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资本与民办高校发展引论

2017-03-22杨二辉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51期
关键词:社会资本民办高校发展

杨二辉

摘要:“社会资本”对民办高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民办高校社会资本的概念,探讨了民办高校社会资本的功能,最后提出了民办高校社会资本积累的对策。

关键词:社会资本;民办高校;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編号:1674-9324(2016)51-0032-02

面对日益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环境,民办高校如何实现自身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呢?本文从社会资本的角度进行探讨,以期为民办高校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一、民办高校社会资本的界定

资本原是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主要是指物质资本。20世纪60年代,舒尔茨提出了人力资本的概念。后来,学者们又发现,人们之间基于信任等良好关系也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1980年,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正式提出了社会资本的概念,后经过科尔曼、普特南等学者的研究,使得社会资本逐步扩展到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等学科领域。

1.社会资本的界定。布迪厄认为,社会资本是“实际或潜在的资源集合体,那些资源是同对某种持久性的网络的占有密不可分,这一网络系统是大家共同熟悉的,得到公认的,而逐步形成的一种体制化的关系网络。换句话说,这一网络同某个团体的会员制相联系的,它是从集体性拥有资本的角度为每个成员提供各种支持,提供为他们赢得声望的凭证……”[1]美国社会学家科尔曼认为,“社会资本的定义由其功能而来,它不是某种单独的实体,而是具有各种形式的不同实体。其共同特征有两个:它们由构成社会结构的各个要素所组成;它们为结构内部的个人行动提供便利。……与其他形式的资本不同,社会资本存在于人际关系的结构之中,它既不依附于独立的个人,也不存在于物质生产的过程之中。”[2]林南将社会资本界定为:“在目的性行动中被获取的和/或被动员的、潜入在社会结构中的资源。”[3]美国哈佛大学社会学教授普特南认为,“社会资本”指的是社会组织的特征,例如信任、规范和网络,他们能够通过推动协调和行动提高社会效率。在国外学者相关研究基础上,国内有学者提出“所谓社会资本是指个人或组织通过长期交往、合作互惠,并在良性的行为规范约束下形成的一系列网络关系。”[4]

2.民办高校社会资本。民办高校也是一种社会组织,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有着密切的联系,是整个社会网络关系上的一个结。所以我们认为,民办高校社会资本,是指民办高校与其他社会组织通过长期交往、合作互惠,并在良性行为规范约束下形成的一系列网络关系。民办高校社会资本可分为外部社会资本和内部社会资本。外部社会资本是指民办高校与外部社会交往联系时所形成的网络关系,包括纵向网络关系和横向网络关系。纵向网络关系主要指民办高校与上级相关政府主管部门的关系。横向网络关系指民办高校与不存在隶属关系的社会组织或个人之间形成的关系。民办高校外部社会资本主要影响民办高校获取自身发展所需的各种稀缺资源。民办高校内部社会资本是指民办高校内部有利于各学院部门、管理人员、教师、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与合作的人际关系网络。

二、民办高校社会资本的功能

民办高校社会资本对民办高校发展具有多种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1.社会融资功能。办学资金缺乏是当今国内外高校普遍面临的一个难题,对民办高校来说同样如此。民办高校办学资金大部分甚至全部来源于学生缴纳的学费,在当今形势下,民办高校也不可能通过无限制提高学生学费以缓解资金紧张的局势,因此民办高校必须另外开辟融资渠道。民办高校通过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可以创造机会在一定程度上获得政府的专项资金支持、企业的合作资金、慈善家的无私捐助、校友对母校的汇报、对外合作与服务收入等,从而实现融资的愿望。我国古代的书院、近代的大学及国外名校的办学实践已经充分证明了社会资本的社会融资功能。

2.信息获取功能。当今社会,信息在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同样,信息资源对民办高校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果民办高校不能够及时通过社会网络获取学校发展的有关信息,就很难在全国高校中找到准确的定位,也就形成不了有特色的办学模式,影响自身的竞争力。民办高校如果通过与校外的各种政府和社会机构加强联系和交流,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及时准确地获得政府政策、教育发展现状、教育改革、人才培养、学术前沿、科研项目等各种信息,从而促进自身的发展。

