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有效性教学理论指导下的中学文言文教学

2017-03-23冯海蓉

南北桥 2017年5期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教学有效性中学语文

冯海蓉

【摘 要】文言文凝聚着古代先贤们的博大思想以及精妙智慧和哲理,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情况,所以文言文教学对于中学生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本文将根据有效性教学理论对当前中学文言文教学进行研究。

【关键词】中学语文 文言文教学 教学有效性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5.003

长期以来,文言文教学都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在长期的教学研讨中,虽然在理论上取得了一些教学成果,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尤其在新课改后,新课标要求学生掌握文言知识,能读懂浅易文言文,通过文言文经典的学习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本文将结合当下中学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质量提出教学策略。

一、文言文有效教學的内涵

(一)有效教学的概念

二十世纪初,有效教学概念提出,教学的核心是效率;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开始,国内大多数的研究将注意力放在教学质量上,而没有专门研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到了七十年代,有“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的提法,但研究非常少;到了八十年代,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的提法慢慢多了起来;直到九十年代“教学效率和效果”的提法占据了主流,并且发表了很多研究成果。根据宋秋前老师的观点,文言文教学有效性指的是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在有限的时间内,以最优化的效率来完成三维目标,以此来实现学生在知识层面、文化层面等方面提高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学文言文教学有效性,需要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精心设计教学目标,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使学生在文本中能够获得知识,真正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中学文言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现状调查情况

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对于“文”和“言”的侧重,不同的老师侧重不同,下面对这两种情况分别作出分析:许多一线教师在处理文言文作品时,把大量的时间用在分析文章的内容,却忽略了对文言文中字词、句式的理解,导致很多学生在平时的训练中连基本的字词和语法知识都读不懂,比如中学文言文中的重点实词和虚词的识记,这是教学目标中的一个重点,但是很多老师容易忽略,也不会被设计到教学环节中。比如,“而”字的用法,“学而时习之(顺接连词)”“学而不思则殆(转折连词)”。

另外,文言句式也必须要掌握,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去积累一些经典的文言文句型。另一种教学方法则是偏重“言”而轻视“文”,一些新老师的教学顺序一般是通读全文——逐段翻译——总结课文中心思想——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这样规规矩矩地一套顺序,不放弃任何一个知识点,也会出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分不清哪一个是重点,学生也会在这样一种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中厌烦文言文,不愿意去学习文言文,所以在文言文教学中,不能用一种千篇一律的方式去进行教学,而应该在掌握字面意思的基础上,提高读写能力。教师们要在“言”的立场上,再次审视文言文中的“文”,比如在讲到可汗这个词的时候,可以告诉学生可汗原是古代北亚民族吐谷浑、高车等地对于政治首领的一种称呼,本意为“上天”“神灵”,就可以把“文”和“言”相结合。在文言文教学中,重视“文”的教学是可以的,但还是决不能忽视“言”的存在。中学生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体会文言文中的人文精神,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意义,用优秀的传统思想来影响自己,塑造身心的健康。

二、中学文言文的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新课标中提出,中学文言文的教学需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学中,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因此,要提出中学文言文阅读有效性的阅读策略,需要从文言文课堂结构形态的建构,提出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策略来指导一线教师的教学行为,以促进文言文阅读教学有效性顺利进行。中学文言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需要从“文言文课堂结构形态的建构”“三种指向”的教学着手,提出一些可操作性的策略,真正可以指导教学工作专门的教学行为,然后促进中学文言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顺利进行。

(一)教师要提升自身的文言素养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可以提出一些相关策略,对此,教师需要明确价值,激发内需。用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学习兴趣大体上可以分为直接兴趣与学习兴趣两种。前者是由所学材料或学习活动引起,后者是由学习活动的结果引起的,教师作为讲解者,要讲解好文言文,首先自己要具备过硬的文言素养,对文章的相关知识要信手拈来。但是,文言素养对于老师来说,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教师要博览群书,积累丰富的文言知识,对实虚词、古汉语语法、文言句式烂熟于心,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多古代文化知识,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大量阅读古代的文言经典,不断提高自己的文言素养。

(二)重建教学目标和方法

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建立教学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更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比如在讲解《天净沙·秋思》这一课时,教师要先讲一下关于作者马致远的情况,再让学生借助工具书和网络查一下曲牌名,这样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到大量的文化知识,再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避免了学生只能听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解而一直做笔记的僵化局面。另外,教师要在文言文课堂中准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因为在传统的文言文教学中,教学方式往往单一,使学生感觉无趣,收获较小。在新课改之后,教师们要试图探索更多的教学方式,比如小组讨论、引入多媒体教学等。文言文教学的教学结构,需要语文老师在这种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中,分析其存在的价值,吸取其精华,制度自己的文言文教学。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华夏文明古国,其悠久的古代语文教学结构,有着成熟的文言教学方法,值得我们现代的教育工作者们借鉴。

三、结束语

文言文是中华文化的精华,文言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不可动摇,这也直接关系到学生文言文基础的奠定和阅读文言文基础基本能力的培养,为了提高文言文有效教学,教学工作者们可以结合建构主义、人本主义和归纳数学理论,去激发内需、多样教法、分层施教、学法指导。文言文教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本文的研究方法只是教学实践中得出的一些尝试和反思,让笔者在文言文教学研究上更上一步。

猜你喜欢

文言文教学教学有效性中学语文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文言文教学之流弊及矫治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对中学语文情趣化学习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