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排雷女侠”在柬埔寨

2017-03-16文小亮

侨园 2017年3期
关键词:陈敏柬埔寨志愿者

文小亮

中国“排雷女侠”在柬埔寨

文小亮

拥有吴哥窟等名胜的柬埔寨,在人们印象中是一个古树与寺庙缠绵千年的美丽佛国。事实上,该国还有着“地雷博物馆”的别名!因饱经战火摧残,柬埔寨地下至今埋藏着1500多万颗各式地雷。十多年来,中国政府也一直在为柬方提供排雷技术、资金、器材等人道主义援助。女硕士陈敏的未婚夫不幸在柬埔寨雷区丧命,为了远逝的爱人,以及那些被地雷炸死炸残的异国平民,她勇敢加入了国际排雷志愿者组织,在惊心动魄中谱写出人生传奇——

女硕士辞职去排雷

2016年11月28日,柬埔寨国务大臣李突在拜会中国驻柬大使熊波时,特别对陈敏等人高度赞扬:“这些来自中国的排雷志愿者都是英雄儿女,他们的所作所为,令柬埔寨政府和人民十分感动……”陈敏,一个本可以在北京过金领生活的女硕士,为何要奔赴他国冒死挖地雷?这要从她的爱情说起。

1987年,陈敏出生于山西太原。2012在北京邮电大学读硕士期间,她与在京城服役的山西藉武警大刚相识相恋。男友经常外出执行任务,两人聚少离多,却也情深意浓。陈敏兄妹多,家境不好,大刚就用自己的工资接济她读书……

经过3年多的爱情长跑,陈敏和即将赴柬埔寨“维和”的大刚商定:等她2015年夏天硕士毕业后,就和大刚回家乡举行婚礼!

自从男友去了柬埔寨,陈敏就格外关注那里的新闻,尤其是大刚所在的暹粒市,更牵动着她的心。“暹粒是柬埔寨暹粒省的省会,盛产红木和沉香木。这个城市很小,只有十几万人,但郊外就是著名的世界遗产吴哥窟。”大刚在微信上告诉陈敏。

通过查阅资料,陈敏很快吃惊地发现,柬埔寨不仅是公元1世纪就统一起来的文明古国,还是世界著名的“地雷博物馆”!作为一个战乱频仍的国家,她经历了太多战争:1940年被日本占领;1945年日本投降后又遭法国侵占;1953年柬埔寨王国宣布独立;1970年朗诺在美国策动下发动政变,推翻了西哈努克领导的王国政府;1978年,越南出兵侵占柬埔寨……直到1993年后,该国才慢慢进入和平重建时期。但在几十年的战争中,无数地雷被不同派别埋到地下,形成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据排雷机构统计,柬埔寨近30年来共有6万多人因触雷伤亡,受害者中95%以上都是平民。看到这些,陈敏不安地给大刚发信息:“我查资料了,柬埔寨地下至今还存留着1500多万颗没爆炸的杀伤性地雷,占全世界的10%!都够这个1560万人的国家平均每人摊上一颗了!你在那边可千万注意安全……”然而,她最担心的事情真的发生了。就在婚期临近时,陈敏接到一个令她痛不欲生的噩耗——大刚在执行“排雷”任务时,不幸和一名英国维和士兵被炸身亡!

安葬了未婚夫,陈敏的内心也被掏空了,她每天生活得浑浑噩噩。而网上那些被地雷炸伤炸残的柬埔寨大人和孩子可怜的身影,无助的眼神,就像一只无形的大手,时时揪扯着她那颗悲悯的心。两周后,陈敏做出一个惊人决定:辞掉北京一家外企公司的金领工作,从大刚手中接过人道救援的接力捧,赴柬埔寨当一名排雷志愿者!她不敢告诉家人实情,谎称被公司外派工作两年。

奔赴柬埔寨之前,陈敏先申请加入了国际人道主义排雷志愿者组织MAG。在她的请求下,她加入了未婚夫生前所在部队在北京办的排雷培训班,系统学习了地雷的勘察、测绘、标识以及清除方法和技巧等知识。

自1999年以来,中国政府通过在华举办排雷培训班、捐资、提供排雷器材,以及派专家赴柬埔寨实施排雷培训等方式,多次向柬方提供援助。所以,当陈敏来到柬埔寨,所到之处受到热烈欢迎。

闯入“地雷村”

在柬埔寨北方靠近泰国边境的地方,有一个小村子叫“都巴萨”,当地人称它为地雷村。战乱时期,这里因地处边境,当地不同派别在此埋设了不少地雷以防止人民逃跑,成为至今柬埔寨境内最大的雷区之一。这里就是大刚牺牲的地方,也是陈敏随国际排雷志愿者开展工作的第一站。

