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础大体积混凝土防裂温控技术总结分析

2017-03-16叶洪江

山东工业技术 2017年3期
关键词:温控大体积混凝土基础

叶洪江

摘 要: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如何防止浇筑后的混凝土在养护期间发生裂缝,尤其是深层裂缝,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一个极为关键的问题。本文通过原材料的选取、混凝土养护等方面对浇筑后的混凝土进行合理控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对测温数据进行分析与总结,掌握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变化动态,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基础;大体积混凝土;防裂;温控;技术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03.104

1 前言

随着建筑业的高速发展,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基础混凝土一次浇筑量越来越大,超大超厚大体积混凝土层出不穷。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完毕,如何防止浇筑后的混凝土在养护期间发生裂缝,尤其是深层裂缝,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一个极为关键的问题。本文主要结合工程实际对浇筑后的混凝土进行测温监控分析,随时掌握混凝土的温度变化动态,总结大体积混混凝土温度变化规律,并以此来指导混凝土的养护工作,使养护工作更加科学有效。

2 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特点

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是体量大,几何尺寸不小于1m,预计会因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而导致有害裂缝产生。浇筑完成后混凝土水化热的控制、收缩裂缝的控制、混凝土的养护及温控是项目混凝土技术中的最大难点之一。大体积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度由胶凝材料水化热引起的绝热温升、混凝土入模温度、混凝土浇筑后的散热温度三部分组成。其中胶凝材料水化热引起的绝热温升控制通过优化配合比,选用不同性能的材料予以实现;混凝土入模温度主要通过控制混凝土拌制材料的温度予以实现;混凝土浇筑后的散热温度主要通过控制浇注、养护方式予以实现。

3 基础大体积混凝土防裂温控措施

(1)进行混凝土试配,合格后严格按照适配的混凝土配合比进行施工。超厚底板混凝土采用60d强度的混凝土进行评定,混凝土中水泥用量最大不超过430kg/m3,最小不小于310kg/m3,降低混凝土早期的水化反应速度。(2)改进混凝土配合比,在混凝土中掺入混合材料(如减水剂和粉煤灰等),降低水泥水化热,减少单位体积水泥用量。(3)大体积混凝土可采用60d或90d后期强度作为配合比、强度评定及工程验收的依据,使用聚羧酸缓凝型高性能减水剂,延缓水泥水化,避免混凝土温升过快产生开裂。(4)在混凝土中加入一定的膨胀剂、纤维,利用混凝土的补偿收缩原理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这种以“抗”为主,“抗”与“放”相结合的方法能较好地解决筏板基础混凝土的裂缝控制问题。(5)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可以降低混凝土的最高温度,从而可减少基础温度和内外温差。(6)改善边界散热条件,采取保温保湿的养护措施,防止表面混凝土散热太快,使混凝土表面保持相对高的温度,降低混凝土的内外温差。(7)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并加强温度监测,合理调整保温措施。

4 基础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措施

(1)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对混凝土进行保温保湿养护。通过对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差估算,选用洒水或覆盖养护。可采用铺设塑料薄膜、麻袋、棉毡进行养护,防止混凝土温度裂缝。为了防止养护期间下雨造成混凝土表面温度的突降,在麻袋上覆盖一层彩条布,即可达到防雨效果,又可达到覆盖保温效果,各种材料搭接宽度不小于100mm。(2)针对混凝土侧面保温,采取带模养护,根据温度监测情况做好加厚保温应对措施。(3)具体养护天数以温度监测为准,一般不少于14天,混凝土内外温差在表面养护结束后不超过20℃为宜。1)混凝土在浇筑完毕后的12h以内,加盖薄膜进行保湿保温养护。2)要求薄膜、保温材料、防雨材料搭接不小于100mm 。墙柱插筋之间狭小空间必须特别注意保温措施,可用条形薄膜加以覆盖后,再加盖麻袋等保温材料,确保墙柱插筋薄弱环节处的保温工作。3)基础底板保温养护期间,应加强现场安全防火管理,施工区严禁烟火,确保保温措施自始至终起到养护作用,严禁随意掀开保温材料。当混凝土内外温差和降温速度超过温控指标时,应进行计算分析,及时加盖备用麻袋加强保温

5 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测温措施

5.1 测温目的、测温方法

(1)测温目的:为了砼的养护提供依据,以保证在养护的过程中能够提前覆盖,减小内外温差,防止温度裂缝的产生。(2)测温方法:采用JDC-2便携式测温仪。

5.2 测温布点、测温记录

(1)测温布点。根据筏板截面形状、厚度,在各种厚度底板及电梯井坑等代表性部位,设置多个温度测试点。 为了保证测温点准确,应采取措施使測温点与钢筋分开,采用胶带纸黏贴在钢筋上并用隔热材料隔热。同时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对测温探头进行封闭保护。

(2)测温频率:

(3)测温数据分析。布置测温点,在具有代表性的位置分别设置温度监控点,具体分为三类:第一类为深坑区域温度监控,同一温度监测点在不同深度位置处的温度变化成山脊状分布;第二类为塔楼周边温度监控,同一温度监测点在不同深度位置处的温度变化成正态分布;第三类为深大面区域温度监控,同一温度监测点在不同深度位置处的温度变化成正态分布。

6 温控应急措施

温控指标:①混凝土中心与表面温差不大于25度;②混凝土表面与环境温差不大于20度。

如温差超出上诉限值,采取以下应急措施:为保证混凝土内外温差符合要求,须根对混凝土温升过程进行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及时分析,如发现温差有加大趋势,须采取应急措施,确保温差符合要求。

施工前,项目购置塑料薄膜、棉毡、棉被、彩条布等养护、防护物资。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对混凝土表面及时覆盖进行保温保湿养护,养护过程须根据温差监控结果动态调整保温养护措施,如温差有加大趋势,须增加铺设保温材料以保障混凝土内外温差符合要求;为避免因降雨等因素影响引起的混凝土表面突然降温,保温层覆盖完成后,须铺设彩条布进行防雨,以保障养护环境良好

7 结束语

由于基础大体积混凝土底板较厚,且根据大体积混凝土规范及现场温度情况,需保温养护至少14天后,方可停止拆除覆盖层。通过对测温点进行数据分析,判断工程采取的保温措施是否合理,将混凝土里表温差及混凝土与环境表面的温差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并加强混凝土浇筑后的养护管理,可避免出现不规则的温度收缩裂缝,保证了工程质量。

猜你喜欢

温控大体积混凝土基础
基于小型化的功放单元和温控箱结构及散热设计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最憨厚笔记 夯实基础就是要一步一个脚印
智能风扇技术在冷却X射线管组件中的应用
拨乱反正 夯实基础
工业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分析
浅谈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蔚汾河特大桥承台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