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联动“未来”,无限精彩

2017-03-21赵卉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双板如梦令未来

赵卉

如今,科技与教育二者之间的变化发展迅猛且密不可分,在此二者的同时袭击下,媒体和教学发生了碰撞,产生了新的需求和形态,“未来教室”的概念应运而生。未来教室是利用先进的一代信息科技,在现代创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促进学生协作、探究学习的一种教室环境。

在苏州,已经有很多学校建成了“未来教室”,如何有效利用,成为一线教师的热议话题。笔者尝试运用未来教室,成功进行了一次高效的语文翻转课堂教学展示。

一、课始检测:“双板+Pad”实现全员互动

基于未来教室的STAC平台,在翻转课《如梦令》的第一步,设计了这样的课始检测环节。

检测背景:课堂伊始,就对词的相关知识进行快速检测,查看学生的掌握情况。

检测过程:通过STAC平台服务系统,教师将题目发送到学生的Pad上。学生完成后将答案发送到教师的显示屏上。

结果反馈:教师通过双板的屏显统计,可快速查看每道题的答题情况,并根据学生的错误在班级展开讨论,有针对性解决问题。还能借助“点赞”的功能予以鼓励。

在常态课堂,如果让学生全员参与检测后进行批改,不高效。如果只选取几位学生上台完成,又缺失“大数据”。而在未来教室进行检测,能有效规避这些弊端。利用“双板+Pad”,能让翻转课堂第一步——课始检测更高效地达成。

二、进阶作业:“双板+Pad”实现全面合作

《如梦令》的翻转课堂中,进阶作业里希望实现全体学生互帮互助,針对不理解的字词提问、答疑解惑。

进阶要求:在这一环节,要求学生首先在小组内合作交流,解决预习中部分不理解的字词。接着,小组代表将仍未解决的字词写在Pad上,实时传送给老师的双板端,全班针对这些“疑难杂症”进行大合作。

进阶过程:小组合作交流过后,代表们将诸如“沉醉”等仍存在疑虑的词语发送给了教师。全班在大屏幕上能实时见到其他小组同学存在的疑虑,全班合作。而“争渡”这一在诗词界颇有争议的词语,也通过几个小组的争论得到了较为圆满的解答。

结果反馈:教师通过双板的及时反馈与学生进行合作交流,高效、切实地解决了重点字词,从而为整首词意的理解奠定了基础。

未来教室的STAC平台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认知、探究、生成问题,有效弥补了传统教室中“一对一”交互的缺憾,实现了“小组”“大组”“全班”的全面合作学习。

三、协作探究:“双板+Pad”实现意象转换

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习得语言文字后的运用能力,而翻转课堂将概念性知识前置性学习之后,就有了大量的时间来培养学生的语用意识。

协作准备:教师在双板上依次出示“溪亭日暮”“藕花深处”“一滩鸥鹭”三幅画面,给学生直观震撼的画面感受。另一板锁定《如梦令》这首词。

协作过程:在充分观察图片的过程中,学生其实已经在脑海中慢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字与句式。在写之前,学生先小组协作讨论怎样把景写美,教师引导学生把一朵朵思维火花串联成有条理的“写景小贴士”。学生用五分钟的时间,写下自己心中最美的画面,再用一分钟的时间组内进行交流合作,修改出一则优秀的习作小短篇,用Pad拍摄后,发送给老师,老师便可在双板上进行查看,边讲评、边修改。同时,在学生展示环节,全班同学也能看到这些优秀的习作。协作反馈:有了平板端和双板端的互动,教师能快速浏览学生上传的作品,挑选重点在学生展示时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反馈,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品味词中所表达的优美意境,实现意象转换。

利用STAC平台的这些功能,能有效地突破重难点,本节课的重点环节,对学生作品进行实时点评、批改,还能进行组组之间的对比,改变了传统教室只能由学生读后一对一修改,其他学生无所事事的情况。原本学生避之不及的“写”,在这里变得有滋有味,因为词句与画面之间形成了圆满的转换,因此第四环节展示朗读也就水到渠成。

四、课堂展示:“双板+Pad”实现时空穿越

对于小学生而言,宋词学习的最终落脚点应该是了解词、会吟诵,同时激发对于宋词的兴趣。因此,整节翻转课堂,在带领学生细细品味了《如梦令》中的绝美意境后,将李清照简单的生平简介推送给了学生,让他们自主阅读。

展示准备:阅读教师推送到平板端的李清照生平介绍,对李清照的坎坷人生经历有初步了解。然后自己读一读她不同时期的代表作,想想词人在不同时期忆起《如梦令》时会如何吟诵。

展示过程:小组合作,采用多种形式的吟诵方式吟诵《如梦令》,展示不同时期词人的情感。品悟出整首词的词眼——醉。

展示反馈:借助Pad,让学生走近李清照,了解李清照,也对李清照产生了同理心。可以说,通过《如梦令》的三次诵读,读出了词人的一生跌宕。

由词想象、表达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回到词的本身,通过诵读,将自己的感悟与沉醉表达出来。这样的展示,犹如萃取出灵魂的共鸣。

《如梦令》这一翻转课堂的教学,不仅能实时将学生的答题情况通过大屏幕反馈,还能同时呈现不同样张的幻灯片让学生有一个“前后勾连”的过程,从而更高效地让学生理解《如梦令》、亲近宋词。有了未来教室的硬件设施,有了STAC平台,学生在课堂上不仅实现了师生、生生互动,更是实现了人机互动,高效达成了全面合作、意向转换和“时空穿越”,从而有效地提升了语文素养,实现了语言文字感悟与运用能力的提升。

可见,未来教室与翻转课堂融合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为学生语文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营造了良好的教学环境。但作为一线教师,我更确信无疑的是,无论使用什么样的技术,我们必须知道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的教育到底是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理解力和创造性思维,还是在继续一场毫无意义的游戏?”(萨尔曼·可汗《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

猜你喜欢

双板如梦令未来
摄影作品
隐形MA与双板矫治器治疗早期骨性Ⅱ类下颌后缩错的临床疗效
如梦令
基于交互式双板教学系统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Expectation for The Future of Puritanism
探究如何着眼未来优化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电子双板应用
如梦令,长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