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居住环境再设计研究

2017-03-16马文琴咸阳师范学院设计学院712000

大众文艺 2017年3期
关键词:监护城镇化老年人

马文琴 姬 静 (咸阳师范学院 设计学院 712000)

“互联网+”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居住环境再设计研究

马文琴 姬 静 (咸阳师范学院 设计学院 712000)

随着中国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大量的城市开始规划、改造,而农村也越来越成为改造的重点。农村城镇化是以工业为主体的非农产业集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农村社会演进并通往现代化的一个重要过程,是传统农村向现代城市文明的一种变迁,是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城镇化的背景下,农村居民生活开始发生变化,其中居住模式的变化极具代表性。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将务工青年、孤寡老人、留守儿童作为三类重点研究人群,进行人性化与个性化设计,“互联网+”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居住环境的再设计的最终目标即是运用现代互联网与设计理念提升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居住、生活质量、提升幸福感。

农村城镇化;居住环境;智能家居;居住心理

咸阳师范学院2016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610722004

中国快速发展的经济发展对于房地产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住宅建筑业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更加注重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更加注重城乡基本基本公共服务场所化,更加注重环境宜居和历史文脉传承,更加注重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要遵循科学规律,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推进相关配套改革,鼓励各地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大胆创新、积极引领社会资本参与,促进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

住宅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方式的追求,尤其中国人对住房有着特殊的情结,城镇化的进程中,对于居住环境的人群我们大致可以分为务工青年、孤寡老人、留守儿童这三类。

城镇化的背景下,农村居民生活开始发生变化,其中居住模式的变化极具代表性。独门独院宽阔的居住空间,一直是我国农村居民的主要居住模式,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农民的独立存在性一直在居住模式中被体现,而“互联网+”农村城镇化必然会打破这种传统的居住形式,对于传统农村居住理念带来的一定冲击。由此可见,城镇化不仅仅是对农村居住模式的一种改变,更是对于农村居民思想的一种改变。

一、务工青年

常年在外的务工青年,对于“家”的概念可能会随着漂泊的生活越来越模糊,在外的生活、工作让他们在异乡无法获得一家人其乐融融的生活氛围,而这也是他们内心深处最为渴望获得的,也是其努力工作的强大动力之一。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了解到他们的内心活动以及生活模式后,我们对于居住空间的改造就会更加人性化。在外的务工青年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力相比留守人员更为迅速。我们可以将原有家居进行部分改造与智能家居进行融合。例如,将普通沙发与按摩器进行结合,增加沙发的舒适度的同时也提升了生活质量,以此达到经济适用又美观的效果。

二、孤寡老人

在情感上,对于在农村生活近半生的孤寡老人来说,“城镇化”将他们的生活环境以及生活习惯都要进行调整,对于接受力较为薄弱的老年人来说,这将是一场挑战。为了让他们更为迅速的融入到城镇化的大潮中,我们可将老年人的部分生活习惯进行保留,让老年人在城镇化进程中更好的进入角色。例如,在生活环境中增加老年人活动场所以及“生活菜园”的工作区域,增加养老住宅、养老社区、养生生活课堂等多种养老居住模式,从而丰富老年人的生活的同时提升其生活质量。

在实用上,根据适宜居住的老年人群体进行居住设计,从而使老年人度过更为舒适的晚年生活。

类型 适宜居住的老年人群体 特点1 有生活自理能力,可独立生活在自己的寓所中的老人非老年人专用或用作富有活力的退休和退休前老年人的住宅2富有活力,生活基本自理,仅需某种程度监护和少许帮助和健康老人老年住宅,包括经过专门改造和普通住宅3 健康而富有活力的老人附带帮助老人基本独立生活设施的住所,提供全天监护和最低限度的服务和公用设施4 体力衰弱而智力健全的老人不需要医疗护理,但可能偶然需要个人生活的帮助和照料,应提供全天的监护和需要的膳食供应5 体力尚健,而智力衰退的老人需要某些个人生活的监护和照料,公共设施同4,但可按需另增护理人员6体力和智力都衰退,生活不能自理,并需要个人监护的老人养老院。住所不是独立的,需为居住者提供进餐、助浴、清洁和穿衣等服务护理院。应有注册医护机构,住房几乎全部应为单床间7体力和智力都衰退,生活不能自理,需要个人监护的老人,患病和受伤的临时或永久的病患老人

例如,老年人的睡眠质量是影响老年人健康生活的关键,为了避免因面积过大而造成安全感缺乏影响老年人的睡眠质量,我们将面积设计不宜过大,只需保证老年人看电视的合理视距就即可。卧室灯除了设计双控开关外还应有灯光调节功能,床头柜处应设置智能报警系统以及语音控制系统,床头柜的高度应较为高些,一方面便于老年人放置药品、书籍等物品,另一方面还可为老年人起身时起撑扶作用等,为老年人的生活尽可能的提供便利。

三、留守儿童

在情感上,对于在农村生活的留守儿童来说,他们由于父母常年在外务工,长期缺乏父母的陪伴与教育,所以其成长过程中生活结构较为残缺,留守儿童在人身安全、学习、品行、心理发展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主要是在人际关系和自信心方面,其孤独感、社交焦虑和学习适应方面与其他儿童有显著的差异。所以利用家居的智能化将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有效的调整,并保护其人身安全。例如,可将父母的声音录入家庭发声器中,使其用另一种特殊的方式让留守儿童感受父母的存在与爱。想象一下,放学回来,大汗淋漓的打开冰箱时,妈妈温柔的说,“宝贝,不可以吃太多冰激凌哦!”当儿童靠近窗户太近时,会发出警报声以此提醒;若超出安全范围时窗户就会自动闭合,以此来保障儿童的安全。

“互联网+”农村城镇化是一场现代与历史的较量,是社会发展的必经过程,而作为设计者,我们的任务就是用我们的设计去让更多的人体验更美好的生活方式。将人的情感通过钢筋泥土表达在人居住环境的每一寸土地上,使其在这纷纷扰扰的世界上体会到“家”味道。

马文琴,咸阳师范学院 设计学院,学生;姬静,咸阳师范学院设计学院,教师。

猜你喜欢

监护城镇化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新型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护娃成长尽责监护 有法相伴安全为重
我国成年监护制度之探讨与展望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
神奇的太阳
妇女三期的运动保健监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