陈敏从机场出来,坐上一辆破旧的出租车向地雷村驶去。车行一路,她被颠得七摇八晃,只见路面凹凸不平,四处积水。陈敏问司机:“我们能换条平路吗?”司机却说:“这就是平路。我们柬埔寨只有这样的‘按摩路’。”他介绍说,暹粒省的路况算是全国最好的,在柬埔寨,除了金边机场和暹粒机场的跑道是平的,全国的其他路再没有平的了。

因为地雷,柬埔寨不少地方原本没有路,踩地雷的人多了,也就炸出了路。这些坑洞,都是原先埋过地雷、又被人踩中后留下的炸痕。单看这些路,就能想像已经有多少人血肉横飞了。

为引导学生进行更加积极有效的讨论,课程论坛分为精彩内容分享、章节讨论、在线客服三大公共版块和各班自由讨论区这一班内版块。其中,“精彩内容分享”这一版块主要汇聚了学习者的精彩讨论内容,供学习者在学习中参考,从而达到知识共享、转化和生成的目的;“章节讨论”版块要求师生讨论具体的章节内容或者某一知识点,缩小讨论范围,让细节更加立体,讨论更有针对性,也更为有效;“在线客服”则主要是平台技术人员对学习者在学习中遇到的系统问题和对课程平台的建议进行及时解答回复。

来到都巴萨村,只见当地荒脊的土地上立着无数小红牌,上面画着骷髅头,表示“危险,有地雷”,而孩子们就在离牌子不远的地方玩耍。问村民附近还有地雷吗,一个老农指着自己屋后说:“别走过水井,后面还没人踩过,还不知道是不是安全。”

这时,地雷顾问组织(MAG) 的领导人杰米带着一批志愿者来迎接陈敏,他们肤色各异,有男有女,来自四大洲的不同国家,但一见陈敏都像老熟人似的,一一和她握手拥抱。原来,陈敏在来柬埔寨之前早已和大家在网上聊得火热,并参加过几次这个排雷志愿者组织的视频会议。

与过去一样,柬埔寨的大部分排雷工作完全由人工完成。排雷机虽然性能出众,但造价昂贵,柬埔寨投入使用的排雷机只有3台,同时训练了大约50条排雷犬,用于嗅探地雷。虽然当地政府也组织了专业排雷人员,并每月向他们发放200美元的薪水,但因这个“在刀尖上跳舞”的职业太危险,人手一直不足。而这个国家的地下,埋藏的地雷又实在太多,所以,柬埔寨才成为国际扫雷组织关注的焦点地区。

当天,志愿者们以巴萨村后树立的第一块骷髅牌子为中心,小心翼翼展开了探雷工作。陈敏跟在大家身后,拿着笔和本子,负责记录现场情况。队长要求志愿者们行进时必须跟着前面人的脚印走,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一定要关掉手机,因为排雷时人的精神得高度集中,手机突然响了很可能被惊到……”杰米一再重申。

排雷作业必须按照严格的规定进行,排雷员身穿厚重的高领防弹衣,并戴上头盔。他们10到25人一组,沿着雷区边缘排开,手持园林工具和金属探测器。大家沿着不到1米宽的小道向前推进,首先清除植被,而后用探测器探测。发现地雷后,探测器会发出“嘟嘟嘟”的警报声,这时所有人放轻脚步后撤,留下一名专业排雷员将地雷挖出,或直接引爆。

来到柬埔寨的第二天,陈敏就自告奋勇亲手引爆了一颗地雷。这颗原本用来炸坦克的地雷威力巨大,来自英国的资深排雷员连接好引爆线,用手摇发电器为之充电,然后让陈敏摁那个红色按钮。“嘭——”随着一声巨响,爆炸引起的浓烟足有30多米高。陈敏不禁感叹:“想必它的杀伤威力无穷!战争残酷啊!”

练成“排雷女侠”

工作数月后,胆大心细的陈敏已经“炼”成合格的女排雷员。她排的第一颗地雷,是被当地人称作“水牛眼”的集束雷:“那颗雷虽然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遗物,但美国人造地雷也舍得下功夫,外面有厚厚的防锈塑料涂层,从泥土里挖出来的时候,看上去依旧崭新光亮。”这样的雷没法拆卸引信,只能引爆。陈敏将电缆和炸药缠在导爆索上,将其附于12颗集束雷附近,制成简易的引爆装置引爆,结果飞出的弹片竟然将500米外的一头水牛击伤,她不得不赔了人家一笔钱。“没办法,谁能想到30年前的玩意儿,到现在还威力不减”!

