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大学英语专业的精读教学

2017-03-22张洁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51期
关键词:教学方法教学模式

张洁

摘要:本论文主要结合大学英语专业实际情况及自身的教学经历,从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角度入手,着重分析及探讨英语专业本科低年级精读课程的教授。

关键词:精读教学;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师生角色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1-0189-02

一、引言

近些年来,大学教育一直倡导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模式,并强调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即打破传统的“考试为主”的培养模式,转为“应用为主”的培养模式。在这样的教育要求下,如何开展好英语专业低年级的精读课程已经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对正在经历“转型”的院校的相关专职教师来说更是感受深刻。对这门课程应采取怎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应该如何分配师生角色、处理师生关系,这在提高本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上是极其重要的。

二、精读课教学现状及分析

1.在为英语专业所设定的《基础英语教学大纲》中,对英语专业本科低年级学生所设置的精读课程的课程目标共涉及六项语言技巧,即语音、词汇、语法、口语、写作及翻译。由此不难看出,整体语言法(Whole Language Approach)的教学思想已然成为了低年级精读课的主导教学方法。这种将多种语言技能融为一体在课堂上教授的教学方法,在某种程度上是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的。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深受我国中学英语教育的影响的二语习得者而言,大部分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去适应及接受此种教学方法的。整体语言法(Whole Language Approach)源于美国、加拿大等国的中小学母语教学,主张语言知识和技能应通过自然的语言环境加以培养。因此,对于缺乏这种母语环境的英语专业本科低年级学生而言,如果完全照搬此种方法,其结果必然是大部分学生由于不能适应而慢慢失去兴趣,这不仅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低年级学生的学习质量、学习兴趣等,还会给下一阶段(高年级)的教学带来较大的障碍。此外,大多数教师在讲授精读时仍受到传统教学法的影响,即讲解单词、短语和语法,分析翻译课文中的句子,最后完成课后练习题。这种教学模式最终的结果是:学生听了老师的讲解,明白了语言难点,但还不能做到真正理解课文,也不能证明提升了学生的英语表达和理解能力。

2.教學内容方面,在精读课上,教师会受到英语“专四”、“专八”、“英语四、六级”这些英语考级的影响,在课堂上反复让学生做大量语法、辨析词汇等练习而顾此失彼,从而忽略了培养学生对原汁原味文章的精读能力和理解能力。这虽然加重了教师每一节精读课的备课量,可是得到的教学效果却少之又少。一篇精读文章,原本是打算让学生慢慢去品味其中的文化、背景、优美的词藻,以及作者的立意,但因为教师加入了过多的语法练习和词汇讲解,使得学生一瞬间对这篇文章的重点产生了迷惑:是非常透彻的把文章理解到位呢,还是把所有练习题攻克呢?结果对文章一知半解,做题也是做得一塌糊涂。也就是说,教师未能顺利地传达知识,学生也未能成功地接收知识,最终导致教师及学生双方均对精读课的热情度和满意度大减,精读课自然而然地变成了在教师心中最出力不讨好的一门课程了。

三、精读课教学之我见

1.教学方法。对于处于英语专业低年级的学生尤其是大一新生而言,教师在讲授精读课时直接采用整体语言法(Whole Language Approach)无疑是当头一棒。一方面,学生的整体英语综合水平较差。中学教育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必然会导致每位学生的每项英语技能的不平衡发展,因此绝大多数学生在刚开始接受大学精读课时,总会觉得有心无力;另一方面,他们刚从中学的应试学习转为专业学习,也就是说,学生此时对于英语学习已经有了一套自己的学习方法(不论此方法是否科学或适宜),同时也适应了中学教师的教授方法(不论此方法是否科学或适宜)。因此,从学生角度而言,如果在学生刚开始接触精读课就直接采用整体语言法(Whole Language Approach)的话,用不了多久,他们的学习兴趣及信心就会逐渐变弱,最终必然会导致大部分学生厌学及少量学生不学的现象出现。

