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业银行理财资金投资风险及控制措施探究

2017-03-18张赛

科学与财富 2017年4期
关键词:风险控制商业银行

张赛

摘 要:在国内实体经济投资风险上升、投资收益率下降、金融市场与宏观经济运行有所背离的大环境下,商业银行理财资金投资面临的风险日益增加。本文在对目前理财资金投資市场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揭示理财资金投资所要面临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商业银行应进一步贯彻落实监管要求,强化理财投资风险管理,防范风险事件发生。

关键词:商业银行;理财投资;风险控制

一、商业银行理财资金投资现状

在竞争压力、行业监管及市场需求的驱动下,商业银行理财资金投资范围不断扩大,覆盖了货币、债券、股票、衍生品等多个市场,较大程度上满足了广大客户的理财需求。根据wind披露的数据,商业银行理财资金投资的基础资产中债券、货币市场工具等安全性较高的资产占比达到一半以上,这与商业银行理财资金投资追求较高的安全性有关。

受我国宏观政策影响,债券和货币市场理论上仍存在收益率下行空间,但空间严重受限,利率债长期配置绝对收益维持低位,不过交易配置存在一定机会;信用债券利差走势分化说明信用溢价已逐步在信用债市场价格中反映,可适当配置短久期、高评级债券;理财产品刚性兑付仍难打破,负债端成本下降速度或继续低于资产端收益下降速度,在前期缺乏长久期、高收益资产储备的情况下,理财业务面临的信用和期限错配风险将进一步上升。

从投资标的的角度看,传统理财资金投资范围包括:一是债券类资产,包括但不限于在交易所、银行间上市交易的国债、中央银行票据、企业债券、公司债券(含交易所非公开公司债)、各类金融债(含次级债券、次级债务、混合资本债)、可转换债券(含分离交易可转债、可交换债)、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注册发行的各类债务融资工具(如超短期融资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集合票据、非公开定向融资工具等)、资产证券化产品(资产支持证券、资产支持票据、券商收益凭证等)、债券正回购等;二是货币市场工具,包括但不限于现金、银行存款、大额可转让存单(CD)、债券逆回购等;三是各类特殊目的载体,包括但不限于各类信托计划、公募基金公司专户产品、公募基金子公司的专户、各种专项资管计划、券商资管计划等。

从投资模式的角度看,除主动投资模式之外,商业银行委外投资模式占比较高,因为近年来理财资金规模加速增长,很多中小型商业银行自身投资团队成长度无法匹配,投资能力明显不足,再加上受资产荒影响,信用风险暴露叠加,获取优质资产的能力有限,此种状况下,商业银行优选投资业界较为优秀的非银机构作为理财投资业务的管理人或投资顾问,借助外脑提升理财投资水平,但迫于MPA考核和去杠杆压力,委外规模增长幅度会得到抑制。

二、商业银行理财资金投资面临的风险

经历资产荒后,资产端资产配置和资金运作压力加大,资产投资操作难度上升,杠杆水平偏好易被放大,在操作过程中,存在资产端久期和负债端久期错配不合理的情况,再加上债市违约事件发生的频率明显加快,发生违约的发行人及涉及债券大量增加,且违约主体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辨识难度加大,可见商业银行理财资金投资主要面临的风险主要有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

(一)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1]是指因市场价格(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和商品价格)的不利变动而使银行表内和表外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市场风险可以分为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包括黄金)、股票价格风险和商品价格风险,分别是指由于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和商品价格的不利变动所带来的风险。

从生产端的疲弱和需求端的低迷来看,国内经济增速将继续温和下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隐含政府让市场自动出清的倾向,但稳增长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仍将延续,市场出清速度和方式仍不明朗,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事件的频发可能使得市场充斥着悲观情绪,也使市场对经济的预期出现较大波动和偏差。从实体经济到虚拟经济,从债券市场到股票市场,从信贷资产到非标准化资产,资产的配置和腾挪将成为影响宏观经济和金融稳定的重要因素,商业银行面临的市场风险将显著上升,再加上利润考核的压力,做好市场风险管理是一项极为严峻的挑战。

(二)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2]是指商业银行虽然有清偿能力,但无法及时获得充足资金或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以应对资产增长或支付到期债务的风险。流动性风险如不能有效控制,将有可能损害商业银行的清偿能力。流动性风险可以分为融资流动性风险和市场流动性风险。

纵观全球经济,在国际方面,预计美国加息周期的启动和地缘政治的不稳定会导致美元延续强势,新兴市场在强势美元和大宗商品需求低迷的双重作用下,汇率和资本项目将极度不稳定,人民币相对美元仍将贬值,外汇占款延续下降趋势,资金和资本的流出与央行货币政策的对冲,容易引起国内流动性市场的局部不均衡;在国内方面,预计要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注重抑制资产泡沫和防范经济金融风险”的政策仍会继续,采用偏紧的宏观审慎政策予以配合,防止资金“脱实向虚”,使货币政策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从而更顺利地实现“稳增长”的政策目标。

外汇占款下降、实体信贷需求低迷,经济形势倒逼金融改革加速或对原有的金融体系产生冲击,以致冲击全市场的整体流动性,2017年国内市场流动性或将起伏不定。如果政策监管再加大去杠杆力度,市场流动性会受到更大冲击,而且,若商业银行理财投资资产端价格无法满足负债端需求,那么在理财产品到期续接方面就显得余地不足,很可能造成流动性风险。

