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小学语文教学中视觉素养教育的几点探讨

2017-03-23王世科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应用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视觉素养教育具有较为实用的价值,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水平,提升学生对语文内容理解记忆的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课堂教学氛围,有助于学生视觉素养的提升,对学生的想象力、思维能力都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 视觉素养教育 应用

视觉素养教学的理念早在1967年就已经被提出,其强调在图像相关的影像视觉冲突中来达到提升对学习内容更好的理解与思考效果。尤其是当下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对于小学生展开视觉素养教育有了更好的技术辅助,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果。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视觉素养教育的价值

视觉素养教育从上世纪1967年已经被代伯斯所提出,该理论主要是强调通过视觉性观看体验来有效的整合感觉经验来达到一种视觉能力上的素质,从狭义的角度理解,主要是通过阅读、理解、书写运用相关图像来达到学习思维能力的提升。尤其是对于小学生而言,视觉素养教育在小学语文中教学可以有效达到认知感受的一种冲击,提升学生对视觉素材所能感受的感知、分析与表达等能力,进而对视觉素材做进一步的创造,提升学生的基本学习素养与兴趣,对整体的学习效果与未来成长有一定辅助作用。[1]

1.开发智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视觉素养教育可以通过图文互补的方式来达到学生智力水平的开发。图可以有效的通过抽象概念来达到更为直观形象的表达,激发出学生的感受与想象,让学生对文字的理解更深入,提升理解效果与效率。同时是抽象思维与具象思维的有效結合性训练。[2]

2.提升学习兴趣

对于小学生而言,单纯的文字教学较为枯燥,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入一定图像内容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语文是以文字为教学主要载体,但是单纯的文字如果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样会有损语文教学的效果。因此,要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各感官能力,有效的促使学生学习专注性的提升。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视觉素养教育的应用

1.提升视觉感知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通过多媒体等科技手段来提升学生的视觉感知能力,将语文文字内容通过一定编排来达到一定逻辑性、结构性来表现演示,可以有效的连同多种图像素材来达到结合性视觉冲击性效果,提升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印象,进而达到对文字理解能力的提升。尤其是对于文字所涉及的历史典故、成语等,可以运用生动形象的动画视频内容做展开,在寓教于乐的方式中提升学生视觉感知效果,进而达到对知识内容更深刻的记忆。[3]

2.注重视觉理解与表达能力

在视觉素养教育中,除了提升视觉感知理解能力,还需要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这本身也是学生对语文学习的一种能力表现。通过提供必要的视觉素材来让学生做自身感受的表达,可以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做相关内容的联想,让学生通过感知到的视觉影像来积极的做内在的加工思考,而后做自身体会性的感知表达,将学习内容能够转化为自身认知,提升对语文知识内容的记忆理解与运用能力。

3.通过视觉效果来烘托学习氛围

视觉素材的提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语文学习内容搭建一定学习氛围场景,例如视频影像或者具有典型特点的图画艺术作品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达到构建学习场景的作用,让学生在一种更贴合学习内容的情境中感知语文内容的感情与各种体验。甚至可以适度的配合视觉素材设计对应的游戏环节,促进学生对学习的专注度,构建和谐的师生互动氛围,激发出学生的想象与理解能力。甚至必要情况下会选择学生喜欢的内容,从而引导学生更专注在学习内容上,提升学习的兴趣。要充分的观察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状态,提供其能接受的语言表述、素材展现,打造属于学生喜欢的课堂氛围。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视觉素养教育的注意事项

视觉素养教育具有自身的价值,但是对于教师的使用能力也有一定要求。

首先,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到视觉素养教育的价值,能够积极主动的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相关技术与内容做准备,勇于尝试视觉元素的运用。对于相关尝试要有足够的耐心,能够投入一定精力去准备更为完善精致的教学材料,同时勤于使用。

其次,需要掌握多样性的教学技术。最为基本的是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够有效的在网络上搜寻有效资源制作成课程素材,例如制作课程所用的PPT,有效的将视频素材、图像素材与文字等内容做有效结合性设计,甚至搭配一定音乐等内容达到课堂氛围的良好搭建。因此,要熟练的掌握计算机相关技术。

其三,需要对教学效果做积极的反馈,能够掌握学生对视觉素养教育的心理层面与智力层面的反应,一方面可以通过课堂学生情绪表达来了解,另一方面仍旧需要通过更深入的沟通来了解学生的实际感受,这种沟通可以是通过开放性的话题让学生谈论相关教学内容的感受。这样有助于接下来的教学保持更个性化的设计,符合学生实际情况所需。

其四,要做好正向的引导。学生在接收视觉素养教育中,一定程度上会受到教师的引导而扩散其思维。因此,无论是在视觉素材的选择或解说上,都需要保持积极正面的引导,避免不良内容造成学生意识层面的侵蚀。同时对于学生提出的负面问题,也需要做好扭转性的指引,避免学生理解产生偏差。但是对于适度的扩展性思维,只要其方向较为正向,则不能压制,需要有效的辅助学生做更深入的思考与探究。

结语

小学语文教学中视觉素养教育只是辅助性教学的一种内容,实质上要提升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还需要做更多的辅助性工作。但是对于视觉素养教育要保持足够的耐心与坚持毅力,不断的通过多样性的教学方法来丰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从而提升教学实质效果。具体运用中,教师要保持与时俱进,不断的吸纳新理念新方法,对实际操作做有效支撑。

参考文献

[1] 顾小兰.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视觉素养教育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4):71-72.

[2] 汪漪.小学语文教学中视觉素养提升研究[J].语文教学与研究(大众版),2016,(4):74.

[3] 马翔.小学语文教育中视觉素养培育策略[J].读与写(上,下旬),2016,13(19):121-122.

作者简介

王世科,专科,小学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