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高校团属新媒体传播机制研究

2017-03-22李宇辉

出版广角 2017年1期
关键词:共青团互联网+微信

【摘 要】 “互联网+”时代下,高校团属新媒体被赋予新的内涵——通过提质增效实现内涵升级,通过探索新模式打造团属特色,通过开放资源完善媒体监管。我们应该利用“互联网+”思维的开放、平等、即时和共享理念来引领高校团属新媒体工作,通过“国家—省—校—院”四位一体的传播格局,挖掘“互联网+”的网络价值、数据价值和平台价值,最终实现高校团属新媒体工作的智能升级、内容升级和路径升级。

【关 键 词】互联网+ ;高校共青团;新媒体;传播

【作者单位】李宇辉,南通大学。

“互联网+”是指以互联网为主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包括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等)在经济、社会生活各部门的扩散、应用与深度融合的过程,“互联网+”的本质是传统产业的在线化、数据化[1]。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使 “互联网+”行动计划正式进入广大民众的视野。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总则中指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群众组织,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充分发挥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同时肩负着组织、教育和引导全国广大青年的重任。团属新闻媒体作为组织青年、联系青年和服务青年的重要载体,在“互联网+”的时代大背景下,必须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中提出的团媒“必须姓党”的根本要求,必须为广大学生服务,坚持做好党与青年的桥梁和纽带。

一、 “互联网+”时代赋予高校团属新媒体丰富的内涵

1.概念界定

媒体(media)一词源于拉丁语“Medius”,译为媒介,它是指人借助用来传递信息与获取信息的工具、渠道、载体、中介物或技术手段 。1967年,新媒体这个概念首次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的戈尔德马克提出,当时的新媒体指的是电视。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新媒体的内涵不断变化。作为与传统媒体相对的一个概念,新媒体泛指网络新媒体、移動新媒体和数字新媒体等;在具体分类上,新媒体可细分为门户网站、搜索引擎、虚拟社区、网络游戏、电子杂志、网络电视、手机报纸、数字电视和移动电视等[2]。

共青团作为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群众组织,担当着引导青年、联系青年和服务青年的重要职责。高校团属新媒体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组成部分之一,必须坚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提出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原则。高校团属新媒体相比由社会力量主办的媒体而言,在政治传播上具有先天的优势,拥有专门的信息渠道,发布的信息权威全面,对广大青年学生起到良好的宣传教育作用。

2.“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团属新媒体工作定位

“互联网+”行动计划致力于三个方面:一是做优存量,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增效,进而转型升级;二是探索新模式,培育新产业,发展新业态,打造新的增长点;三是推动优质资源开放,完善服务监管理念[3]。这极大地丰富了“互联网+”时代高校团属新媒体的内涵。

(1)提质增效,促进高校团属新媒体内涵升级

相关调研发现,目前各个层级的共青团属新媒体主要集中在微信、微博以及QQ公共号等形式。四川省对省内各高校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情况调查发现,85%的学生同时拥有微信和微博账号[4];某高校某次400余人参加的活动现场,微信互动的数量达到3200余人次,QQ公众号直播点击数达到4700余人次。但是我们也同样发现,学生们热衷的只是查阅、点读,并不热衷在团属新媒体中发声交流。四川省高校团属新媒体在调查中就发现80%的学生每天都会查阅相关团媒,但是回复的学生仅占28%[5]。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加大对高校团属新媒体的宣传,对内容和排版进行改革创新,保证思想性的同时更要注重体现趣味性,使之符合大学生的审美需求,从而吸引更多学生参与互动交流,实现提质增效的目的。

(2)探新模式,打造高校团属新媒体专属特色

目前,被广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新媒体形式多为微信、微博和QQ等。某高校一个900人的学院,其QQ公众号成立两年的访客数达到15万多。但无论是QQ,还是微信和微博都没有体现共青团专属特色,这更是一个大众的平台。2015年4月28日,专属共青团的新媒体平台“青年之声”正式上线,这是以反映青年呼声,回应青年诉求,以维护青年权益和服务青年成长为宗旨的平台,是共青团组织牵手青年,感知青年脉搏的桥梁[6]。“青年之声”上线之后迅速在各大高校推广,成为广大青年发声的专属平台,具有浓郁的团属特色。

