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

2017-03-17琴台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16年9期
关键词:布娃娃儿女闺蜜

琴台

周末晚上,老爸的电话突然而至:“生病这么久,我都没有掉过泪,今天下午却大哭了一场。”

为什么啊?震惊的同时,猛然想到傍晚给老爸打电话时,他的声音好像不对劲,当時正加班,匆忙说了两句就挂了,没承想,当时那点直觉,还真事出有因。

“我的身体越来越不好,这几天总在想万一哪天真死了,你那么老远能赶回来吗……”

隔着电话,我湿了眼眶。这半年来,爸爸的身体每况愈下,虽然我们再三安慰他没事,可他自己,终究还是会感到绝望。

知道了爸爸大哭的“病根儿”,我控制住情绪,用轻松的语气开玩笑说:“老爸啊,你都这么大年纪了,咋还这么脆弱呢?虽然这个病不好治,但你很幸运啊,检查过啥事都没有了,还胡思乱想啥啊(爸爸的病虽然没有真正康复,但为了给他提精神,我们很早就和医生沟通好了,就说他的病灶完全消失了)。”

“可我总是没力气,吃饭也没胃口……”“爸,您现在还在康复期,没力气很正常的。毕竟病了一场,况且咱都70多岁了,不能和年轻人比饭量啊。”

“嗯,也有点道理。”爸爸好像放松了些。其实这样的话我经常和爸爸说,但隔一段时间,就得强化一下,否则,他心里就又不稳妥了。

“这病医生都说没事了,您就放一万个心吧。你看张大妈,医生说最多活不过半年,人家不信这个邪,天天坚持锻炼保持好心情,现在两年都过去了,啥事都没有呢!”

其实,老爸的病发展到现在,医学手段已经束手无策,这个时候,良好的心理状态就成了拯救的关键。所以,但凡有机会,我总要给他打两针鸡血。别说,这对爸爸还真管用。

“好!明天我就去楼下晒太阳!”爸爸显然开心了许多,“都怪我,总是不服老呢,嘿嘿……”说到这里,爸爸的语气完全放松,时不时还会笑两声。看老爸的心情多云转晴,我才挂掉电话,然后,一个人在安静的房间里坐了很久,心中有个特别强烈的念头:爸爸真的老了,老到经常需要女儿的安慰,需要和女儿互换角色了。从此,我们这些当儿女的,必须要像当年爸爸佑护引导我们那样,去佑护和引导他了。

这样的佑护和引导,又何止爸爸需要,现在的妈妈,不也是如此吗?家里但凡有点事情,总会第一时间打来电话“请示”—你看咋办好呢?

做了一辈子主的父母,年近古稀了,没有任何自我察觉地将这项权利拱手让给了儿女—你们说怎么办就怎么办。

大是大非这样,小事小节更如此。

爸爸没患病时,每次去看他,都会偷偷拉着我打小报告—你妈又欺负我了……听了爸爸的小报告,老妈立刻跳起来—好啊,他又恶人先告状,我给你说说,你看这事到底怨谁。看着头发花白的父母小孩子一样各说各的理,我常常产生一种恍惚,当年,我和弟弟妹妹吵架,不也这样去找父母评理吗?这才多少年啊,当年的“裁判”居然需要儿女给出“公平”了。

父母老了,似乎一夜之间,就变成了儿女的“孩子”。

老妈喜欢运动,有时候晚上出去散步,我们不放心,不让她去太远的地方。每次给她打电话的时候,她都能编出一溜的谎话来骗我们。那些谎话,和小时候我们贪玩撒的谎简直一模一样。

有一次,去南方参加笔会,要回来时,同屋的姐姐满大街寻找一种软软的糯米酥。“网上也可以买到的,不一定非要现在带回去。”“你不知道,每次出门,爸妈都眼巴巴地期待儿女的礼物!”我骤然想起,小时候每次爸爸出差,我和弟弟妹妹可不都盼星星盼月亮一样盼着吗?哪怕是一块糖,但凡爸爸掏出来,我们都会幸福得什么似的。

受这位姐姐的感染,我也给爸妈买了点心。等到回来拿给他们,爸妈那个高兴劲儿就别提了。尤其是妈妈,同一楼层的邻居每家送去了一点。其实,她的目的不是给别人送礼物,而是显摆—这是我家闺女从广州带回来的呢。那份控制不住的得意,多像小时候我们拿着爸妈给买的东西骄傲地跟小伙伴们炫耀:这是我爸从外地买回来的呢。

