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伟大心灵的共鸣

2017-03-22章思楠

北方文学·下旬 2017年1期
关键词:灵感哲思

章思楠

摘要:《金黄的稻束》作为郑敏的代表作,很好地表现了郑敏雕像式沉思默想的诗歌特征,郑敏作为九叶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这首诗也出色地表现出了九叶诗派提出的现代主义诗学主张。正如袁可嘉所说的“现代诗歌是现实,象征,玄学的新的综合传统”,《金黄的稻束》,是九叶诗派的诗歌创作实践中的这一特征的很好体现。九叶诗派既继承了闻一多的爱国主义,也继承了冯至细腻的哲思、卞之琳的沉思和沉潜。本文就从中国古典传统的创作论,西方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和诗人的现实主义精神以及哲思情怀这三个具体角度来阐释一下这首诗的现代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金黄的稻束》;灵感;原型意象;哲思

金黄的稻束站在

割过的秋天的田里,

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

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

收获日的满月在

高耸的树巅上

暮色里,远山

围着我们的心边

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

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

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

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

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而你们,站在那儿

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

——郑敏《金黄的稻束》

初读《金黄的稻束》,是一个深秋,窗外银杏树的叶子,似精灵般片片飘落,温暖明媚的样子晃动窗棂。郑先生诗里的黄昏,我已然去过,童年的日落里总是洋溢着母亲般慈爱的目光,满眼望去那整片整片金黄的稻田在黄昏里,独自美丽安详,我怀揣着丰收的喜悦,一路小跑回家,这是郑先生这首诗当初带给我的惊喜,有家乡,有童年,有回忆,有温情。正如鲁迅先生所言:“由纯文学上言之,则以一切美术之本质,皆在使观听之人,为之兴感怡悦。”[1]

笔者不禁想象先生在作这首诗是怎样的情景,晚年郑敏在创作谈中这样回忆:“一个昆明常有的金色的黄昏,我从郊外往小西门里小街旁的女生宿舍走去,在沿着一条流水和树丛走着时,忽然右手闪进我的视野是一片开阔的稻田,一束束收割后的稻束,散开,站立在收割后的稻田里,在夕阳中如同镀金似的金黄,但它们都微垂着稻穗,显得有些儿疲倦,有些儿宁静,又有些儿寂寞,让我想起安于奉献的疲倦的母亲们。”[2]这是诗人灵感的来源,也是诗人创作的动因。

这首《金黄的稻束》,如“出水芙蓉”一般的佳作,正是先生灵感涌现时即目所见的结果。陆机最早在《文赋》里对灵感作了具体形象的描绘:“若夫应感之会,通塞之纪,来不可遏,去不可止,藏若景灭,行犹响起。”[3]由此说明了创作中灵感现象的不可捉摸,来去无踪的性质。先生漫步中,金色的黄昏,站立的稻束,脚下的流水,在这开阔的天地间并列存在着,一幅黄昏秋收图,就这样映入作者的眼帘,整个画面,情感静谧,色彩柔和,那些微垂的稻穗,随风摇曳,作者在一瞬间目睹了金黄的黄昏里那些诉不尽的柔情与向往,于是诗思也随之袭来,这也奠定了这首诗的基调,温情般的哲思,如黄昏中的颂歌般庄严肃穆,又似晚风中的牧笛般抚慰人心。就像鲁迅评价雪莱那般“虽然,其独蔚诗人之心者,则尚有天然在焉。人生不可知,社会不可恃,则对天然之不伪,遂寄之无限之温情。” 我国古代之所以把灵感称之为“感兴”,正是说明它是人心有所感的结果。而人心之感,物之使然也。人心受到外物的触动,而这种触动是自然和社会两方面的。如诗里金色黄昏里站立的稻束,和给予作者生命安于奉献的母亲,都是触发作者灵感的来源。我国古代讲诗人兴会无穷,佳作丰硕往往是“江山之助”的结果,都是强调自然景物对艺术家创作灵感的诱发作用。陆机说“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以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与芳春。”站立在黄昏里的秋天的稻束,让诗人想起疲倦却又美丽的母亲,也许之于我们普通人,每个人都会在生命里迎接黄昏的到来,虽没有诗人般睿智的哲思和诗性的语言,但一样为之触动,就如当时触动诗人灵感爆发一般,我们也会在细微的生命体验里与金色的黄昏相逢。

在西方,柏拉图的“迷狂说”和“灵感说”也许也能为先生在回忆中所谈的:“忽然右手闪進我的视野的是一片开阔的稻田。”作另一翻注解。柏拉图把诗人的灵感比做某种神力的附着,这一点在荣格看来也是一种不自觉的行为。当一个作家创作时,表面看来,他似乎是服从于自己的目的和意图,但实际却仍然受无意识的操纵,仍然是一种自发的创作过程,就像诗人郑敏看到“那一束束收割后的稻束”创作的原动力也随之而来。荣格认为在分析这些作品的创作动因时,指出不应只听取作者本人的一面之辞,还应从心理学角度去考察。为了从心理学角度论证作品的创作动因时,荣格特地提出“自主情绪”这一概念。依他的说法,自主情绪根植于无意识原型,它是心理分裂的一部分,在意识的统治之外独立存在。而这种“自主情绪”的主宰,正是人类灵魂深处的基因--集体无意识原型。[4]

