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常态课教学的思考与体会

2017-03-18刘华威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2期
关键词:常态课思考初中数学

刘华威

摘要:数学常态课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本文阐述了数学常态型课堂教学的思考与体会。

关键词:常态课;思考;初中数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1-0059

“常态课堂”倡导的是自然的、符合自然天性的、充分展现自我的学习。因而,在“常态课堂”中,教师更应关注鲜活的生命,有的放矢地施肥灌溉,为孩子创设自然宽松的环境,满足孩子生命的各种需要,让孩子快乐健康地成长。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感悟和教学实践,谈谈数学常态教学的思考与体会。

一、着眼于生活化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充满着数学,数学生活运用于生活的理念,从学生的数学现实出发,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为素材,睿智地创设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现实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寻找生活现实的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认为数学不是枯燥乏味的,而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案例1:公开课《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课伊始,执教教师问学生:“看过海上日出吗?”把学生的思绪带到广阔的大海边。“你们可以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蓝色平静的海平面,白鹭在海面上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红色的朝阳似乎是为了获得像白鹭般的自由而要冲破层层雾海跃出海平面,离开海平面后徐徐升起……”学生跟着教师的话语,闭着眼睛想。“老师搜集了几张海上日出的照片,请同学们看看,你的头脑里是不是也有这样绚丽的色彩。”多媒体课件放映海上日出的四张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学生很有兴趣。

“图中有哪些我们学过的几何图形?”教师问道。“有圆,可以把太阳看作一个圆。”学生答。“还有直线。可以把地平线看作是一条直线。”另一个学生回答道。然后,教师放映了海上日出的FLASH动画全过程。接着问学生:若把太阳看作一个圆,把地平线看作是一条直线,观察整个过程中直线与圆的交点个数的情况。“0个、1个或2个。”学生的反应迅速而准确。在此,运用这种“生活化”的新课引入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为顺利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开了良好的头。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致继续探究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二、凸显人文关怀

数学常态课堂洋溢着人文的光辉,它能够让灵感轻舞飞扬,情感得以沟通、智慧得以交流。教师不再是一厢情愿的“独白”,而是与学生真诚平等的对话,凸显人文的关怀。教师不仅要创设充满人文情怀的教学情境,走向学生的内心,深入到学生的情感世界和精神世界,发现他们的潜能,焕发他们的生命激情。

案例2:公开课《图案设计》

伴随着音乐投影幕上出现一组赏心悦目的图案,最后画面定格在奥运五环上。“你们知道这五个圆圈表示什么意思吗?”“五大洲。”“那又有谁知道这红色的圆圈表示哪个洲呢?”学生都静了下来,过了几秒钟。有一个很轻的声音:“美洲”。“对,是美洲。”教师及时表扬了这位同学,并解释道:这绿色的表示大洋洲;这黄色的表示亚洲。……那么这黑色的表示…”“非洲”“这蓝色的表示…”“欧洲”。学生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了。“别看这普普通通的五个圆圈,就因为这体育事业把全世界五大洲的人民紧紧联系在一起。这一个接一个的圆圈,就好像滚动的车轮,象征着体育事业向着更快、更高、更强的方向发展。这是一幅多么平凡的图案呀,又是一幅多么神奇的图案呀!正因为它的图案简单而被全世界的人民所熟悉,正因为它的寓意深刻而被全世界的人民所家喻户晓。”教师越讲越激动,把学生的情绪都带动起来了。“那就快快行动起来,加入到我们的图案设计中来吧!”

上述案例中,教师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构建了一堂数学常态课。整个课堂充溢着人文的关怀,教师尊重和满足学生的需要。这样的引入不仅大大增强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还让学生经历了一次情感的洗礼,接受了一次深刻的人生观教育。

三、加强师生之间的多维互动

加强师生之间的多维互动,是建构常态课堂的重要途径。教师不是使用命令的语言,而是平等地与学生对话,运用引导性、鼓励性的语言引领学生走进课堂教学中。教师悉心聆听,热情诱导,师生互动对话,在对话中生成引导,在引导中感悟。在课堂上,学生能探索的,教师不去代替;学生能发现的,教师不去暗示,尽量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自主活动的空间。师生互动、小组互动、生生互动等多种互动形式,不仅营造了课堂宽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还促进了学生的思考,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案例3:《打折销售問题》

有一款西服”,标价598元,打7折销售,这款西服的进价是268元。于是,笔者便以此拟了一道应用题:某件服装标价598元,以7折销售后仍然获利150.6元,求该服装的进价是多少元?(提示:利润=销售价-成本)由于课前各组同学都进行了调查,于是很快找出了该题的已知量、未知量和等量关系,很快解决了这个问题。接着,笔者在课件中创设一个小商店,通过几段对话把题目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解答,课堂气氛热烈。在活动中,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去理解商品的进价、售价和利润之间有何关系?利润是如何产生?等问题,本节课从生活中最常见的打折销售入手,通过学生与社会互动让每个学生先掌握第一手资料,以便有的放矢。然后,让学生通过两个活动实现有效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出现了诸多意料之外的成果。让后进的学生有所得,也让学而有余的学生有所挑战,让每个孩子都有所提高。

总之,构建数学常态型课堂仍需大家不懈努力、不断研究、不断实践。只有这样,数学常态型课堂才不会成为空中楼阁,才能取得实质性的成果。呼唤常态型课堂教学,构建生命活力的课堂,让学生的生命得以充分舒展。

(作者单位:浙江省乐清市芙蓉镇雁湖学校 325612)

猜你喜欢

常态课思考初中数学
亟待理性回归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公开课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亲和:常态课的优雅
新课标下农村小语课堂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