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一体化技术探讨

2017-03-16杨文晓郭燕

山东工业技术 2017年3期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一体化自动化

杨文晓+郭燕

摘 要: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带动了我国各项工程建设步伐,如今在能源市场发展中,智能电网作为重要发展内容,不断提升自己在世界范围内的地位,如今各国都将智能电网作为将来电力工程发展的重要方向,为更好实现低碳经济努力,我国在2011年开始对智能电网进行建设,全面在城市各地开展智能电网建设工作,智能电网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变电站技术分析,它处于电网核心环节,能够代表整个电网技术核心,同时将智能化特点展现出来,因此,对于变电站智能化系统研究至关重要,对智能电网发展有着重要促进作用。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自动化;一体化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03.112

1 引言

在当前电力事业中,变电站的自动化系统研究备受关注。自动化技术的不断研发与更新,提高了变电站的运行能力和智能效果,提升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从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变电站中的应用意义出发,介绍自动化系统的结构特点和技术运用,为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2 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变电站中的应用意义

智能变电站是一个系统化工作内容,其中包含了非常多智能化设备,这项技术的引用通过互联网通信技术进行链接,将其中所包含的信息数据和各项技术进行传达,后期通过智能化的收集方式,进而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并且得到结论,这是一个系统化工作,同时,最为重要的是如果一旦变电站发生危险,那么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将会有所感应,将其传到给工作人员,从而尽快找到解决办法,智能化变电站最为重要就是最终能够达到什么目标,它与传统变电站相比,技术上更阿基先进,同时对于系统整个过程能够进行监督和控制,从而提升了整个变电站工作效率,让电力企业效益大幅度提升,因此,我国电力系统发展中对于智能变电站系统的应用是必然趋势,其作业不容忽视。

3 自动化系统特点

3.1 技术来源

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顾名思义就是将我国传统变电站技术与自动化技术充分进行传承和发展的关系,这项工程的建设无论是从系统结构上还是从通信技术上都能得到了提升和完善,从而系统能够更好维护,相关功能还能够得到拓展,从而技术水平更高,更加智能化。

3.2 技术作用

一次设备在整个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处于核心位置,起到基础运行的作用,因此,对于一次设备进行保护,满足其发展要求就是系统重要工作内容,除此之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控制和保护功能也是重要工作方向,从而完成无人值班的目标,将数据实现智能化整合。

3.3 系统功能

下面从几个方向上谈谈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功能,这项工作从根本上就是对于变电站一次设备所发挥出来的功能和作用,根据系统结构,可以将系统分为两个大部分,首先就是系统功能,也就是通信保护、监督控制和综合决策等,其次就是系统的基本功能,也就是对系统进行测量、间隔操作等,从基本功能上可以看出,系统中各部分设备水平非常高,都能够实现独立运行,因而这个系统是具备运行功能,保证整个电网正常运行的作用的。

4 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一体化技术研究

4.1 设计架构

如今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都有其自身功能和作用,一次设备能够更好实现一体化发展,而二次设备则能够对系统进行分散控制,这两项技术和工作内容已经成为了未来电网发展的重要方向,将来变电站发展和建设中,将会严格按照标准化和智能化发展方向进行,因此完善的设计思想以及设立统一发展标准和规范要求严格,下面文章中介绍的变电站自动化控制系统主要是根据系统设计原则来将,通过对物理层以及逻辑层进行建设,按照一定结构将其分为变电站层、间隔层和过程层三层,物理架构定义为变电站层和设备层的两层。

4.2 设备层一体化实施路线

如今我国传统变电站系统中很多就是都进行了提升,得到了进一步扩展,但是其中一项就是至今还得到了相关工作人员的沿用,就是对于保护测控系统中的一体化技术,采用的是挂柜模式,这项技术能够对电缆进入控制室中整个空间进行节省,同时设备具备非常高的稳定和安全性,因此,技术发展也需要历史经验进行传承。

4.3 设备的调试工作

(1)站控层设备。对功能界面上所需要的数据和软件进行整理,建立相应的系统和应用,并对设备进行调整。(2)网络构建。对各个设备之前进行通信链接保证功能正常完善。(3)间隔功能调试。对智能化设备之间数据进行调整,将参数和设备进行现场模拟,对各个设备之间性能进行调试,完成整个系统的连接。(4)纵向分系统功能调试。与前一项工作可以同时进行,对变电站中各项工作要求进行现场调试,保证功能正常运行。(5)横向功能联合调试。模拟现场环境、第三方系统或设备接入,调试工程项目要求的监控联动、站域防误、故障分析、在线监测、综合数据处理等的站控层一体化功能。

4.4 其他应用技术要求

在产品设计这个阶段,可以对现场电磁兼容性(EMC)、电磁干扰(EMI)和IP等级等技术方面的要求进行充分考虑和满足,如今设备向着更加小型化發展,因而在技术上可以通过自动化和可编程控制器来进行技术控制,这样也能够为嵌入式智能设备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5 设备防护构想

变电站设备有的在室内分布,还有很大一部分在户外布置,但是外界环境变化较多,对设备存在着很大威胁,因而对于设备形成了一定影响,对维护和保养设备工作也形成了一定阻碍,因此,针对这种问题,相关人员可以在设备安置位置上设置简易伞棚,这样不仅能够对设备进行保护,同时还能够方便相关人员去进行维护和检查。

5 总结

综上所述,在我国智能电网工程建设中,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同时对于其技术要求相对比较高,还处在需要进一步探索阶段,从当前各国发展模式上可以看到,通过阶段化发展才能够一步步实现技术上的突破,保证建设工作稳步进行,从而从而实现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一体化建设和实施。

参考文献:

[1]李斌.智能变电站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

[2]王琳,权宪军,刘海波,张洪彬.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一体化技术探讨[J].供用电,2016(07):61-65+43.

猜你喜欢

智能变电站一体化自动化
AGV小车在白酒行业自动化立体仓库中的应用
关于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优化探讨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配电室无人职守集控站在京博石化的运用
配电线路运行资料管理自动化的探讨
克里米亚完成入俄“一体化”
智能变电站过程层二次设备调试技术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