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精讲多练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017-03-23杜静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黄盖老麻雀曹操

杜静

精读精练能使原本陷入僵局的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既充分调动了学生求知的積极性,又使学生尝到了思考的乐趣,享受到创造的快乐。巧妙的精读精练,不但能给学生指明思考问题的方向,而且能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逐步树立起创新意识。从这一角度说,课堂点拔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好方法。

一、精读要能凸现创新思维的新颖性

创新思维,除具有一般思维的共同本质和属性外,又具有区别于其他思维类型的独特性质,思维的新颖性便是其区别于其他思维类型的一个显著特性。具体表现为:思维目标新颖、思维方法新颖、思维过程新颖。而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统一的东西太多了,“新”、“异”的东西太少了,作为教师,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应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应鼓励学生交流合作,取长补短。教师要创造条件,提供机会,适时点拨,让学生把隐藏的认知过程充分显示出来。例如《燕子》一课,文后有道练习题,让学生找出文中原句,与去掉修饰成分的句子对比,说说哪句写得好,好在哪里。学生都知道原句好,好在具体、生动,写出了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学生的回答,除了简单的几句话:再也没有别的。基本上“众口一词”,毫无“标新立异”。应该说,至此也算完成了教学任务。此时再次点拔:“原句写得生动、具体,你们的回答也能说得生动、具体一点吗?比如说,联系生活实际,用上一些修辞手法。一位学生受到启发,说:“读原句就像吃一道加了油盐酱醋的莱,色香味俱全。而缩减后的句子则显得干巴巴的,没味道!”老师及时表扬了他。于是,同学们议论开了。原句中的燕子就像我阿姨那条美丽的花裙子,真漂亮。新颖独特的思维方法、思维过程,既发展了学生的语言功能,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肯定受益匪浅。

二、细读要能引导创新思维的多向性

创新思维的轨迹是多向性的,它对任何问题都善于从多种方向进行思考,即从“纵”、“横”、“逆”三个方面来思考问题。课堂教学活动是知识信息的传导过程,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贮存信息,更要点拔他们能够对信息进行筛选、重组、加工并变量输出。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性迥异的个体,即使同一篇课文,因为每个学生有着不同的知识背景及经验世界,他们对文章的理解就会充分挖掘其潜能,充分展示各自的长处,从多方面解决问题。这一过程,可以使学生获得某种创新的启示。如在教《跳水》一课时,抓住“所有的人全默默地看着他,等着将要发生的事情”这一句话,要求学生联系课文内容谈谈“默默”一词在这里所表达的意思。一位学生说:“‘默默,就是不说话,不出声,这里指人们一声不响地看着孩子,等待着悲剧的发生。”应该说,这位学生已准确地理解了“默默”一词。但教师没有忙于评论,而是点拔道:“能联系上下文,说出不同意见吗?”于是,第二个学生说:“‘默默一词,与上文‘全都吓呆了(相呼应,是对‘吓呆的具体描绘。”这是从“纵”的方面来分析的。第三个学生说:“人们预感到悲剧马上要发生,心情沉重,因而默默无言。这是从“横”的方面来分析的。第四个学生说:“这里的默默,表示众人束手无策,从而反衬船长的果断、机智,说明船长具有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从“逆”的方面来分析的。这种解决问题的过程,就学生思维的发展而言,无疑是具有创新意义的。

三、练读要能刺激创新思维的多元性

创新思维的多元性,也就是它的多维度,要善于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对所提问题,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加以分析、研究、思考,往往可以获得新的发现。这不仅有利于锻炼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而且也可以为某些创新提供契机。这是因为多角度的思考,带给学生的是新异的刺激性,这样就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探究反射。从而为一些创新的思想的产生,提供重要条件。例如《麻雀》一文中写老麻雀“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一个“落”字将老麻雀的形象写活了。一位教师点拔道:“这儿为什么用‘落,而不用‘飞呢?”一位学生答道:‘落比‘飞来得快、猛,说明老麻雀心急如焚、一心想拯救小麻雀的焦急心理,而‘飞就显得有点悠闲了。这是从心情上来说的。另一位学生答道:‘落字写出了老麻雀疾飞下来时的勇敢、果断、坚定,‘飞字给人的感觉是飘忽忽的,没有这种味道。这是从态度上来说的。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认识老麻雀奋不顾身的英勇形象,对“落”字运用的精妙之处体会得入木三分。

四、精读精练要能促进创新思维的开放性

创新思维是一个开放性的动态思维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再造想象又是最活跃的因素。我们在对某一篇课文进行阅读理解时,往往总在努力寻求统一的或唯一的认识,而自觉不自觉地淡化了思维的开放性发散过程,这无疑会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语文课的提问设计、问题点拔,应当特别具有培养再造想像的功能,应当充分显示创新思维开放性之优势。

如在教学《赤壁之战》一课时,设计了问题:“曹操生性多疑,怎么黄盖的一封假信就让曹操深信不疑了呢?想像一下,黄盖信上会说些什么呢?学生甲说:“黄盖可能会写:‘曹将军有八十万大军,周瑜才三万,这不是明摆着周瑜死路一条吗!”学生乙说:“黄盖会写:周瑜是个一意孤行的暴君,我可不愿替这个莽夫去送死,我情愿效忠曹将军您。”继续点拨:“同学们的想像力非常丰富,从不同角度想像了黄盖的聪明机智。再请同学们想像一下,曹操收到黄盖的信后,会有怎样的表现呢?”一位学生说:“曹操会手捋胡须,哈哈大笑,说:“赤壁很快就是我的了!”第二位学生说:“曹操会对手下人说,‘黄盖有自知之明,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这里,教师凭借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引导学生再造了黄盖的聪明机智与曹操的骄傲轻敌之形象,全开放性地放手让学生去思考,去想像,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又深化了学生对两个历史人物的进一步认识。这种再造想像,正是创新思维的一种表现。

精读精练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它在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周。我们强调课堂精读精练的创新价值,正是改革课堂教学,着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手段之一。

猜你喜欢

黄盖老麻雀曹操
1800年后读懂曹操
曹操:一个熟悉的陌生人
诗意建模,表达入格
周瑜打黄盖
《麻雀》教学设计
毛泽东称赞黄盖有“革命的自觉性”
毛泽东称赞黄盖有“革命的自觉性”
四岁让梨的孔融,为何被曹操杀了
好比喻要细品慢嚼
老将黄盖:沙场手毒,官场腹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