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导师制度下班主任在学生管理中的职责

2017-03-16薛亚青

山东工业技术 2017年3期
关键词:学生管理工作

薛亚青

摘 要:近年来国内正逐渐兴起一种新的高等教育教学模式——班级导师制,试图通过这一制度在老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导学”关系,更方便老师对学生进行学习和生活上的管理与指导。本文主要针对导师制度下的班主任管理责任展开探讨,希望能有助于提高中职院校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实效。

关键词:学生管理工作;班级导师制;班主任职责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03.211

0 引言

现代教育环境下,中职院校传统的班主任管理工作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最早出现在牛津大学的导师制度逐渐进入国内教育界的视野。导师制度下的师生关系十分密切,教师从学生的个性差异出发,因材施教,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这种制度与班主任的工作有异曲同工之妙,且相辅相成,在班级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将导师制与班主任制相结合,无疑是非常有意义的尝试。那么班级导师制度下,班主任应该如何开展工作,在工作中有哪些具体的职责呢?我将结合自身工作经验谈谈。

1 导师制度下对班主任的个人要求

班级导师制下,将班主任与导师的角色相结合,让班主任兼具学习导师、生活顾问以及心理辅导员等多重身份,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思想行为等进行全面管理和引导。这种情况下,对班主任这一角色自然就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首先,要求班主任具备一定的学术水平。班主任要同时承担导师的职责,势必需要能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上能够给予学生应有的引导,只有自身专业知识过硬,有相当的学术水平,才能做好这一点。

其次,要求班主任具备较强的管理能力。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统领全局,对班级整体负责。这就要求班主任在管理上要具备相应的知识和能力,能够协调好班级关系,管理好学生的学习生活各个方面。

再次,要求班主任具备较高的个人修养。班主任的个人修养会对全班同学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要求班主任要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要平等、尊重地对待学生,真诚地关心爱护学生,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

最后,要求班主任不断提高自身综合能力。随着教育环境的改变,班主任的工作职责也在随之而变,因此就要求班主任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同时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社会学、思政工作等方面的技能,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只有自身不断得到提高,才能够更好的影响和管理学生。

2 导师制度下班主任在学生管理中的具体职责

2.1 身体力行,发挥榜样的作用

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与学生的接触最多,因此作为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班主任注重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以积极的榜样作用引导学生。中职学生大多刚刚初中毕业,心理和思想尚未成熟,这一阶段很容易受到来自外部的影响,如果班主任以身作则,处处向学生展示积极正面的形象,无形中就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使之形成健全的人格。在日常生活中,班主任要时刻警醒自己,结合自己做学生时的体会,去分析到底怎么样的老师才会学生所喜欢和愿意接受的。只有这样才能查漏补缺,完善自身的同时也积极影响到学生的成长。

2.2 以学生为本,平等真诚对待学生

教育真正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只是起到引导和帮助的作用。那么在日常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务必意识到这一点,而不是以自身为主体,要树立全新的理念,有平等意识,尊重学生,真正从内心出发帮助学生,积极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这种平等、尊重以及发自内心的帮助和关爱,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温暖,积极主动配合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比如在对待一些“问题生”时,班主任要秉承平等和尊重的态度与其沟通,而不应该了解居高临下,甚至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他们。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了解学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针对性的进行帮助和引导,使之能够向着好的方向发展,摆脱“问题生”的帽子。

2.3 有的放矢,找准切入点,抓好思想政治教育

中职阶段的学生正处在身体发育和心理变化最活跃的阶段,知识教育能够培养他们更强的专业技能和更加开放的学习视野,但也极容易受到外界负面因素的侵蚀。作为导师时要全力以赴引导学生学习,作为班主任时就要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促进学生思想的健康发展。例如定期召开班级会议、以及班干部会议了解学生的近况,也可以借助微信、QQ以及微博等网络方式加强与学生的联系,关注学生的思想变化,从而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帮助。

2.4 互通有无,提高管理有效性

对中职学生的教育,除开学校教育之外,家庭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最了解孩子的,莫过于父母家长。因此,班主任在做好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和思想方面的工作之外,还应该积极与家长联系,互通有无,全方位的掌握学生的状况,采取更加有效的方式进行管理,提升教育效果。班主任可以采取定期召开家长会、定期家访或者家长到访制,密切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实现双向联动。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在学校之外的状况,另一方面也能了解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意见建议,及时改进学校以及班主任的管理工作。

2.5 注重隐性知识的传承

在日常教学和管理工作中,班主任除了将专业领域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之外,还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隐性知识的教育和传承,如优秀民族文化、爱国主义精神、民族精神等。班主任可以通过给学生推荐名家名著、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播优秀电影、组织学生参加公益活动、举办座谈会或者讲座等多种方式解读优秀传统文化、宣传社会正能量,一方面这可以在无形中影响学生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是对隐性知识的一种继承和发扬。

3 總结

作为中职学校的班主任,首先要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义务,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班级管理工作,做到科学合理,全面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升班级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蒋小明.导师制度下班主任在学生管理中的职责[J].学园:学者的精神家园,2014(07):43.

[2]叶欢月.基于导师制度下班主任在学生管理职责的研究[J].无线音乐·教育前沿,2014(11):141-142.

猜你喜欢

学生管理工作
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辩证思考和实践
独立学院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的几个基本着力点探讨
独立学院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的几个基本着力点探讨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正确应用
以人为本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分析
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工作现状及应对策略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探究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探索
高中生教育当以情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