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与国家战略的西进东移

2017-03-18张奕辉

世界知识 2017年4期
关键词:亚投行太平洋倡议

张奕辉

三年多来,“一带一路”倡议成果丰硕,中方承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工程项目已经突破3000个,中方企业已经对“一带一路”沿线的65个国家进行了直接投资。然而,在“一带一路”推进过程中,不可忽视美日的消极因素。美国对“一带一路”倡议起初是反对的,特别是在亚投行筹建上不但自身不参与,还阻止其同盟国如英国、韩国等加入亚投行。而日本则成了亚太地区积极的反华国家。美日利用南海仲裁案,挑拨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政治关系,影响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贸联系。美日与印度建立更紧密政治关系,印度对中巴经济走廊以及中國与斯里兰卡和孟加拉国的经贸合作疑心很重。

剔除美日等不利因素,“一带一路”不仅需要“西进”——侧重于发展与65个沿线国家之间的关系,也要积极“东移”——发展与环太平洋地区国家的经贸关系。对于“一带一路”并没有直接涉及的国家,我们也可以寻找新的合作机会,扩大中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影响力,与其分享“一带一路”的成果。

首先,环太平洋国家虽然不是“一带一路”的沿线国,但不影响其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这样也可以让“一带一路”建设成果惠及更广泛的区域。比如澳大利亚,该国是亚投行创始成员国,是中国在大洋洲地区最重要的经济合作伙伴,两国在双边贸易、双向投资和经济技术合作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未来可以将“一带一路”与澳大利亚的“北部大开发”倡议和其国家基础设施发展计划结合起来,通过两国发展战略的对接,双方可进一步拓宽、提升合作的领域和层次。从新西兰来看,该国欢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并希望利用“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亚投行机制进一步发展中新友好关系。新西兰是第一个参加创建亚投行谈判的西方发达国家,同时它还是第一个给亚投行注资的会员国。目前,中新正在致力于推动自贸区升级版,以便进一步拉动双边投资和提升服务业关系。近年来,面对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太平洋岛国纷纷采取“北向”政策加以积极回应。“一带一路”为中国与大洋洲各国开展合作提供了契机,为双方经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其次,积极吸引环太平洋相关国家加入亚投行,共同为“一带一路”建设架桥铺路。韩国等美国的传统盟友都已经成为亚投行的创始成员国,加拿大也已经正式申请加入亚投行。面对亚洲乃至全球对基础设施投资的巨大需求,单靠一个国家难以完成如此大规模的投资,正好可以利用亚投行这一资金筹集平台,实现各方互利共赢。通过亚投行和“金砖国家基金”等加强基础设施领域的合作,找出双方利益交叉点。特别是在中国与拉美地区国家进行经济合作过程中,不像美国,中方对拉美国家的投资从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受到了越来越多拉美国家的欢迎。就美国自身而言,在奥巴马执政后期,美国对“一带一路”并没有公开的支持或者反对。美国政府换届后,特朗普竞选顾问白邦瑞承认美国新政府可能会对“一带一路”表现出一定的兴趣。特朗普上台后,中美在美国基础设施投资方面,并非没有开展合作的可能性。

再次,“一带一路”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建立中国与相关国家紧密的经贸联系,中国需要扛起自由贸易的大旗,积极推动区域全面伙伴关系协定(RCEP)尽快达成,远期以此为基础达成亚太自由贸易区协定(FTAAP),致力于打破贸易霸权,在环太平洋地区建立自由、开放和多边治理的贸易新秩序。特朗普上台后,明确表示要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中国应该利用美国退出TPP后留下的真空,推动符合区域内各国实际发展要求的自由贸易协定达成。

总之,“一带一路”实施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到其建设中,使得“一带一路”并非想象中的单边行动计划或是双边战略,而是成为更广意义上的多边范畴。“一带一路”就应该是在共同的合作平台上,各国一起搭台唱戏。基于“一带一路”的开放性,中国不仅需要加强与6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关系,同时也要吸收“一带一路”实施中的经验,发展中国与环太平洋国家的贸易和投资往来,从而实现国家战略的“西进”和“东移”,让蓬勃发展的亚太地区进一步释放其增长潜力。

猜你喜欢

亚投行太平洋倡议
浙江向全行业发起廉洁自律倡议
爱管闲事的“太平洋警察”
决胜太平洋
跨越太平洋的爱恋
保护一半倡议: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景和实践
A Dialogue about Innovation in Global Economy Governance in Chongqing
发起携手共赢合作倡议
太平洋还是北冰洋
多赢共赢的好事情——“亚投行”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