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变压器故障分析中色谱分析技术的应用

2017-03-18宋宏雷丁新勇

科学与财富 2017年4期
关键词:运用

宋宏雷+丁新勇

摘 要:气相色谱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项新技术,能够对运行中的变压器进行实时监测,通过采集变压器箱体内的少量油样,分析油中气体的组分及其含量,就可以判断变压器是否存在故障、故障的性质以及故障的大致部位。

关键词:变压器故障 气相色谱技术 运用

变压器是供配电系统中的核心设备,我集团供配电系统中,共有油浸式变压器50多台,有110KV主变压器、6KV高压电机变压器、400V变压器以及特殊用于静电除尘的高压变压器。这些设备一旦出现故障,将对生产产生停电面大、周期长的严重影响。及时了解油浸变压器内部运行情况并发现故障苗头,对保证变压器安全、可靠、优质运行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油浸式变压器,线圈和铁蕊全部浸没在变压器油中,无法通过肉眼及直接测量来判断变压器的故障隐患,必须采用一定的技术方法来了解变压器的运行状况。气相色谱技术的运用充分解决了这一难题。

一、气相色谱法的原理

气相色谱法的一般流程主要包括三部分:载气系统、色谱柱和检测器。当载气携带着不同物质的混合样品通过色谱柱时,气相中的物质一部分就要溶解或吸附到固定相内,随着固定相中物质分子的增加,从固定相挥发到气相中的试样物质分子也逐渐增加,也就是说,试样中各物质分子在两相中进行分配,最后达到平衡。这种物质在两相之间发生的溶解和挥发的过程,称分配过程。分配达到平衡时,物质在两相中的浓度比称分配系数,也叫平衡常数,以K表示,K=物质在固定相中的浓度/物质在流动相中的浓度,在恒定的温度下,分配系数K是个常数。

由此可见,气相色谱的分离原理是利用不同物质在两相间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当两相作相对运动时,试样的各组分就在两相中经反复多次地分配,使得原来分配系数只有微小差别的各组分产生很大的分离效果,从而将各组分分离开来。然后再进入检测器对各组分进行鉴定。

二、变压器的故障产生的气体及故障类型

(一)变压器绝缘材料产生的气体组分

油和固体绝缘材料在电或热的作用下分解产生的各种气体中,对判断故障有价值的气体有甲烷、乙烷、乙烯、乙炔、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正常运行的老化过程产生的气体主要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油纸绝缘存在局部放电时,油裂解产生的气体主要是氢和甲烷。在故障温度高于正常运行温度不多时,产生的气体主要是甲烷。随着故障温度的升高,乙烯和乙烷逐渐成为主要特征。在温度高于1 000℃时,例如在电弧弧道温度(3 000℃以上)的作用下,油裂解产生和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乙炔。如果故障涉及到固体绝缘材料时,会产生较多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绝缘油和绝缘材料在不同温度和能量作用下主要产生的气体组分,归纳如下:

1)在140℃以下时有蒸发汽化和较缓慢的氧化。

2)绝缘油在140℃到500℃时油分解主要产生烷类气体,其中主要是甲烷和乙烷,随温度的升高(500℃以上)油分解急剧地增加,其中烯烃和氢增加较快,乙烯尤为显著,而温度(约800℃左右)更高时,还会产生乙炔气体。

3)油中存在电弧时(温度超过1 000℃,使油裂解的气体大部分是乙炔和氢气,并有一定的甲烷和乙烯等。

4)设备在运行中,由于负荷变化所引起的热胀和冷缩,用泵循環油所引起的湍流,以及铁芯的磁滞伸缩效应所引起的机械振动等,都会导致形成空穴和油释放溶解气体。如果产生的气泡集在设备绝缘结构的高电压应力区域内,在较高电场下会引起气隙放电(一般称为局部放电),而放电本身又能进一步引起油的分解和附近的固体绝缘材料的分解,而产生气体,这些气体在电应力作用下会更有利于放电产生气体。这种放电使油分解产生的气体主要是氢和少量甲烷气体。

