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晃侗族自治县产业分工协作研究

2017-03-21黄云

中国集体经济 2017年8期
关键词:县域经济

黄云

摘要:一直以来,新晃侗族自治县﹙以下简称新晃县﹚以农业为基础产业,但是整体发展水平较低,为了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缩小与周边地区的差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近十年来,在产业发展的道路上,新晃县做出了不同的尝试和努力,但是在侧重点的选择和产业之间分工协作方面还需完善,文章试图从两个方面入手,对新晃县产业分工协作研究作出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县域经济;农业经营方式;分工协作

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报告都有针对性地提到了县域经济的发展问题,湖南省第九次党代会、第十次党代会报告也对壮大本省的县域经济发展提出了指导性要求。2012年10月,《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决定》发布。2013年湖南省又颁发了《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展特色县域经济强县的意见》的文件,这是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依据。一是研究以政府主导的工业园区建设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方式带来的影响和作用;二是研究新晃县的农业经营体系发展的现状和趋势,选取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的角度进行探讨。通过城区、乡村两个区域,政府与市场两个主体在新晃县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变化趋势的对比研究,以期对新晃县县域经济发展的现实路径选择做出客观分析,寻找成功经验,试图破解现实困境,为完善和发展新晃县县域经济理性批判和创新探索。

一、新晃县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综合方面:通过撤乡并镇,新晃县由原来的23个乡镇缩减为11个乡镇,2015年末,全县总人口25824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3379人,农业人口224867人。全县生产总值(GDP)为494479万元,增长8.9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9697万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251990万元,增长9.4%;第三产业增加值172792万元,增长9.9%。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9851元。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14.4:51.5:34.1调整为14.1:51:34.9。2015年全县完成工业增加值234972万元,同比增长9.4%,其中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46152万元,增长10%。

二、以工业园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分析

为了加快新晃县的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在战略选择上,不约而同的做出了以工业发展优先主导的模式,主要的建设资金及发展重点都集中到了工业园区建設上来,希望吸引外来企业落户新晃,通过产业集群,形成规模优势,带动整个县域经济的发展。但是从实际效果来看,园区建设进度较慢,入驻企业较少,优质企业不多,贡献税收少,带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作用有限,同时还带来了一些矛盾和问题,如征地拆迁与村民的矛盾、园区建设与村民生活用电的矛盾、企业污染土地、河流等问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必须要进行反思,由政府主导的工业发展优先这条道路对吗?2015年在规模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中,全年发电量11964.19万千瓦小时;水泥20.54万吨,下降40%;牛肉休闲食品1702吨,增长9.8%;植物油6585吨,增长25.2%;复合肥22.72万吨,增长2.8%;铁合金11.71万吨,增长15%;机制纸及纸板2.60万吨,增长10.8%;生产蓄电池8.76万只,增长9.5%。除了牛肉、植物油等与农业有关外,其他如水泥、铁合金、机制纸及纸板、蓄电池等都属于技术含量低、污染比较大的产业,继续大投入建园区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模式值得深入反思。

三、具有特色的农业经营方式的发展

通过实地研究,在新形势下,可以看到很多人在尝试,并且有的已经取得了成功,选择在不同农业经营方式上去突破,有力地推动了新晃县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构建,在县域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这不是强制命令式的,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是符合理性人假设的,也就是逐利性;从社会学角度来说,也符合社会人假设,即行为受社会规范的约束。这就使得这种尝试具有了可持续性。

(一)家庭经营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对于创新农业经营方式,提到主要还是发展家庭经营,这也符合历史习惯,也客观反映了本土的因素影响。对于新晃来说,多山的地貌也决定了家庭经营应该作为农业经营的主要方式。一种是大面积种粮。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农村目前呈现“空心化”的趋势,青壮年劳力少,候鸟式流动明显,从事传统农业的人数越来越少,这也催生了产粮大户。田地的抛荒,给愿意种粮的人提供了机会,他们租下别人不种的土地,大面积种粮。一种是经济种植,如根据自身优势,发展各类种植,如城郊沙湾村的花卉种植,洞坪乡田坪村的苗木种植等,都是家庭个人经营的。一种是选择农家乐等休闲饮食业,如大湾罗乡的鸿祥山庄、石马溪的休闲山庄、新村的武芳山庄等,吸引了很多人去消费,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一种是经济养殖,如黄雷乡大田水库的网箱养鱼、林冲乡大堡村的养牛、鱼市镇前锋村的孔雀养殖等。

家庭经营的启示:家庭经营的关键在于选择的项目,项目能够有效实施又在于高素质的人,所以提高劳动力综合素质成为重中之重,这是家庭责任,同时政府也应承担起提供劳动技能培训的责任。

(二)合作经营

笔者主要调研了兴隆镇禾排村的高山葡萄种植基地。最开始在扶贫队的支持下,几个农户加入到高山葡萄种植中来,租用了村里的集体山林,但是个人单打独斗,带来的种植效益不高,于是农户自发联合起来,成立了合作社,把种植连成片,大家分工合作,人手不够就请人,专人种植、专人护理,请专家防治虫病,统一采摘销售,逐渐形成了规模。合作社不满于现状,又多方争取,获得农业、国土等部门的项目支持,种植面积扩大到近千亩,同时还加强了宣传,打出了品牌,推出“禾排高山有机葡萄”,有专车销售,送货上门,也可到葡萄园采摘,确保新鲜度,受到消费者的喜欢。

