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定文化自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

2017-03-21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7年3期
关键词:弘扬中华中华民族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文化自信问题。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同志提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他还强调,“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高校是文化创造和传播的重镇,是坚定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前沿阵地,要将坚定文化自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教育引导大学生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坚定文化自信。从心理学角度讲,自信是发自内心的自我肯定与相信,是对自身力量的确信。文化自信,就是对本国、本民族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本国、本民族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我们之所以有文化自信,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给我们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其中講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有着穿越时空的恒久魅力。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就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大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让大学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得到滋养、获得底气。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传统文化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真正做到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化人育人。(作者:李博)

——节选自《人民日报》2016-11-18

猜你喜欢

弘扬中华中华民族
弘扬爱国精神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弘扬雷锋精神,既不左,也不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