(3)开放资源,完善高校团属新媒体监管制度

新闻监督是一种利用媒体力量的民主监督形式[7]。团属新媒体监督制度是双向的,它负有监管与大学生相关的人与事的责任,同时也要接受党媒的监督。为此,我们要开放一切可以开放的资源,扩大团媒监督的范围,小到学生权益,中到学校发展,大到社会进步,监督这一切都是团媒不可推卸的责任。同时,这种监督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服务大学生的需要,坚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

二、“互联网+”时代高校团属新媒体传播的基本模式

1.高校团属新媒体传播的特点

(1)开放。开放就是互联互通,包括团属媒体与学生之间沟通模式的畅通、大学生选择媒体形式的开放两层意思。我们要善于利用高校团属新媒体,学会掌握大学生的语言体系和语言习惯,从而对他们进行积极正面的引导,实现团组织与青年学生的无缝对接。对大学生而言,他们可以选择不同的社交网站、网络群组等媒体形式,在其中畅所欲言,彰显个性。双方都公开接受各方面的监督,这让媒体在信息传播时能够客观反映事情的真相。正是这种开放的传播,使得信息的可信度得到了保障。

(2)平等。平等应该是去中心、去权威、去等级。就高校共青团新媒体工作而言,等级森严的逐级进行政策解读的文件传达主要是从老师传达到骨干学生,再传达到普通学生,所有的中心、权威都是共青团的指导老师。互联网思维下的平等应该是教师为青年学生骨干服务,青年学生骨干为普通学生服务,所有的老师、骨干学生都是新媒体的代言人,都应该与终端的普通学生平等对话。

(3)即时。互联网时代的在线化、数字化特性反映出来的就是信息快、准、即时。对高校共青团新媒体工作而言,时空约束被打破,彼此联系无限延伸。人们可以通过网络社区、即时聊天软件等多种媒介进行交流,可以作为咨询者向专家提问。总之,互联网消灭了时空距离、线上线下的距离和人群的距离,实现了真正的即时性——无线连接,连接一切,永远在线,随时互动。

(4)共享。共享意味着分享。就高校共青团新媒体工作而言,它不同于人际传播的私密性,更大的意义在于共享,可以实现教师、学生个人信息系统的开放,范围小到朋友圈,大至全社会;可以实现组织内部共享,比如,兄弟学院共青团工作的资源、信息和经验的共享等;可以实现组织外部的共享,比如,共青团工作与党建工作、群团工作资源、信息等的共享。

2.高校团属新媒体传播的载体

相关调查通过查阅各大高校共青团门户网站,采访一线共青团工作人员,发现目前高校团属新媒体的载体主要聚集在以下几个层级。

(1)国家层面——“青年之声”。“青年之声”是由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秦宜智发起建立,在2015年4月28日正式上线的国家级团属新媒体。目前,“青年之声”已经覆盖所有高校。以南通大学为例,2016年12月,“青年之声”用户数占全体学生的23.98%,访问量达到755346人次。

(2)省级层面——PU口袋校园(以江苏为例)。PU口袋校园由共青团江苏省委在2013年进行推广,目前已经全覆盖江苏省113所高校,用户总数达到350万[8]。PU口袋校园主要为高校学生提供学习、生活和娱乐等相关服务,使学生通过在线参加活动获得第二课堂学分,开展社团活动、投票评选和问卷调查等活动,还可以提供校园导航、下载课件等服务。

(3)校级层面——各高校共青团官方微信、微博。相关调查发现,高校共青团的官方微信几乎做到全员覆盖,名称包括XX大学共青团、共青团XX大学委员会和XX大学团委等。比如,南通大学共青团的官方微信以关注通大、服务通大和传播通大为己任,内容根据情况定期更换,最近一期内容以推广共青团为主题,包括“表白途安伟”(团委谐音)、“通大好想你”等热门推送。高校共青团官方微博基本也做到全员覆盖,其命名也大同小异。比如,南京大学团委的官方微博主要推送各类精彩活动和讲座信息。

