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基层党组“职工大学” 模式创新

2017-03-21

中国集体经济 2017年8期
关键词:基层党组织实践

摘要:近年来,人力资源是企业最有价值的资本,人才队伍建设与员工素质提升更多地来源于员工培训这一福利。企业基层党组织针对近年来支部员工队伍的现状分析,在上级党组织“做优人才”战略的指导下,创新成立“车间职工大学”,倡导自主培训新理念,按照覆盖全员、注重质量、业余自学与集中统一培训相结合的原则,开展企业部门内部自主培训,为公司“十三五规划”及“做优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基层党组织;职工大学;自主培训;实践

一、职工大学的背景和意义

(一)背景

从企业环境而言,一是更好地落实公司党组“做优人才”的理念,人才的培养就是要加大自主培训力度;二是企业的高速发展,设备技术改造后,设计生产能力和工艺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升,大量新辅联设备、新技术新生产模式,对员工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技能水平、管理行为方式、个人软实力的影响提出了更高要求;三是培训是员工最大的福利,让员工在工作中加强学习,在学习中收获快乐,更好地将自身价值发挥出来,努力实现人生中的拐点;四是目前一线员工岗位技能相对单一,员工知识结构和素质参之不齐。

(二)意义

一是成立职工大学可以把基层党组织作为学校单元,开展自主管理并实现自主培训,“职工大学”师资全是技术骨干、技师、工艺员及管理人员组成,一方面可以培训基层员工;另一方面又可以锻炼自身授课能力,形成互助互学的良好局面。职工大学培训形式多化样,有教学式、有互动式、有交流式也有在机台直接授课并形成单点课,多化的培训方式也使全员培训履盖面为100%,达到成立职工大学的宗旨;二是成立职工大学,把车间变成大课堂,创新培训模式,以打造员工职业化能力为核心,以员工“岗位技能培训”(含一岗多能)和“员工素质提升培训”(质量意识、安全意识、企业文化价值观)为着力点,以“技改配套新技术、新设备深度消化”培训为重点,从有利于员工全面成长、全面发展的角度看待和安排岗位培训,履行职责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员工成长缺少什么就补什么,将职工素质教育推向了内涵式发展的快车道。三是“职工大学”以紧贴一线生产活动、寓于日常工作之中、与职工实践坚实互动的系列培训方式为主要载体,以推动职工专业成长、谋求企业持续发展为目标,对职工实行全员、常年、常态、自主、全方位培训的一项职工素质提升工程。

二、职工大学的基本原则

(一)分块培训原则

分车间级、班组级、机台和员工级等开展四级培训模式,车间主要集中师资开展“一岗多能”培训,班组主要由组长开展“一带一”的师带徒培训;机台主要以“机长上讲堂”的形式开展自主培训,员工则以OPL为小课堂开展培训。

(二)持续创新原则

每年持续的员工培训和机制创新,重点突破自主培训、培养和使用等方面的制度瓶颈,全面推进车间培训模式发展升级,使培训环境更具磁吸效应。

(三)重点突破原则

立足企业发展大局,紧扣“做优人才”的重点有计划开展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

(四)以人为本原则

充分调动员工参与自主培训的积极性,发挥师傅的作用,在培训中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立足实践锻炼人才。

三、职工大学的创新模式

员工成长机制在企业中如同一把“修剪器”,修剪掉影响“主干”成长的枝枝杆杆,使人才队伍这棵“大树”得以茁壮成长。而职工大学就是这把“修剪器”,将车间培训像一所大学一样地建章立制,让员工学中所思,思中所学;利用职工大学的平台,有针对性地对员工开展各种培训。

(一)确定职工大学机构设置及工作职责

职工大学机构设置有四层级,由车间职工大学领导小组、办公室、院系和检查组、教师和学员组成,使员工自主培训形成PDCA闭环。(如图1)

(二)确定大学的校训校规

以“忠爱好学、争先多能、岗位创优”为职工大学的校训,以车间职工培训管理制度为校规,以大学模式开展员工自主培训。

(三)建立员工教育培训体系

按院系要求分为素质教育系、高技能人才系、一岗多能系、新员工系和技能鉴定系。每个系都有相应的负责人、教学内容及教学计划。选聘车间高级技师作为“职工大学”首批受聘教师,建立员工教育培訓师资库。

(四)制定“职工大学”学习计划

分为内培和外培。车间职工大学主要针对内培进行,如分期对新进员工进行岗前培训或转岗培训;分期对青年员工进行一岗多能培训;利用业余时间对各机型在岗员工进行一次理论和技能培训;定期分批轮流到轮保组进行技能轮训;根据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计划,对车间申报鉴定人员进行培训;让丰富操作经验的老员工为广大青年员工讲授设备操作、保养、点检及过程监控等技能;加大人力投入,完善提交的单点课OPL,将其作为日常员工培训工具与方式,提高各岗位员工技能并标准化等。而外培则更多地分批选送较优秀维修工到设备制造厂家进行理论和技能培训。

(五)开展各种创新的自主培训

将车间员工分青年员工队伍、维修高技能队伍及操作团队三类开展多元化自主培训,首先是青年职工队伍技能及管理知识的培训,着重于“一岗多能”培训;其次是维修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相关知识培训,通过开展车间技术比武、“小停机”等活动,同时开展维修经验会交流,并形成单点课,实现经验共享;最后是操作团队“机台上讲台”操作工授课交流。通过开展“单点课”、“经验交流”、“师徒互学”等多种培训,由维修师傅或技术骨干对车间目前主要设备的结构、性能、操作规程、设备保障及注意事项等逐一讲解,进一步提高青年技能的维修水平,努力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面提高。

四、职工大学的成效

车间职工大学近年来在人才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比武、导师带徒、复合型技术人才培养以及参加行业内外各种竞技活动等多种方式实现自主培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 高技能人才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群星熠熠。在车间职工大学自主培训模式下,车间诞生了全国知识型职工、全国烟草行业劳动模范——技术员潘安岳;广西八桂工人之星——维修班长李高军;广西知识型职工——高级技师候振强。

2. 高级工持证上岗率、技师比例、高级技师比例得到了进一步地提升。职工大学成立以来,开展车间级培训157次,班组自主培训1362次,机台及员工培训人数10000多人次。高技能人才占技术工人总数的48%左右,并逐年提升。

3. 竞赛平台中技术能手脱颖而出。在职工大学持续培训机制鼓励下,在公司技术大比武中,车间维修及操作类员工在七个项目中获得了五个第一,四个第二,并五位选手获得了“公司技术能手”的称号。

4. 青工复合型人才日益增长。青年队伍建设中,车间“一岗多能”复合型员工由2011年的13人增加到100人,形成了一股奋发向上的学习氛围。

车间职工大学培训模式近几年不断地激发员工队伍潜能,加大员工的技能提升和学习力建设,进一步优化和更新广大员工的知识结构,全面提高员工队伍整体素质,为公司“做优人才”及“基业常青、百年企业”提供人才保障。

(作者单位:广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南宁卷烟厂)

猜你喜欢

基层党组织实践
以基层党建创新引领和推动社会治理创新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探究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