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行动下的高校图书馆发展机遇与创新

2017-03-17薛峰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6年16期
关键词:互联网+图书馆发展

摘 要

2015年我国“两会”上国家总理李克強正式提出“互联网+”行动,自此“互联网+”行动将会在很长时间内引领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本文作者针对我国高等院校图书馆目前发展中出现的新障碍,引入“互联网+”思想,指出“互联网+”行动下的高校图书馆发展机遇与创新。只有凭借互联网平台,与读者互动,高校图书馆方能走得更远。

【关键词】“互联网+”行动 高校图书馆 发展 机遇 创新 “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平台

新世纪以来,全球通讯、信息技术得到突飞猛进,二十世纪以有线通讯为主要通讯设备的年代一去不复返了,而以无线通讯、无线网络和种类繁多的移动终端迅速占领整个通讯市场。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三大通讯运营商全面推广4G智能手机,以及与之相配套的网络环境:全国各大城市公共场所无线WIFI的全覆盖的普及,促使手机上网如鱼得水,顺理成章。当前手机上网数量已经超过电脑上网数量。微信朋友圈、时政要闻浏览、天气预报、地图导航、网络授课等许多功能均能通过4G智能手机上网一键搞定,上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国家审时度势,抓住广大民众都上网的有利时机,2015年7月国务院制定出台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当下以“互联网+”为引擎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在世界的东方——中国全面铺开,为中国经济的二次腾飞生足添翼,中国梦指日可待。

1 高等院校图书馆发展中的新障碍

高等院校图书馆被图书馆业界视为图书馆中的图书馆,馆藏丰富、读者群广泛、技术和设备先进,是图书馆中的样板品。伴随着上世纪末国家实施扩招政策,允许各大院校扩大招生规模,全国各类高校竞相争取扩招,几年内在校生数量实现几何级增长。在校生数量的急剧膨胀,引致学校图书馆、师资、教学设备、校舍等所有教育资源急需补充,从而导致高校管理层奔波于政府与学校间,呼吁地方政府加大政府投入。随着政府的支持,生均经费逐步向12000元/生国家标准靠拢,学校经费愈来愈充裕,特别是图书馆建设尤为显著,就拿河南省郑州市区域内的某所高校,图书馆年均经费投入从2000年的15.6万/年增加到2015年的1152.9万/年,增加的经费主要用来实施图书馆建设的现代化,包括硬件建设规模的扩大、图书管理系统的升级与扩容、加大电子资源购入、去纸质化。诚然,图书馆的馆舍更漂亮了,系统更先进了,馆藏图书更丰富了,管理手段更先进了。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到馆学习的同学逐年减少。郑州市区域内的某所高校图书馆一个藏书12万册纸质图书的书库,月平均借阅量从2005年的3.5万册下降到2015年的0.6万册。高等院校图书馆发展中的困难和困惑是什么,这些 “肠梗阻”现象症结何在?

2 “互联网+”行动下的高校图书馆发展机遇与创新

人类自从发现了电,并将其应用于生活中,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经济和人类文明的进步,社会得到了长足发展。当前随着互联网运用的普及,互联网对人们生活的改变不亚于电的发现,互联网的重要性等同于水和电,可以说互联网对人们一日也不可缺少。一些思想保守的人们视“互联网”为洪水猛兽,导致了传统行业的衰退,尤其是天猫、京东等大型网店的异军突起,实体店日益难以维系生存,这就应了国家总理李克强所说:倒逼实体店改革,让利与老百姓。同样,在图书馆界也有同样的观点,由于互联网的运用,导致到馆借阅的读者越来越少了,阻碍了图书馆的发展。殊不知,每次生产力的变革都会产生巨大的冲击波和破坏力,但重要的是更先进的生产力将对社会发展产生极其巨大的推动力,这也是生产力螺旋攀升的自然规律。所以说,互联网在高校图书馆的运用,固然暂时会降低到馆学习人数,但长远的会促使等院校图书馆加快改革发展步伐,借鉴“互联网+”在其他领域应用的成功案例,实施创新发展。

2.1 创新图书馆管理思维模式,着重培育大数据环境下的“互联网+”思维模式,进而以“互联网+”思维模式引领图书馆的各项建设

一次图书馆界领袖范并思教授邀请上海图书馆界泰斗吴建中老先生给研究生上课,针对当前图书馆发展遇到的种种困难和困惑,吴老一针见血地指出当今图书馆的发展关键在于“协调好网络与图书馆的关系”。腾讯公司掌门人马化腾曾在2015年首届“互联网+”峰会上提出,互联网没有、也不可能对传统产业产生颠覆和取代,反而会将给传统产业插上腾飞的翅膀,是传统产业的助力器”, “‘互联网+是种能力,激活更多信息资源”。为此,在新的形势下,要实现高等院校图书馆创新发展,就必须紧跟时代发展,与社会发展趋势保持一致,在互联网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培育大数据环境下的“互联网+”思维模式,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图书馆管理以及转型。

2.2 借鉴“互联网+”实践成功案例,实施高等院校图书馆融合发展

“互联网+”虽为新生事物,但其生命力极其强大,曾被全国人大代表、互联网专家马化腾誉为“一种新能源:信息能源”,她将会象蒸汽机、电力引发二次工业革命一样,继而带动第三次工业革命。自从2012年底易观国际于扬董事长在易观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最先提出“互联网+”理念,到2014年底,国家总理李克强在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指出“互联网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工具”,再到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短短两年半,“互联网+”实现了从被提出到成为国家战略的跃升,足见其对我国经济的重大影响。截止2015年底,“互联网+”实践成功案例不胜枚举,尤其在金融、商贸、智慧城市、通信、交通、民生、旅游、医疗、教育、政务等多个领域,均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就拿金融领域来说,余额宝、微信钱包、电商小贷、众筹、P2P等“互联网+”金融工具的诞生,极大地推动了金融业的发展。学习和借鉴,是高校图书馆实现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把成功案例中有益的方式、方法、策略、技术、难点等,科学利用,以读者为中心,充分挖掘图书馆资源,尽早实现高等院校的图书馆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兴旺,李晨晖.当图书馆遇上“互联网+”[J].图书与情报,2015(04):63-70.

作者简介

薛峰,女,河南省南阳市人。现为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助理馆员。研究方向为图书馆信息技术与数字图书馆。

作者单位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河南省南阳市 473061

猜你喜欢

互联网+图书馆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图书馆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