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周边外交须强化战略定力

2017-03-18石源华

世界知识 2017年1期
关键词:定力底线特朗普

石源华

特朗普当选总统后,美国对中国及中国周边地区的外交进入战略试探期。国人不断从特朗普任性随意的言行中,读到方向完全不同、互为冲突的信息。他任命曾四次见过习近平的艾奥瓦州长为候任驻华大使,并与基辛格两次见面,基辛格随即访问中国,被舆论称为“特使”,让人颇感惊喜。但同时他与蔡英文通话10多分钟,称对方为“总统”,随后又在推特阐释中美关系中的对台军售、美台关系、汇率问题、贸易问题、南海问题等,又让人忧虑重重。美国将出现这样一位总统,中国周边外交何以应对?笔者以为,中国应强化战略定力,冷静观察,沉着应对,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迎接中美关系的新时代。

强化战略定力,必须对自己的国家充满自信。美国有求于中国之处不比中国有求于美国之处少。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最大的外汇储备国,GDP位居世界第二,年出境人数过亿,共有两万多家企业分布在近200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参加的二十国集团已经取代西方七国集团成为全球经济治理的主功能平台。中国不仅已进入全球治理核心决策圈,对世界格局和国际秩序的影响力显著增强,而且中国发展模式和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日益彰显强大的生命力和吸引力,新型经济模式下的经济发展已处于世界经济领导地位。特朗普除非不惜两败俱伤,执意要与中国背水一战,否则是没有力量阻断中国发展战略机遇期继续延长的。中国的不断发展、沉着应对和坚毅定力将最终影响美国对华政策的走向。

强化战略定力,必须对中国周边地区的基本政治格局有清醒认识。中美结构性矛盾近期内不可能完全消除,中国周边地区的任何重大问题无不受此矛盾制约,但中美之间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紧密关系,中国主导的多边安全体系与美国主导的双边同盟体系形成了“兼容共存”的基本格局。奥巴马时期,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冲着中国而来,但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同时取得重要进展。特朗普可能会抛弃或调整“亚太再平衡”战略,可能给中国带来或好或更差的影响,但不能改变中美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也无法根本改变中美之间的“兼容共存”格局。中国不必太在意特朗普的个别言行,完全可以静心等待美国对华政策“尖埃落定”,双方在新的基础上形成新的“兼容共存”格局。

强化战略定力,必须要坚持“底线思维”。中国在所有的重大问题上都划定了国家底线或红线,早已公示世界。胆敢突破底线者,必会付出沉重代价。中国的底线思维兼具“主权在我”“后发制人”“适时还击”“彈性回防”的特点。如若有人触犯中国底线,中国会后发制人予以回击,使挑衅者付出沉重代价,再通过弹性调整,回归和平大局。钓鱼岛问题和南海问题都是对手挑起争端、触犯中国底线、中国进行还击,结果中国取得重大历史性进展,使挑衅者后悔不已。对于特朗普及其追随者的挑衅性言行,中国完全可以静观其变,判断其是否触底,寻求适时机会,对触犯底线者果断还击。尤其是“台独”问题涉及中国核心国家利益,中国是绝对不会退让的。如果挑衅者胆敢尝试,等待他们的一定是台湾问题彻底解决的时机提早到来。

强化战略定力,必须坚持“你打你的,我做我的”的太极式应对方针,掌控战略主动权。美国对崛起国家的压制总是步步进逼,中国的应对特点是不为其行为所动,坚持自己的行为节奏,不正面对抗美国对中国的遏制行动,不重犯苏联与美国争锋争霸招致失败的错误,而是采取克制和积极防御的应对战略。奥巴马时期,是美国做美国的“霸权稳定”“美日同盟”“颜色革命”和“TPP”,拼命挤压中国,中国则做中国的“一带一路”“合作共赢”“命运共同体”和“亚投行”等,取得良好效果。不管特朗普会出什么花招,中国避免主动出击、进行“太极应对”、掌控战略主动权,仍不失为一个好的思路。

特朗普将提出怎样的世界战略和对华方针尚不得而知。但中国应对的总目标,仍将是不挑战美国超级大国领导地位,也不搞中美共治,而是实现最大发达国家和最大发展中国家之间良性互动和最大限度的积极合作、建设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基本思路仍将是双方在尊重对方核心利益关切的基础上,平等发展双边关系,实现从“兼容共存”到“合作共赢”的提升。只要遵循上述总原则,继续推动中美关系向前发展是完全可以期待的。

猜你喜欢

定力底线特朗普
涵养宠辱不惊的定力
真相与底线
基建的“定力”与“发力”
特朗普为何执意买格陵兰
戈恩被捕:底线不可碰
特朗普放话要会鲁哈尼
行政行为公定力研究之学术梳理
特朗普访华
增强政治定力 担当发展使命
守住我国粮食安全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