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下高中政治教学的点滴体会

2017-03-18余宏伟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2期
关键词:政治教学教学理念教学方式

余宏伟

摘要:面对课程改革,我们应对新课改的实施进行必要的、理性的思考和分析。高中政治学科非常重要,它关系到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祖国未来的发展。如何上好政治课,我们可以从“转变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重新定位教材”“转变教学方式”三个方面进行。

关键词:政治教学;教学理念;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1-0058

不断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及教学形式都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有些许体会跃然胸中,在此流泻于笔端,望同仁不吝指教。

一、转变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这是上好高中政治新课标的基础

根据新课标的教育思想,学生学习不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的建构过程。即“学生学习并非是一个对教师所授予知識的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以学习者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其核心观点是:给学生提供思维活动的时空,让学生主动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那么,如何有效地实现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的转变呢?

1. 教师需要对自我的角色再认识

(1)教师应该成为课堂活动的主导。这个主导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的指导、点拨、启发等方面。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做到把课堂的“主角”让学生来担当,教师退居“幕后”,做好“导演”的指导工作。但要注意反对那种夸大学生自主学习而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极端方式。这里有两种表现:一种表现是有的教师上课时只让学生自己看书,一看到底,完全让学生处于松散状态,无控制地放任自流;另一种表现是以练代讲,题海战术,这种“满堂练”的方法,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扼杀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厌学,遏止了学生的发展。

(2)教师在课堂上应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在传统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因为受长久以来教育模式及政治教材所特有的理论性、抽象性的束缚,角色被定位为既定课程的阐述者、传递者和理论的权威者,唯一任务就是教学,忽视了作为学习主体学生的情感需求及能力培养。而在新课程下,教师的角色定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教师职责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必须用更多时间和精力从事有创造性的活动,需要由单一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即除了教学外,新课改下的教师应拥有与学生相处交往的能力,开启学生的心智,影响学生的人生态度和行为。

2. 教师需要对自我驾驭教育教学能力的再培养

“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这一教育理念在新课标下更体现其现实意义。要上好高中政治新课标,必须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提高驾驭教育教学的能力。比如,教师如何当好课堂教学的“导演”角色,“主导”到什么程度,这很讲究。不足或不当,这“导”就缺少了“主”;“导”过分或过头了,变成“主宰”,学生就处于完全被动的地位,这“主导”也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

二、对教材的理解重新定位,这是上好高中政治新课标的重要环节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的能力培养只是囿于课本,一本政治课本就成为课堂教学双边活动的唯一媒介,成为学生技能培养的唯一渠道;教师根据教材要求只是片面强调基础知识的传授,这些情况束缚了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必须重新认识教材的作用,应认识到教材不仅仅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基本工具,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方式。教师可以不必拘泥于教材,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结合政治教材以学生的视角关注社会生活,选取社会生活中有价值、有意义的事物或人物与学生共同讨论。在适当的情况下,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对教材进行调适和重组,可以利用教材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组织学生走出学校到社会中观察、收集素材,发动学生自主选择和确立讨论与观察的话题或事件。一方面将鲜活的生活引入课堂,一方面主动走出课堂,从生活实际中寻找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建构正确的思想和道德观。

三、转变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上好高中政治新课标的关键

教学方式应当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的自主性能否得到尊重和发挥也就成为区分新旧课堂的标志之一。新课程要求教师从单纯注重知识传授转为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愿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富有个性地学习。

1. 兴趣教学法。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学习自觉性的核心因素,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强化剂。因此,教师要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营造愉悦的探索氛围,积极实施课堂兴趣教学法。新课程提出建立“以学论教、教为了促进学”的响亮口号,于是笔者也试图从学生角度审视政治课,收获颇多。

2. 角色模拟教学法。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个体参与性与激发人的内在需求之间存在正比例关系。换句话说,如果在教学中,教师能够在课堂上创设情境,让学生亲临“现场”,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内在的学习需要,成为学生自觉阅读和钻研教材的动力,从而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课堂教学中,采用角色模拟法,创设课堂“小社会”,可以培养学生的情境思维能力。

3. 小组合作探究法。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也是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可以普遍地在教学活动中加以运用。让学生与学生之间组成一个个小组进行自主学习,通过自己的思考发现问题,用合作、探究来解决问题,教师参与其中,对各小组的学习情况给予必要的提示与点拨。这样,使学生相互了解彼此的见解,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同时对其他学生的发言做出思考,教学过程既是学习的过程,又是学生交往的过程,学生的合作意识得到较好的培养。

4. 体验教学法。新课改强调,教学要从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出发,密切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不断深入地观察和体验真实的社会生活。为此,教师不仅要增加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演讲、辩论、表演以及观看影视、录像等活动成分,而且应打开校门,突破校园四角天空的束缚,引导学生走向广阔的社会生活。

(作者单位: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 554300)

猜你喜欢

政治教学教学理念教学方式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新课程视野下高中政治有效教学探析
浅析“以人为本”理念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语文教学策略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