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计算机应用系统性能测试技术分析及应用探讨

2017-03-16祝孔儒

山东工业技术 2017年3期
关键词:应用系统解析计算机

祝孔儒

摘 要:伴随企业信息化科技的深入渗透,解读电脑应用系统的特性愈加关键。并且,应用系统的繁杂性,让确保系统特性卓越有一定难度。而怎样对应用系统的特性实施检测与证实,还没有系统的学说或模式能够完成。面对这种情况,笔者给出检测结构模型与特性检测阶段模型,并对作用于应用系统特性的要素实施了解讀、对特性检测各时段的工作提出了意见。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系统;性能检测;解析;运用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03.121

在电脑互联网日新月异的背景下,电脑应用系统的构造非常繁杂,由参数库、中间件、应用伺服器、互联网等若干个版块构成。在运转阶段,全部系统中的任一局部都可能阻碍系统的正常运转,进而致使系统特性无法发挥,与客户的需求相悖。系统客户的操控行为多元化,数量也在飙升,让系统的特性控制难度大增,同时客户也极为重视。电脑应用系统的性能水准已经演变成研发人员、维检人员最为关注的版块。电脑应用系统的性能水准,在系统的寿命周期内一以贯之。因此,有关计算机应用系统性能测试技术的分析就有极大的价值。

1 电脑性能测试的解决预案与模式

(1)性能测试解决预案。系统性能检测包罗万象,对一类应用软件系统来讲,包含履行效果、资源占用、平稳性、安全性、兼容性、可延展性、真实性等。而负载压力检测是性能检测的一类关键模式。例如,性能测试的压力检测的解决预案。系统的负载压力通常包含并发负载、疲劳程度与大参数量等。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2)解决模式。当前,通常有3类Web性能检测模式:虚拟客户模式、WUS模式与对象驱动模式。其比对见表1。

2 性能构造模型

电脑应用系统的特性受到运转条件、业务状况、客户运用状况等多类元素的作用,系统的特性数据通常从业务的视角与系统的视角两个层面予以权衡。笔者对系统性能数据与性能作用元素实施了高效的结合,建立了电脑应用系统的性能构造模型。这里只探讨系统性能数据中的资源使用率。资源使用率是说系统资源的应用程度,通常使用资源的实际应用量/总资源使用量的方式来获得数据。其包含硬件、互联网、操作系统、参数库等层面。例如CPU使用率、内存使用率、磁盘使用率、互联网带宽使用率等,通常要凭借操作系统、参数库给出的特性计数器来统筹。

3 典型实例剖析

3.1 以某能源企业某系统特性检测为实例

(1)工程环境。该系统使用三层结构,通常包括a、b、c、d四大功能版块。每一版块应用独自运转的伺服器,参数库伺服器共享,牵涉到多层面的操控系统与基础软件,系统架构繁复、规模很大。在客户访问次数较为频繁的时段,系统时常会产生界面跳转不正常、HTTP-503错漏等难题,要完成特性检测来定位系统的问题。(2)检测调查。通过与用户的交流,本回检测的范畴是a、b两大版块。目标是凭借检测模式获得a、b两类版块在相异并发环境下的性能参数,并定位系统的问题点。对a版块亟需检测的特性包含附件上传下载、检索作业、a版块业务全过程三大层面;b版块亟需检测的特性是大文件网上编辑。(3)调试预备。首先,是性能数据设立。依照与用户的深入交流情况,明确本回检测的性能数据,这里要涉及到回应时间问题。回应时间以操控员能够忍受或接纳的极限为标准,初次明确平均回应时间不能大于20秒。网络客户数方面,目前系统平均网络客户数是400位,最大网络客户数是1000位。权衡到生产环境应用伺服器与参数库伺服器数目是检测环境的2倍,那么就设立本回网络客户的最大数值小于等于500位。资源使用率方面,各伺服器中央处理器的使用率平均值小于等于70%。在测试实践中,当某类检测成果没有达到上述参数值,要停止检测。

3.2 检测方略拟定

本回检测利用LoadRunner向被测试的系统Web伺服器发起压力,因为检测阶段会形成大量的互联网负载。权衡到对生产网络的作用,将使用次第增多并发客户的模式逐渐发起压力,并动态监管形成的互联网负载,规避超越互联网阀指的状况出现。(1)检测履行。检测应严格根据“单交易压力检测——混合环境压力检测”的流程实施。(2)检测汇报。由于检测汇报内容繁复,笔者选择混合环境的检测成果予以分析。数据显示,当线上客户数上升到500位时,中央处理器的使用率平均值增加了24%,数值攀升到69.31%。

4 结束语

电脑应用系统的特性受到各类元素的作用,怎样对检测成果实施高效的解析,明确系统的性能情况,并消除异常元素对检测成果的干扰,必须增强检测人员的动手能力,并需要涉猎软硬件、系统等多层面的知识。本文提出的模型能够在宏观层面对系统性能检测的流程予以说明,然而在实际工作模式等层面需要深入的改善。

参考文献:

[1]罗冬梅.高职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施--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电脑艺术设计专业为例[J].科技视界,2013(32):267-268.

[2]季魏红,贾建敏,吴飞盈等.应用平板电脑的Adobe Acrobat Professional软件实现数字化校对[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02):176-179.

[3]蔡晔,刘刚,毛睿等.KD-90普及型个人高性能计算机系统设计与性能优化[J].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2013,30(02):138-143.

[4]潘越,宋萍,李科杰等.基于PowerPC和FPGA的小型无人直升机飞行控制计算机系统设计[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3,21(01):112-115.

[5]卜峰.MAX+PlusⅡ平台下计算机系统硬件课程设计的虚拟实践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6,18(10):113.

[6]杨鸿华.计算机系统与计算机网络中的动态优化:模型、求解与应用[J].科技展望,2015,25(29):11.

猜你喜欢

应用系统解析计算机
中国计算机报202007、08合刊
中国计算机报2019年48、49期合刊
中国古代的“计算机”
睡梦解析仪
复合场中类抛体运动解析
“Fe2+与Fe3+”相关解析
对称巧用解析妙解
VB应用技术下电教管理系统
高职学院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和思考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应用系统开发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