(4)院级层面——各高校二级学院共青团官方微信、微博和QQ公众号。与校级层面相比,院级层面的官方微信、微博关注更多的是一些具体细微的内容,比如,思想引领、专业介绍、团学魅力和活动信息发布等。与高级别的共青团新媒体相比,院级层面的共青团新媒体的QQ推广最为深入,也最受大学生青睐。一项对南通大学在校学生网龄调查的结果显示,相比微信、微博,“95后”大学生对QQ的使用更为日常化、常态化,沿海发达地区的学生初中阶段基本普及QQ,大学生网龄基本都在5年以上,最高者长达8年。QQ的常态化、普及化为团属基层新媒体提供了广泛的传播基础。

三、“互联网+”时代高校团属新媒体传播的运行机制

1.挖掘“互联网+”的网络价值,实现高校团属新媒体工作的智能升级

高校团属新媒体不仅要顺应“互联网+”的时代浪潮,实现转型,使共青团属新媒体成为服务学校乃至全团、全党思想战线的骨干力量,还要加强各层级新媒体的协同合作,群策群力,共同创新。高校团属新媒体工作要体现“我助人人,人人助我”的互联网思维,巩固提升“国家—省—校—院”四维立体化平台的网络阵地,培养新媒体网络智库,推动团建网络化、团学组织网络化和活动线上线下一体化的高校共青团工作模式。

2.挖掘“互联网+”的数据价值,实现高校团属新媒体工作的内容升级

“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才是真正有价值的资产。互联网企业搜集用户的注册信息来构建用户的基本数据形态,将用户的上网行为信息补充进去,构建用户数据模型,并对此进行深入分析,对用户进行私人定制,实现数据的价值。但是目前,高校团属新媒体显然还没有将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整合,数据还只是数据,并没有充分体现其真正的价值。如果团属新媒体能将平台上分散的用户数据信息进行整合,按照不同的信息種类进行归纳,再进行精准的运用,充分挖掘其中蕴藏着的巨大价值,这对后续的共青团工作开展,对广大青年学生的思想引领显然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3.挖掘“互联网+”的平台价值,实现高校团属新媒体工作的路径升级

平台是快速配置资源的架构。高校共青团要借助网络平台,打造有特色的新媒体。高校共青团新媒体挖掘“互联网+”的平台价值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打造新的具有团属特色的网络平台,如“青年之声”就是一条可以直诉团中央的便捷渠道。广大学生可以通过“青年之声”咨询与青少年健康成长、就业创业、创新发展和学习实践等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可以与专家面对面交流。(2)借助公共平台如微信、微博、QQ等对团属新媒体加以包装。微信、微博和QQ等社交平台,因其本身的大众化传播特点,在广大青年学生群体中拥有广泛的受众。因此,团属新媒体在包装上要采用符合当下潮流的文字、图片、语音、视频、音乐、GIF 动图和H5 页面等多种方式。如南通大学共青团 “表白涂安伟(谐音团委)”推出当天阅读量即达到12295人次,其就是采用了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风格进行了包装。(3)利用平台举办多种多样符合时下流行元素的线上线下活动,切实增强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3]宁家骏.“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实施背景、内涵及主要内容[J].电子政务,2015(6).

[2]蒋宏、徐剑.新媒体导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4][5]尹绪彪、邓红缨. 四川高校团属“新媒体”运作情况调研报告[J].新闻战线 ,2016(5):123-124.

[6][8]“青年之声”互动社交平台[EB/OL].http://baike.baidu.com/item/青年之声/17793150#viewPageContent

[7]刘雪飘.新闻媒体监督理论研究——从行政监督的角度[D]. 吉林大学,2004:4.

猜你喜欢

共青团互联网+微信
第二课:共青团的创立之时代背景
2020年警院共青团大事采撷
微信
相约二零一七,遇见魅力共青团
抗洪中的共青团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