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外停车场规划研究现状分析

2017-03-18宋汝玫

科学与财富 2017年4期
关键词:国外停车场规划

宋汝玫

摘 要:城市停车问题依然日益突出,处理好停车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加快规划停车设施的建设,加强系统性的停车政策法规体系的实施,是今后许多城市从根本上解决停车问题的关键所在,也对全面改善城市静态交通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国外 停车场 规划 研究

1.国内研究现状

关于停车场建设和管理的全国性规定只有1988 年由公安部、建设部颁布的《停车场建设和管理暂行规定》及《停车场规划设计规则》,很显然不符合目前的实际情况。目前许多省市都制订了地方性的规定,对停车场的规划提出了规定,但由于没有相对统一的标准及指导性要求,各地的标准差异较大。由于各城市对停车场的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布局不合理,造成以下问题:没有形成间隔一定路段就设置有一个停车场的规划,特别是在路边很少设置有社会性的小型停车场;一些较大型商场虽设有停车场,但没有明显的停车标志,不能有效引导车主入内停车;有些停车点停车后步行距离过远,致使车主不愿停车。此外,多数旧的住宅区没有增加停车泊位,新建大厦和住宅区也没有设立停车泊位配建标准;一些大型建筑物内的地下停车场被侵占它用,等等。

停车设施的规划、建设、管理与经营涉及规划、城建、公安、交运、工商等多个部门,由于缺乏统一的协调机构和相对完备的法规体系,造成停车设施在选址、规模、收费等方面的诸多不合理性: 一是停车设施建设与城市开发相脱节。在城市开发中,停车设施用地常常无法得到保证,公共停车场建设只能见缝插针,布局很不均衡,导致部分路外公共停车场服务半径过大,停车不便;二是路内、路外停车设施的规划管理相脱节。路边停车带的设置较少考虑周围地区路外车位的供给状况,未能与路外停车场的布局相结合;三是路内、外停车价格倒挂。目前路内停车场无偿占用道路这一公共资源,建设成本和日常经营成本低,因未计入社会成本,收费相应便宜,而路外停车场的初期建设成本大,收费一般远高于路内停车场的标准。路内、外停车场的非公平竞争,直接导致路外停车场的低停放率现象,无法有效发挥其社会效益。

2.国外研究现状

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新加坡等国由于经济水平发展早,小汽车的停车问题很早就成为各国的普遍问题。从发达国家的停车规划和布局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来看,基本都是从被动的增加停车位来满足停车需求的增加,逐渐发展到以停车需求控制用地,以停车位的供给来控制交通量,即从被动建设转变为主动引导。并且结合交通结构的调整,合理布局停车场和提高已有停车场的利用率相结合。在长期的规划、建设、管理实践中,各国积累的许多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1)美国——从严格的停車位配建到车位供给的管理

早期,美国一些州为了确保停车场建设,实行了投入-利益分担制,要求新建停车场服务范围内的开发商负担一部分停车场建设费用,通常按均一费率或受益率向开发商征收,以此来促进地区的停车场建设。在加州的帕罗阿尔特市规定,如果在停车场服务范围内的开发商没有满足配建停车场的标准的停车场,则根据建筑物的面积负担每13 ㎡一个车位的建设费用。上世纪70 年代末,政府开始转向控制和管理停车场,提出征收就业地点停车税的方案,实施包括停车管理在内的“智能”增长战略,以减少交通拥挤,增加公交出行量。在这些政策的规范下,美国目前的停车场布局呈现的是随城市布局均匀而合理地分布,只要有大量吸引人流的建筑的地方就有配建的停车场,在城市的中心地区一般以大型停车楼为主,而在城市边缘一般以地面停车场为主,而且停车场的容量和规模都略超过现状停车需求。

(2)英国——以保证中心地区交通为目标合理规划停车场

英国伦敦是欧洲大城市中交通问题最严重的城市之一,为了解决伦敦的交通问题,伦敦市在最中心的约10000 公顷的内伦敦停车地区(The Inner London Parking Area,简称为ILPA)控制路旁停车,实施路上停车管制。从2003 年5 月12 日起,6:00-20:00 进入ILPA 地区的车辆将被征收通行费。同时,在居民集聚的地段特别为居住区设置了特别停车区域,以极低的使用费提供给当地居民。为了限制太多的停车场,限制在建筑物内设过多专用停车场,新建办公楼406的专用停车场设置了限度,办公楼与商店的配建停车场设置了上限,并动员私有停车场的所有者将其停车场向公共开放。ILPA 区内严格控制停车场规模,以供给车位的数量来控制进入该地区的车辆。目前,伦敦的停车场布置十分清晰,ILPA 边缘地区环绕着大量大型停车场,而在ILPA 区域内则均匀分布着许多停车场。

(3)德国——与城市交通结构调整相适应的停车场布局

德国在经历了爆炸式的停车需求增长后,许多的城市都采用了限制私人汽车交通,保障公共交通和行人优先的策略,由此来调整城市的交通结构。而停车场的布局则紧密结合调整需要,合理地进行规划。科恩市在城市中心采取了人车分离的措施,在中心区周边地区规划停车场,进入中心地区的车辆停放到这些停车场,然后步行进入中心地区,实行边缘停车的策略。汉堡市通过建设高速铁路网,设置郊外P&R(Parking and Ride)停车场,提高换乘的便利性,来限制市区内的停车。P&R 停车场采用统一收费价格,并在停车场附近建设了购物中心等服务设施。亚琛市通过停车场诱导系统,利用交叉口和道路上的信息系统,实时发布各停车场信息,引导车辆合理利用停车场,提高停车场的利用率。

(4)日本——完善的停车场法规规划停车场布局

日本很早就出台了停车场建设、规划、管理的相关法规,在法律的保障下确保了停车场的用地布局和规划的合理性。在购车的同时,要求购车者自备停车位。对建设公共停车场的民间企业给予停车场规划费、建设费等的补助。上世纪70 年代后,为了削减中心地区的停车需求,缓减交通压力,提高了市中心的停车费,并采取累时加倍收费的办法。同时,应用现代电子技术,通过动态停车诱导系统显示停车场停车位信息和路径信息;或通过通讯手段预约停车位,提高停车位利用率。

(5)新加坡——独具特色的MSCP 停车库

新加坡在 80 年代后期经历了机动车的快速增长,而由于前期的规划中,只是在每个组团或前后两栋楼楼距间围出一片空地,在其中留出单向行车道后,用白线划出10-3O 个车位。此方法满足了当时的需要,但随着车辆的增加,则造成了停车场周边停放的现象,堵塞了交通。在接下来的住宅区建设及旧区改造中高度重视并倾力解决其中的停车问题,多层停车楼(Multi-storey car Park,简称为MSCP)被广泛采用。多层停车楼一般选址在居住区用地的“边缘”(比如高层建筑的巨大阴影区里、南北向狭长地块)地段,用地紧凑、空间效益高,所以在用地紧张的城市建设中具有很强的综合效益。新加坡的停车场布局是以居住区为块分布,而大多的居住区停车场采用的都是MSCP 式停车库。

猜你喜欢

国外停车场规划
停车场寻车管理系统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PLC在地下停车场排水系统的应用
探析国外税务会计的经验和启示
国外现代家庭农场研究
国外市政工程管理质量控制对我国的启示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国外收益报告价值相关性实证研究文献综述
迎接“十三五”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