的提问,像在师生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在师生的交流中充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因此,教师要认真设计问题,把握问题的难易程度和所提问题的度。我在讲授九年级上《物质转化的规律》这一节中“化合物之间的转化”时,我将一只生鸡蛋放到盛有稀盐酸的容器中,问学生:观察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让学生思考后回答,两分钟后,将鸡蛋从酸中取出,用水冲洗干净,让学生说说现在看到的蛋壳和之前的蛋壳有什么不一样,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脑中就会回想刚开始时蛋壳的特点,并和现在的作比较,思考得到答案。将鸡蛋继续放置稀盐酸中,10分钟后取出,用水冲洗干净,问学生:蛋壳又发生了什么变化?能解释上述变化的原因吗?学生通过触摸鸡蛋,很快回答出所发生的变化,然后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产生这样变化的原因。整个提问过程中,都激起了学生思维的涟漪,这些难易适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沿着合乎逻辑的思路分析和研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思考能力。

三、提问要具有探索性,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课标指出教学是创造性的活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教师应营造这样一种环境:教师和学生一起以科学探究的精神,积极主动地探索、认识自然界。所提问题必须要有一定的探索性,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探索是一种思想和行动,并不是挂在嘴上的说教。探索就是想知道为什么,要究其原因。探索的形式,可以是思考,也可以是讨论。引发学生探究的关键是问题,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起他们的探究欲望。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问题在探究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一方面,问题可以创设探究的情境,基础和前提;另一方面,通过探究可以生成问题,逐步把探究过程变成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教学中,通过这样的问题设置,引导学生多角度、多途径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开拓思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学习九年级上《探索酸的性质》时,我引导学生以盐酸和硫酸为主线,思考和探讨它们具有哪些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它们在工农业生产中有哪些用途,通过它们的共同点来总结归纳出酸有哪些性质。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做实验等多种途径获取相关信息,并在查阅资料和实验的过程中,逐步明确问题,探索出有关酸的性质,从而深层地认识酸的性质和使用强酸时应注意的一些安全事项。

四、提问要掌握时机性,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在课堂教学中,选取最佳提问时机很重要,时机选得准,能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讲授新课之前,问一些引导性、启发性的问题或者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使他们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学习,比教师直接呈现新课内容要有吸引力;当学生的思维发生障碍、产生倦怠心理时,要及时提问。

在讲授《物质分类》时,我提问:“KClO3是不是氧化物?”有的学生认为:“它的化学式中有氧元素,所以是氧化物。”有的学生认为不是,有的学生甚至困惑不解。显然这时学生的思维受阻,急需教师予以点拨:“氧化物必须符合什么样的条件呢?”这一提问使学生猛然醒悟,异口同声地说:“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从而使学生能顺利地按照定义来解答问题。如果不用提问的方式,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是由教师平铺直叙讲解,则学生缺少迁移知识解决问题的机会,效果显然就差多了。

综上所述,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有效地课堂提问,能使课堂气氛活跃,能拨动学生思维之弦,激发学生思考之情,能使学生积极探讨知识的源泉,挖掘知识的宝藏,发展学生的智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金传宝.美国关于教师提问的技巧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1997.

3.吴德芳,夏玉兰.教师提问的八大技巧[J].教学与管理,2002.

(作者单位: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海口镇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初中科学课堂提问有效性
微课不微
浅谈初中科学问题化教育模式的开展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技巧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研究策略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