合作经营的启示:政府在其中应该可以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如在信息提供、政策倾斜、销售渠道方面都可以为合作社提供有力支持,另外在技术指导、质量监管方面同样可以提供优质服务。

(三)企业经营

在这方面,新晃縣也有成功案例。新晃县的肉牛产业一直具有传统优势,特别是以2009年6月新晃黄牛肉被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为标志,新晃县以畜禽肉产品,特别是新晃黄牛产业为突破口,依托资源优势,确立了肉牛产业发展思路,全力打造“三湘黄牛第一县”,把新晃黄牛产业作为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来抓,大力推进产业化建设,新晃黄牛产业得到较快发展,确立了在农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2013年,新晃嘉信食品有限公司、新晃老蔡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新晃永益牧业有限责任公司三家企业总销售量分别为1200吨、1600吨、400吨,销售额分别达到1.008亿元、1.11亿元、4000万元,形成了比较大的规模,建立起了良好的品牌。通过各级政府与部门的共同努力,2014年,嘉信、老蔡、永益牧业又三家企业荣获了《湖南省农业厅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证书》,三家企业两证的获得,这是我县无公害畜禽肉产品发展的标志性事件,提升了我县畜禽肉产品质量档次,同时对我县畜禽水产品规模养殖场标准化建设,培育打造全省乃至全国的无公害畜禽肉产品品牌起到了强劲的推动作用,为新晃黄牛产业这个品牌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企业经营的启示:目前,新晃县在发展黄牛产业方面形成了两个成功经验,一是“公司+基地+农户”的肉牛养殖模式。嘉信、老蔡、永益牧业、小肥牛等几家比较大的肉牛加工企业主要通过这种模式,不断发展自己的养殖基地,吸引更多的养殖户加入产业环节,带动了新晃整个肉牛产业的稳步增长;二是大力鼓励发展能繁母牛养殖的农户个人养殖模式。通过黄牛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农民收入的大幅提高。

四、产业分工协作的探讨

依靠产业兴县是推动新晃县域经济发展的终极目标,在目前阶段,产业分布还不太合理,产业之间的协作还处于较低水平,寻求持之有效的产业分工协作模式是当务之急。

(一)加强区域之间的协作

与新晃毗邻的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大龙镇,建有贵州省的省级经济开发区——大龙经济开发区,与新晃的省级工业集中区一路之隔,在近两年来,提出了“大(大龙)新(新晃)经济协作区”的发展模式,但在具体操作实施过程中,还面临诸多问题,如不同省之间的政策差异,产业同质化,配套设施建设滞后等。而大龙经济开发区与其石阡的合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对大新经济协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石阡县系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区,是国家新阶段扶贫开发重点县,也是贵州省重点生态区。石阡资源丰富,但由于受交通、区位、市场、要素等资源制约,大型机械运不进来,成批量的产品也运不出去,引进企业较为困难,工业发展缓慢,工业“短腿”现象十分突出。长期以来受制于交通、工业短腿的现状在短期内难以有较大改变。在这种背景下,石阡县结合自身实际,决定跳出石阡发展工业、跳出石阡发展石阡,以此克服交通条件落后、工业基础薄弱等劣势,寻找工业发展的新平台,探索撬动跨越发展的新支点。2012年8月24日,石阡县政府与大龙经济开发区本着“互利互惠、优势互补、联合发展、共同繁荣”的目的,签订了工业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大龙经济开发区规划10平方公里的土地,建设大龙经济开发区石阡产业园。大龙开发区石阡产业园这种“飞地经济”模式得以产生,并开始了实质性的运作。到“十三五”期末,预计实现累计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00亿元,累计建成标准化厂房100万平方米,招商引资250亿元,工业总产值达100亿元以上,规模以上企业达25户以上,其中,实现产值超5000万元的企业达15户以上,超5亿元的企业达10户以上。新晃工业集中区的建设,因更多的与大龙形成产业差异、互补,政策共享,降低成本,共同开发,这需要政府层面更广更深合作。

(二)推进产业的深化、细化

新晃的肉牛产业加工、冰片生产、侗藏红米种植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在可持续、扩大规模,进一步深加工方面还有许多要完善的地方。以肉牛产业为例,目前制约进一步发展的因素主要在于牛源,由于市场的需求比较大,而产品生产受制于原料,规模难于扩大,目前加工的牛源一是来源于本地养殖场及散户,二是通过采购外地牛源。采购外地牛源面临价格波动、疫病防控难等现实问题,要解决牛源少的问题,根本还是解决本地养殖规模,扩大规模化养殖,加大肉牛补贴,提高散户养殖规模和积极性,是下一步政策制定应更多考虑的方面。

总之,县域经济的发展涉及面广,要协调不同产业的推进方式,合理布局,协调发展,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要探索出符合本地的产业分工协作模式的道路艰难曲折。随着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相信新晃能够自己走出一条合理有效的发展之路,不仅仅是建成小康社会,更是为长久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R].2013.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R].2012.

[3]高洪深.区域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R].2014.

[5]何灵.加快农业经营方式转变路径选择[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12).

[6]邵明伟.中国农业经营方式研究述评[J].改革与战略,2011(05).

(作者单位:中共新晃县委党校)

猜你喜欢

县域经济
郑州市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分析
县域经济发展分析
外向型县域经济的跨境电商模式研究
“营改增”全面实施后对进贤县地税收入的影响
新常态下县域经济发展问题与对策
京津冀协同发展模式下河北省县域经济产业集群问题研究
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评价研究
浅议县域经济在招商引资中面临挑战和机遇之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