那么如何调动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如何让他们保持学习兴趣及在学习中增强信心?对于教学方法而言,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传统的教学方法如“语法—翻译法”、与“语法—翻译法”针锋相对的“直接法”(包括由此发展起来的“听说法”、“视听法”、“交际法”、“自然法”等)以及“整体教学法”都有一定的弊端,均无法圆满地实现这一目标。因此,笔者认为在面对不同的学习主体及教学内容时,较为稳妥的教学方法是采用“折衷主义教学法”。所谓“折衷主义教学法”并不是一种固定的教学方法,而是“传统教学法”和“交际法”、“整体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使用,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学阶段而有所侧重。

2.教学模式。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既具有成人二语习得者的共性,如已具备一定的自我生活经验及自身知识体系;有时会抵制转变;想要增加学习经历;以实践及结果为指导方向;具有不同的学习风格等。同时,也具有自身的个性:如语言功底较为薄弱;同一个班的学生水平多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格局;大多数学生明显属于“被动学习者”等。

在国外教育中,教师习惯地称自己为“facilitator”,而不是我们所习惯的“teacher”或“instructor”的称呼。根据《朗文当代英语词典》,“facilitator”是指“someone who helps a group of people discuss things with each other or do something effectively”。从该定义不难看出,在国外的教育体系中,教师的作用与我国传统教育体系中的教师的作用有着明显的差异。从某种程度上,这一理念与我国古代道家所提倡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不谋而合,这也正与我国现代大学教育所提倡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相一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充分了解学生以往的相关认知经验的基础上,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为主来引导和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动机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促进学生从“被动学习者”转为“主动学习者”。

3.师生角色。学生和教师的关系即双方在语言习得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并不是自始至终保持不变的。师生之间的关系即角色是随着不同的学习阶段而相应变化的。笔者认为,在大学一年级期间(尤其是大一第一学期前四周左右),师生之间的关系可表现为“导游与参观者”的关系,这样做是为了让学生适应并感受英语专业英语的学习重点及学习方向,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在这一阶段,师生之间还具有“教练与运动员”的关系,这样做是为了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思维方式。而在大学二年级期间,由于经过一年的精读课学习,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并且对专业的要求也有了一定的理解,因此师生之间的关系可表现为“引导者与行动者”的关系,也就是说,此时教师的角色主要在于引导学生的学习,具体的过程可以完全交由学生去做。期间为了丰富学习内容,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不同的学习难度等将学习过程设计为如“基于调查”、“基于任务”、“基于问题”等多样的教学活动,这样做是为了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要让学生多做,多说,多思考,使学生从真正意义上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最大限度迫使学生向“应用型”上转变,推动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者。

四、结语

评定任何课程教学效果的两个先行重要因素:(1)对学习者的兴趣进行调动,同时增强学习者的信心;(2)教学活动的实施必须體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编排的活动也要有利于不同阶段、不同层次学生的语言技能的学习。此外,需要一提的是,为了使教师真正地了解及把握学生整个低年级的学习状态、更好地促进上述阶段的推进,笔者认为,由于现行的体制是大一和大二的精读教学任务分别由不同的教研室教师承担,这样势必会造成“教”、“学”断层。也就是说,一方面,教师在对课程教授方式,对学生的整体把握等方面是存在较大差异的。而且两个教研室之间的教师交流肯定是不如同一教研室的教师的交流方便与及时;另一方面,学生通过一学年的学习,在已经适应某一教师群体的教授理念及教学方式之后,是很难立刻去适应新的教师群体的教授理念与教学方法的。

参考文献:

[1]陈晓舟.PBL教学模式对非英语专业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4):68-72.

[2]王飙.试论“精视精读”教学模式与教材编写[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0,(3):36-42.

[3]杨迪,王晓环.基于多模态理论和3-Class教学模式的大学英语课件研发与思考[J].教育探索,2013,(5):137-138.

[4]朱洁.建构主义教学观下的课堂教学设计思路与实践——以精读课为例[J].教育探索,2010,(12):47-49.

On the Teaching of the Course of Intensive Reading for University English Major

ZHANG Jie

(Xi'an Fanyi University, Xi'an,Shaanxi 710105,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self-teaching-experience,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and explores the teaching of the Course of Intensive Reading for University English Major.

Key words:the teaching of the Course of Intensive Reading;teaching method;teaching mode;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猜你喜欢

教学方法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实用型中医人才培养中慕课教学方法的探讨
文言文教学方法实践初探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