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饮食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2017-03-18陶静

科学与财富 2017年4期
关键词:糖化饮食血糖

摘 要:目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效果研究。方法:选取本院自2015年2月~2016年2月间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60),观察组采用综合干预护理进行研究,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进行研究,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随访1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体质质量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出院1月,上述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饮食干预护理对于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指标具有十分明显的效果,值得临床的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综合饮食护理;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其生活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据统计糖尿病、新血管疾病以及肿瘤等均已经成为人类健康威胁最严重的疾病[1]。据流行学疾病统计,我国的糖尿病人口逐年上升且到2011年全国的发病率已经达到了12%。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终身疾病,必须引起人们重视,必须加强自我管理,积极学习相关的疾病预防知识。目前,糖尿病治疗多为饮食治疗,通过控制饮食让患者体内代谢逐渐平衡,改善传统油腻饮食方式,为预防糖尿病提供重要保障。当前,常规的传统糖尿病的治疗预防,依然以知识宣教、固定食谱为主,但是这种方式进行护理并不一定全部有效[2]。那么近年来推出的综合饮食干预护理,对于2型糖尿患者临床治疗产生了重要影响。选取本院自2015年2月~2016年2月间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比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从2015年2月~2016年2月间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0例患者,男33例,女27例,年龄在44~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9±9.6)岁,病程为2~10年,平均年限为(6.5±1.2)年;观察组60例患者,男32例,女28例,年龄在43~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9.2±9.7)岁,病程为1~11年,平均年限为(6.6±1.3)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纳入方法:①经WHO糖尿病诊断标准诊断,确诊为糖尿病;②患者意识清楚,无意识障碍;③患者均属于自愿参与调查,签署知情同意书;④患者年龄>40岁;

排除方法:①患者未经确诊为糖尿病;排除调查;②患者有意识障碍或者有精神类疾病者,排除调查;③患者年龄小于40岁,排除调查;

1.2 方法

常规护理:(1)生命体征观察。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监测患者的血压、血糖值是否出现异常。另外还要注意观察患者意识,针对意识不清醒者注意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若患者出现癫痛给予安定注射;(2)生活干预。调整患者体位,保持长期卧床休息者,注意防止尿潴留,一段时间后鼓励患者起床锻炼康复;(3)药物护理。观察患者血征现象,随时控制血压,适当可以给与患者降血糖、降血压药物,维持患者体内平衡。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干预护理,其护理方法:(1)饮食干预控制。对患者进行饮食结构调整,由于患者会长期卧床,在饮食中应该多加入一些纤维含量较高的食物,令患者血糖值缓慢恢复正常;(2)心理干预。一些2型老年糖尿病患者存在着消极治疗情绪,情绪状态不稳,容易放弃治疗,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应该主动加强与患者交流,鼓励患者建立起治愈疾病的信心,促进治疗依从性;(3)健康宣教。给予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宣教,为患者讲解健康治疗知识,在生活中饮食注意事项、基本锻炼恢复技能等相關知识,让患者学会自己锻炼康复。

1.3 观察指标

观察内容主要在随访患者1月和12月阶段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体质质量指数。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的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2 结果

经过随访,观察组患者1月份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体质质量指数分别为:(8.8±2.22)mmol/L、(11.45±3.12)mmol/L、(7.23±1.46)%、(24.12±2.66)kg/m3;对照组患者1月份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体质质量指数分别为:(8.6±2.21)mmol/L、(11.47±3.13)mmol/L、(7.45±1.47)%、(25.11±2.54)kg/m3。两组患者在1月份指标评价显示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

随访12月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体质质量指数分别为:(6.14±1.54)mmol/L、(6.56±1.84)mmol/L、(6.31±0.86)%、(23.05±2.57)kg/m3;对照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体质质量指数分别为:(7.45±1.72)mmol/L、(8.78±1.91)mmol/L、(7.12±0.98)%、(24.55±2.32)kg/m3。观察组随访12月之后,患者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一般来讲,糖尿病患者的病程相对较长,其主要表现为新陈代谢紊乱。糖尿病患者的初期症状表现不明显,很容易被人们所忽视,经过长时间的日常生活不规范,导致患者血糖升高或者形成糖尿病[3,4]。因此,2型糖尿病患者在常规的治疗时往往通过药物辅助或者加强辅助生活治疗。饮食治疗糖尿病已经逐渐成为当前一种比较流行的方式,通过改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方式,积极控制患者饮食,降低血糖,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体征[5]。

从本院研究结果来看,采取了综合饮食护理干预,虽然在患者出院1个月进行各项指标比较差异不明显,但是经过12月的随访之后,综合饮食干预护理则可以更好保持患者血糖平衡。

综上所述,综合饮食干预护理对于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指标具有十分明显的效果,值得临床的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冯小丽. 整体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合并肾病尿毒症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J]. 河南医学研究,2016,(12):1-2.

[2]宫静. 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研究[J]. 糖尿病新世界,2016,(13):189-190.

[3]李晓楠. 综合护理干预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效果[J]. 当代护士(中旬刊),2016,(07):16-17.

[4]邵吉红,吴益群,张佩翡. 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老年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评价[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5,(23):3771-3774.

[5]贡浩凌,戴莉敏,刘媛,方英,侯宝霞. 医院-社区-家庭护理干预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的效果[J]. 中华护理杂志,2014,(04):399-403.

作者简介:

陶静 (1981.10),女,汉族,安徽长丰人,本科,

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研究方向:糖尿病知识。

猜你喜欢

糖化饮食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春节饮食有“三要”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何为清淡饮食
新型糖化醪过滤工艺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猪的血糖与健康
健康饮食
甜酒曲发酵制备花生粕糖化液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