5)固体绝缘材料,在较低温度(140℃以下)长期加热时,将逐渐地老化变质产生气体,其中主要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且后者是主要成分。

6)固体绝缘材料在高于200℃作用下,除产生碳的氧化物之外,还分解有氢、烃类气体,温度不同,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比值有所不同,这一比值在低温时小而高温时大。

7)铁钢等金属材料起催化作用,水与铁反应产生氢气。此外,奥氏不锈钢材能储藏氢,与绝缘油接触释放出来溶解于油中。

(二)变压器等充油设备内部发生故障的部位

了解变压器内部可能发生的故障类型,对气相色谱分析结果定论时有很大的帮助,变压器等充油设备内部发生故障的部位主要归纳为:

1)过热故障发生的部位

①过热性故障在变压器内常发生的部位主要为:载流导线和接头不良引起的过热故障。如分接开关动静触头接触不良、引线接头虚焊、线圈股间短路、引线过长或包扎绝缘损伤引起导体间相接产生环流发热,超负荷运行发热、线圈绝缘膨胀、油道堵塞而引起的散热不良等。另一种是磁路故障,如铁芯多点接地、铁芯片间短路、铁芯与穿芯螺钉短路、漏磁引起的油箱、夹件、压环等局部过热。

②过热性故障占少油设备(互感器和电容套管)故障比例较少,发生的部位主要为:电流互感器的一次引线紧固螺母松动,分流比抽头紧固螺母松动等;电容套管的穿缆线鼻与引线接头焊接不良,导管与将军帽等连接螺母配合不当等。

2)放电故障发生的部位

①高能量放电(电弧放电)在变压器、套管、互感器内均有发生。引起电弧放电故障原因通常是线圈匝层间绝缘击穿,过电压引起内部闪络,引线断裂引起的闪弧,分接开关飞弧和电容屏击穿等。这种故障气体产生剧烈、产气量大,故障气体往往来不及溶解于油而聚集到气体继电器引起瓦斯动作。

②低能量放电一般是火花放电,是一种间歇性的放电故障,在变压器、互感器、套管中均有发生。不同电位的导体与导体、绝缘体与绝缘体之间以及不固定电位的悬浮体,在电场极不均匀或畸变以及感应电位下,都可能引起火花放电。

③局部放电是指油和固体绝缘中的气泡和尖端,因耐压强度低,电场集中发生的局部放电。这种放电不断蔓延与发展,会引起绝缘的损伤(碳化痕迹或穿孔)。如电流互感器和电容套管的电容芯绕包工艺不良或真空干燥工艺不良等,都会造成局部放电。

三、诊断变压器等充油设备内部的潜伏性故障

在诊断变压器等充油设备内部的潜伏性故障时,应综合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做到准确判断变压器的故障类型及故障的大致部位:

(一)故障下产气的累计性

充油电气设备的潜伏性故障所产生的可燃性气体大部分会溶解于油。随着故障的持续,这些气体在油中不断积累,直至饱和甚至析出气泡。因此,油中故障气体的含量及其累计程度是诊断故障的存在与发展情况的一个依据。

(二)故障下产气的速率

正常情况下充油电气设备在热和电场的作用下也会老化分解出少量的可燃性气体,但产气速率很缓慢。当设备内部存在故障时,就会加快这些气体的产气速率。因此,故障气体的产气速率,也是诊断故障的存在与发展程度的另一个依据。

(三)故障下产气的特征性

变压器内部在不同故障下产生的气体有不同的特征。例如局部放电时总会有氢;较高温度的过热时总会有乙烯;而电弧放电时也总会有乙炔。因此,故障下产气的特征性是诊断故障性质的又一个依据。

四、总结

综上所述,利用气相色谱分析变压器油的气体组分及其含量,能够使技术人员充分掌握并监测变压器的运行状态,能够提前知道变压器内部是否存在潜伏性故障,即在变压器运行中(不停电、不吊芯的情况下),通过常规检测及色谱分析就可以把变压器内有无故障、有什么样性质的故障诊断出来,这对于变压器的维护保养起到关键性的指导作用,从而更好地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猜你喜欢

运用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企业管理中社会网络的运用及相关问题阐述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