有了良好的开端,此后不论刮风下雨,陈敏都会根据政府提供的雷区地图,和国际志愿者们一道去寻找、排除。每排完一颗地雷,她就会用绿色铅笔,在地图上将那颗地雷的准确位置上报给政府专门建立的排雷网站。

一天,陈敏和志愿者正全神贯注在小树林中寻找地雷,忽然感觉脖子上有点痒,伸手一摸是只山蚂蝗!她正要将山蚂蝗拍死,却吃惊地发现耳旁横着一根锈迹斑斑的细铁丝。不用说,这是绊发雷。

顺着铁丝找过去,她居然在树上树下找到8颗地雷!原来还是个连环雷,呈弧形散布开来,陈敏和志愿者正好站在连环雷的中心,如果不是那只山蚂蝗,说不定已经触发了地雷。“看得见的敌人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明知道死神就在身边,却又不知道它在哪里。”陈敏说。当天排完雷后,她把那只山蚂蝗当成了救命恩人,轻轻地将其捏下放生。

除了找雷,最危险的就是挖雷了:“我也不想挖雷,找到后引爆最省事。但有的雷埋得太深,或者引信在下面,或者受潮了,不挖就没法引爆。”开始时,陈敏主要靠螺丝刀、剪子和小铲刀找雷拆雷,后来为了安全,她自费从德国买来探雷器、防爆头盔、防爆服等,这样就相对安全多了。

2016年5月的一天,陈敏正在一个村庄附近找地雷,新加入的澳大利亚志愿者皮特忘了她的叮嘱,擅自到一片竹林附近去小便,结果忽然感觉脚下发出一声清脆的嘎巴声,他一愣,知道自己踩到了地雷:“陈敏,我完了,你要把……”他居然带着哭腔交代起后事。陈敏虽然也很紧张,但表面上一点也不敢露出来:“你踩到的一定是松发雷,千万别乱动,也不用怕,我来帮你!”

陈敏趴在皮特的脚下,轻手轻脚拨开泥土:“果然是颗松发雷,里面有200克可以炸断4毫米粗钢筋的炸药……”皮特快要哭出声了:“你就别研究它了,赶快把我救出来吧!”陈敏用铲刀深入皮特的脚下,轻轻压住地雷的松发器,皮特抽开脚就跑。谁知高度紧张的皮特太性急,脚下一拧,将铲刀拧向了一边,地雷响了!

“当时我觉得完了。没想到我特别幸运,那颗地雷可能受了潮,只是雷管爆炸了,炸药并没有被引爆,否则我可能就不会坐在这里了。”陈敏笑言,像是在说别人的故事。

在柬埔寨生活一年多,陈敏也收获了满满的感动。平时,她和志愿者们无论寄宿在哪个村庄,当地人都拿他们当最尊贵的宾客,为他们做鲜香的阿莫克鱼、猪肉饭等本地人一般舍不得吃的大餐。

阿莫克鱼可以说是柬埔寨国菜,它是用在洞里萨湖中的去骨鱼肉,加上椰汁、椰奶、柠檬叶、各种香料调和而成,并把鱼放在香蕉叶上蒸,味道鲜美无比!

猪肉饭则是用切成薄片的猪肉在炭火上慢慢烘烤,待肉焦黄时,浸在一碗覆有大葱和油炸洋葱的鸡汤内,并加上新鲜腌制的黄瓜、萝卜和姜丝,浇在一大份米饭上……当地人还会让出家中最宽大的床,拿出新被褥给扫雷员用,并称呼他们为“英雄”。

一次,陈敏在柬埔寨首都金边坐摩托计程车去办事,来回大概乘了20多公里,费用不菲。当她掏出钱付账时,那名无腿司机却死活不收。原来,他和妻子都因踩了地雷才截肢致残,当听说陈敏是来自中国的扫雷志愿者后,他不仅不收她的钱,还拉着女孩来到妻子的水摊前,让失去一条腿的妻子用火龙果、芒果、椰子、鲜奶等,为陈敏榨了一杯香甜爽口的“贵宾特饮”,感动得陈敏眼睛红红的。

一个被地雷炸伤而成了跛子的5岁小女孩,其母亲被同一颗地雷炸死。当接到陈敏递给她的中国糖果时,小姑娘放到嘴里一咬,哇地一声大哭起来,边哭边喊陈敏“妈妈”。女孩的奶奶向陈敏解释说,这孩子只要一看到和她母亲年龄相仿的女性都会喊妈妈……陈敏把小女孩抱在怀里,轻轻抚摸着她的头,心里难过极了。

至今,陈敏已经和中、柬、英、美、德、韩等各国同事成功排雷近3000颗。随着名气渐大,这位中国女硕士还被邀请到柬埔寨的地雷博物馆,向人们传授排雷知识,并帮助柬方培养了一支女子“排雷兵团”。她也数次受到该国的嘉奖。

2016年底,回国探亲的陈敏表示,过了春节她还会回柬埔寨排雷,并笑言:“那边地雷尚多,吾辈仍需努力!”她的笑容明媚而温暖,却透着一股自信的力量!

猜你喜欢

陈敏柬埔寨志愿者
志愿者
Acupuncture plus naloxone hydrochloride in the treatment of coma after surgery for cerebral hemorrhage: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柬埔寨·贡布
我是志愿者
柬埔寨鲜芒果出口猛增
陈敏作品
柬埔寨·金边
《水天一色》《踢球的女孩》《傍晚》
为志愿者加油
我是小小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