父母老了,曾经生长在孩子心中的期望,在儿女成年之后,位移到了老去的他们心中。虽然他们不像儿女小时候那样表现明显,可内里的情感本质,是一样一样的。

从那天开始,只要出门,我都会买两份同样的礼物,一份给儿女,一份给爸妈。

我以为自己这么做已经够好了,闺蜜却给我上了崭新的一课。

那天一起逛街,她总找一些比较卡哇伊的玩具店看毛绒玩具。刚开始,我以为她想买给儿子,但见她摇头:“我家那个皮小子只喜欢刀枪一类,对布娃娃什么的一点都不感冒。”“那难道买给自己?”“哪里啊,是买给老妈,老太太上了年纪,现在成了毛绒玩具控。”闺蜜笑嘻嘻地抱起一个半人高的布娃娃,学着老妈的样子,抱一抱,摇一摇,一脸陶醉。

我跟闺蜜去她家里,80多岁的老太太,开门看见布娃娃,笑得跟个孩子似的:“好啊,我又有小七了。”我正莫名其妙,老太太把我拉进了客厅。嚯,长长的沙发上,一溜6个布娃娃。“这是老大,这是小二……”老太太一个个介绍着,并拿出她给这些布娃娃亲手缝制的衣服让我看。

“好了好了,老妈,您自己哄布娃娃吧,让她来帮我做饭。”闺蜜笑嘻嘻拉我去厨房,“自从我爸没了,我妈可孤独了,经常一个人发呆,我得上班,不可能天天陪着她。后来突然想起来小时候爸妈不在家,我总和布娃娃玩游戏,就试着给老妈买了一个,没想到,她还真喜欢。”

闺蜜说话的间隙,我偷偷看了一眼客厅,80岁的老太太坐在沙发上,将半大的布娃娃抱在怀里,特别温柔地晃来晃去,口中哼唱的,居然是首儿歌。

“你妈没事吧。”我悄悄扯一下闺蜜。“没事没事,她现在就是个特别天真的小孩儿。我经常和她笑言,我现在是妈,你成孩子了。”闺蜜望一眼客厅中的妈妈,眼神倏忽辽远,“每次看到老妈这样,我都会想起自己的小时候。那个时候,我是爸妈手心里的宝,现在,他们老了,成了我手心里的宝。角色转换了,爱的能量却一直守恒着。真希望将来我们老了,这份爱的守恒还在,那样,我们也可以无所顾忌地重新找回天真无忧的童年啦。”

我心中涌起一波波的温暖。

辛苦操劳了一辈子的父母,到了一定年纪,这个世界的大门,就开始一扇扇关掉。不,不是老天收回了这项福利,而是老去的父母再也没有能力去放眼大千世界。年纪越大,他们的世界越单纯,世界越单纯,他们就变得越像一个孩子。

老去的父母越来越矮,成年的儿女越长越高,总有那么一天,经由父母亲手撑起在儿女头顶的那片天空,接力棒会传回到儿女的手上。到了这个时候,生活在安逸幸福中的老人,就可以安然无虞地放下操劳了大半生的生活,将余生的所有主动权拱手让给成年的儿女—无论情绪疏导还是柴米油盐,一切都由着他们安排。

父母老了,他们变得更加依赖我们,这时,儿女具备怎样的心胸和能力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幸福指数。好比闺蜜,外人眼中,事业小成的她已经非常圆满,可她在自我精进的路上,还是孜孜不倦地追求着更高更好。“我修炼身心,不仅为自己有丰富的灵魂,更为能给老去的妈妈和年幼的儿子以更好的精神指引;我奋进事业,不仅为彰显个人价值,更为了老去的妈妈和年幼的儿子能更有保障。”听着闺蜜的话,我脑海里瞬间飘过很多人经常会说的那句话—人生苦短,万事皆空,何苦那么拼。

为什么那么拼?闺蜜说得多好啊,为了头顶的蓝天和脚下的大地,为了成就自我不负此生,更重要的,我们之所以要在成就自我的道路上矢志不渝夙兴夜寐,还为了自己的父母儿女。唯有我们强大,父母在垂暮之年才更容易活成无忧无虑的“孩子”;唯有我们身心强大,稚子之年的儿女才能拥有广袤无垠的快乐和幸福;唯有我们强大,才能确保那绵延在父母儿女间的爱能量守恒,继而经由我们的生命开枝散叶,一代代流传下去。

猜你喜欢

布娃娃儿女闺蜜
匆匆太匆匆
家有儿女欢乐多
布娃娃打吊针
天生好闺蜜
闺蜜之旅 游走马来西亚
小编们和闺蜜的 girl"S night out!
靠谱闺蜜
布娃娃脏了
儿女不孝老人苦(一)
可爱的布娃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