3.科技创新供能。现代科学技术一方面高度分化,一方面又高度综合,科学技术各学科之间的彼此渗透和相互促进,使得每一学科只有在整个科学体系的相互联系中才能得到发展,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创新也越来越需要合作。科技创新是高校的三大职能之一,民办高校也是高校,也应该承担一定的科技创新供能,这一点也在逐渐成为众多民办高校的共识,而且部分民办高校多年前已经开展了科技创新并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民办高校通过发挥自身社会资本的效力,不断深入与政府、企业、其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技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凝聚科技人员的科研力量,从而有力地促进科技创新。

4.民办高校和地方共同发展的功能。民办高校都处于相应的地方区域,是地方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同时自身发展也要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地方。基于发展的需要,民办高校必然会与地方建立长期的互信关系。地方为民办高校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经济文化和政治资源,提供科技研究基地,提供毕业生就业渠道等。同时,民办高校通过向地方输送毕业生,开展学生社会实践,科技对接地方,文化普及等形式为地方发展提供服务。民办高校与地方的这种联动必然会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而且双方的联系越广泛、越深入,双方的互赢互利就越大。

三、民办高校社会资本的积累

1.充分发挥民办高校领导的作用。高校领导自身社会交往能力强,社会影响力大,拥有的信息资源丰富,而且经常代表学校与社会进行各种交流合作,这是高校社会资本积累的关键因素。纵观国内外著名大学的成长历程,可以看到在学校发展的辉煌阶段,必定有一位影响力很强的校长主政。在民办高校内部,学院、部门、教师、学生之间的交流、信任、合作等关系的建立还依赖于学校管理理念的引领和科学管理制度的确立,这也需要学校领导力量的发挥。因此,不论是民办高校外部社会资本的积累还是民办高校内部资本的积累,都需要学校领导发挥主导力量。

2.强化民办高校的社会责任。高校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其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大环境。如果高校没有认真履行培养人才、科技创新、服务社会的职能,没有承担必要的社會责任和义务,没有与其他社会组织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没有取得其他社会组织应有的信任,那么民办高校的生存和发展必定要面临困境。在我国,民办高校一直以来在政府和民间层面都得不到足够的信任。因此,民办高校更应该履行好自身的社会责任,与其他社会组织加强合作和交流,才能在社会发展中有立足之地,进而有进一步的发展。民办高校的领导者、管理者、教师、学生在自己的工作和学习中都要牢固树立社会责任意识,自觉履行好各自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3.构建学校内部良好的关系。普特南教授认为,“人们之所以选择合作而不是对抗,原因首先在于彼此之间的相互信任,是既定的信任关系使自发的合作成为可能。”[5]“没有任何东西比信任更具有重大的实用价值。信任是社会系统的重要润滑剂”。[6]因此,构建良好的内部关系是民办高校社会资本的重要内涵和积累的保证。这就需要民办高校实行科学民主的内部管理,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把广大师生员工放在学校发展的主体地位上,充分尊重、信任、关心教职员工,营造宽松宽容、平等互爱、互帮互助、信任融洽的和谐氛围,构建畅通的沟通、合作、交流的机制,不断增强教职工的自尊感、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从而真正建立团结信任的内部关系,不断积累和丰富民办高校的内部社会资本,促进民办高校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包亚明.布尔迪厄访谈录——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2]詹姆斯…S…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0.

[3]林南.社会资本——关于结构与行动的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4]胡钦晓.高校社会资本论[J].高等教育研究,2005,(9).

[5]普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6]李惠斌,杨雪冬.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The Introduction of Social Capital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Universities

YANG Er-hui

(Zhejiang Shuren University,Hangzhou,Zhejiang 310015,China)

Abstract:"Social capital"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cept of social capital in private universities,discusses the function of social capital in private universities,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accumulation of social capital in private universities.

Key words:social capital;private universities;development

猜你喜欢

社会资本民办高校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