而在这首诗里,重所周知的原型意象便是“母亲”这一原始母题了,从“女娲造人”到中国原始母系社会的形成,“母爱”这一永恒主题在中国有着其丰富的原始经验,也无不充斥在古今中外千万种文艺作品里。“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母亲温柔慈祥,默默无言,诗人用“疲倦”一词,为母亲安于奉献辛勤劳作的形象加入了更多的情感色彩,包含着作者的关爱与怀念,“无数个”母亲,使这一形象往更深的历史空间延伸和更广的社会空间扩展。黄昏路上,母亲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思念,那皱了的美丽的脸,这一组具有矛盾的意象组合,使诗句间充满张力,“皱了”每条皱纹都写满苍老和隐忍,“美丽”母爱是人类心底最柔软的港湾,母亲永远光彩熠熠,“美丽”饱含着作者赞美与怜惜的柔情。“金黄的稻束”唤起了我们远古的初民情结,对土地的膜拜,对收获的憧憬,对五谷的珍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何尝不是农耕文明给我们带来的。“收获日的满月/在高耸的树巅上/暮色里,远山/围着我们的心边”,月亮这一古老意象在诗句中跳跃感极强却又有迹可循。月光由高处的树巅,弥漫到无边的暮色里,洒落到远处的山峰,最后充斥到我们每个人的心里,从近到远再到近,由高到低再到高,这一空间的变化既契合了作者感情的变化,又与满月的形象不谋而合,最终一切都会回到我们心边。画面的色彩由点染到泼墨,一层层深入,金黄的稻束最终在我们心里定格成一座静默的雕像。月亮的贞洁美好为整个画面添了静谧和安宁,为母亲的形象增添了“但愿人长久”的温馨,为“雕像”营造了充满玄学意味的审美意境。诗句下文写到“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小河的意象,对应“流水”这一原始意象,不管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还是“流水落花春去也”,都唤起我们对于时间这一概念的重视,于是“金黄的稻束”在时间这一维度里有了参照。“而你们,站在那儿/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金黄的稻束”在“无数个疲倦的母亲”和“人类的一个思想”之间架起了一座同质的桥,思想在这里有了形而上的思考,无论是人类奉献,生命存在,抑或是时间改变,都让我们为之着魔,激励我们进行着无限的探索。作者正是通过母亲,稻束,月亮,小河,这些带有集体无意识的意象,唤起了我们共有的感受和体验。因此,我们可以如此说:集体无意识原型既是诗人郑敏创作这首诗的动力,也是《金黄的稻束》这部作品充满绵长生命力的原因。

这首诗的强大生命力,在于其时代意义在当今的文化语境下有着独特的内涵。这首诗最为人之称道的莫过于它集抒情和知性为一体,这也是九叶派诗歌的特点,它深入浅出地道出了人类最普世的价值,这种极具特色的哲思不能不说在很大程度受了西方现代派诗歌的影响。由卞之琳翻译的艾略特的论文《传统与个人才能》中提到“一个艺术家的前进是不断地牺牲自己,不断消灭自己的个性……诗不是放纵感情,而是逃避感情,不是表现个性,而是逃避个性。”[5]这是非个性论的主要内容,强调诗人的责任意识与历史使命。郑敏的这首诗在抒情的同时,也更好的融入了对人生价值和生命存在的思考。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说“卞之琳的新诗我从大一就开始读,在冯至先生家也见过他。”学界普遍认为《金黄的稻束》是受里尔克《豹》的那种对于静物客观描摹的影响,但在笔者看来这首诗的哲思意味却也可从卞之琳《断章》的含蓄隽永的意境里可见一斑,都是在自然之景中轻松窥见哲理。袁可嘉在《论新诗现代化》里评价冯至的《十四行集》说到:“冯至作为一个优越的诗人,主要并不得力于观念本身,而在抽象观念能融入想象,透过感觉,感情而得着诗的表现……叶芝在论诗的象征中曾经说过‘诗人应有哲学,但不应表现哲学。”[6]作为冯至的学生郑敏很好继承了这一表现方法,采用间接熏陶多于直接灌输,让读者在感动中不自觉对诗中所表达的观念进行沉思,进入诗人与哲人的境界。因此《金黄的稻束》这首诗在惬意温情的情境里创造出了一个人类思想者的形象,符合了当下的审美习惯,轻描淡写的诗句,却充满玄机。也许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这首诗近些年既被选进了高考题目又吸引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原因。

诗人郑敏在谈到中国新诗应该往何处去的方向上,指出从新诗的艺术和审美层面来说,新诗最大的任务,就是寻找具有自己汉语语言特性的当代诗歌艺术。我想先生所說的“具有汉语语言特性的当代诗歌艺术”更多是希望从传统思想和文化中汲取民族的营养。正如这首《金黄的稻束》,老庄哲学里“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从容大气,魏晋玄学的飘逸洒脱,儒家思想的温柔敦厚,在这首诗里似乎都有着若隐若现的影子。先生曾说:“诗歌需要诗人对生命真诚的揭示。真诚是诗人的第一美德,而任何油滑的玩闹都是对诗的亵渎。”诗人郑敏饱含真诚所作的《金黄的稻束》,在时代的洗礼里越发显示出其迷人的光彩,伟大的作品总是有着超越个体生命的艺术情感,伴随着时间的变迁和岁月的流逝,迈着坚定的步伐走进我们每个人的心灵中。

参考文献:

[1]陈漱渝主编.《鲁迅文选》第四卷[M].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9.

[2]郑敏.〈金黄的稻束〉和它的诞生[J].名作欣赏,2004(4).

[3]张少康.中国古代文学创作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31.

[4]常言松.人类心灵的神话:荣格的分析心理学[M].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281.

[5]托·斯·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艾略特文集·论文[M].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11.

[6]袁可嘉.论新诗现代化[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76.

猜你喜欢

灵感哲思
Flying Forward
哲思
哲思
如何提升学生的服装设计灵感
游走在音乐创作间的顿悟
让课堂充满创新活力
论动画剧本的选题与构思
浅谈即兴编舞在舞蹈创作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