(三)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是指融资方因种种原因不愿意或无能力履行合同条件而构成违约,致使投资方遭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从国际经济环境来看,美国新总统特朗普上台将会出台经济刺激方案,同时,伴随着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美联储将来继续加息的可能性很大,由此可见,全球市场利率继续上行是大概率事件,在美元利率上升的驱动下,国内市场利率也有所上升。目前,国内市场“去杠杆”正进行的如火如荼,资金市场流动性已经出现偏紧,金融机构体会的尤其深刻。为了避免资本外流失控,国内加息的呼声正逐渐高涨,一旦央行启动加息政策,国内企业所处环境将会明显恶化,不仅融资的成本上升,而且融资的难度加大,一批资质不高的企业将会顶不住压力而暴露信用风险。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信用违约事件就频繁爆发,商业银行应高度重视信用违约风险,投资风险偏好不宜过高。

三、商业银行理财资金投资风险控制措施

(一)强化投前审核准入

1、内控管理

制定相關制度办法对理财资金投资的投资范围、投资流程、合作机构的选择标准进行梳理,建立逐级授权、逐级审批制度,设立评审团对理财投资标的准入、各类理财资金投资事项进行评价和审议,为有权审批人决策提供支持。严审合同文本,规范合作机构的投资行为,避免理财资金投资受到外部机构的道德风险、关联交易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负面影响。业务操作实行双人复核制,按照权限和业务流程开展工作。

2、合作机构选择管理

在充分认识、分析各类机构资质的基础上,审慎稳健地选择理财资金投资合作机构,从公司治理、风险防控、资产管理规模、业务范围、关键财务指标、主营业务创利情况,以及公司在行业中地位、市场份额、经营前景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建立严格的名单准入制度。在选择的过程中,还要着重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管理经验较为丰富,投研团队较为强大,投资能力相对较高;二是对自身的声誉风险较为关注,如果出现债券违约等极端情况,其应急管理能力相对较强;三是投行业务相对较强,可以承销到一些优质券源。

3、投资标的规范管理

投资单一资产时,对资产准入门槛做出规定,建立资产储备库,入库前需经过评审团评级及评审,并根据资产种类、资质等设置差异化的审批流程,未入库的资产不得买入。对于产能过剩行业,规避其中资质相对较弱的发行人,选取信用评价较好的数家龙头企业,并对其投资设置相关风险限额。

投资特殊目的载体时,要对其投资范围、投资比例、杠杆率、久期进行严格限定,根据商业银行本身的经营策略、发展战略、资本实力和管理能力,审慎研发理财产品、谨慎选择投资标的,明确每个理财产品所能承受的风险程度,建立清晰、全面的风险管理权限体系,并严格按照分级审核批准制度进行业务操作。

(二)着力做好投后监督

1、重视投资行为监控

持续做好估值盈亏、价格波动、信用风险等跟踪工作,定期独立制作或要求合作机构定期发送理财资金投资的资产明细,包括但不限于资产类别、资产评级等,可利用外部机构创建的资产组合管理系统,跟踪交易指令,理清交易明细,主动加强存续期风险管理,确保对每笔投资都能做到心中有数。

2、及时调整投资策略

密切关注金融市场变化、利率政策调整、经济数据和其他经济事件等,加强与合作机构紧密合作,积极探讨和共同研究最新的宏观经济、央行动态、利率走势和市场价格,通过分析同业数据,追踪各主要商业银行产品发行收益情况,建立有效数据库,每日进行数据分析和加工,并拟合成收益连续走势图,以更好的服务于产品定价工作,坚持 “流动性优先原则”、“产品久期与收益平衡原则”,加强排期管理,确定合理定价。对于可能出现的对投资组合流动性造成影响的事件和因素及时做出判断、并且根据客户申赎情况和市场价格变化及时调整资产端和负债端久期,确保投资组合的流动性。

3、关注投资集中度

首先,对于合作机构来说,以其综合实力和资管产品的风险评级为标准,合理分配投资额度,为提升合作机构的竞争意识,可在合作机构间建立赛马机制,按收益率进行排名,每年对投资额度进行调整,适当增加收益率较高、风控较好合作机构的管理规模,控制业绩较差合作机构的管理规模或者直接淘汰。其次,对于资产投资比例来说,对单一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单一资产占其发行总量的比例等方面进行限定,例如投资于单只债券的比例不得超过该债券发行规模的20%,投资于非高信用级别和非高流动性的资产不得超过资产总规模的40%等,防止过度集中,达到风险分散的目的。

4、做好信用风险跟踪

定期跟踪投资资产的负面信息,对相关评级进行自测自评,或者引入第三方信用评级机构,为商业银行投资的信用债券提供信用风险管理服务,对存量信用债券进行逐一排查,及时提示信用风险,根据排查报告,信用分析团队和投资团队即时启动分析及调查工作,及时调整仓位,若有需要,可安排现场调研。

(三)提高风险应对能力

制定风险事件应急管理办法,明确分工,加强预警和监测,增强应急处理能力,保证发现、报告、控制等环节紧密衔接,一旦出现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启动预案,及时处置。

四、结语

金融市场变化莫测,业务结构环环相扣,商业银行在运用理财资金进行投资时,应时刻谨记规范操作,防止交叉性风险传染的发生,提高防范风险的意识和水平,加强日常监控,发现风险隐患时,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与控制措施。

参考文献:

[1]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指引[EB/OL].http://www.cbrc.gov.cn/chinese/home/docView/1123.html

[2]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EB/OL].http://www.cbrc.gov.cn/chinese/home/docView/20091029E32AF284B0083042FFC2404B565CDE00.html

[3] 梁永茂.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福建质量管理,2015(10)

猜你喜欢

风险控制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试析基于现代风险导向的互联网金融审计
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信息化的探讨
论增强企业经营管理的风险意识
医院财务管理风险及改进措施分析
国有商业银行金融风险防范策略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经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