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语言与学生学习有效性的现状和对策

2017-03-16雷富荣谢谙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7年1期
关键词:名师语言设计

雷富荣 谢谙

[摘 要]

本次调查主要目的是从总体上,把握福建省建瓯市城区小学直属校教师的教学语言设计和运用的现状、主要教学行为影响学生学习有效性形成相关因素的状况。从大教学语言观视野审视这些现状,结合问卷数据分析直属校教师教学语言设计和运用的教学反思、主要教学行为及强化技术手段的应用、课堂管理语言、学研名师语言的现状,并提出建议和对策,以引起学校和教师的关注,创新课堂教学语言,提高教师专业的语言修养。

[关键词]

教学语言;学习有效性;调查与分析

为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教师越来越重视教学语言的设计和运用,“学生的有效学习,依赖于教师的有效设计,有效教学设计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和保证。”[1]教学语言是一种专门的特殊的工作语言,是教师驾驭课堂的智慧语言,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在课堂内外运用书面语言、肢体语言、声像语言,组织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载体和媒体。从一堂课看,教师的教学语言贯穿在整个课堂的教学环节里,从预习指导到导课、出示教学目标、组织学生活动、展示资料、突破教学重难点,到最后的作业评价等都要依靠教师的教学语言做支撑。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通过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检视自己的教学行为、运用课堂管理技能、学研名师等方面的努力,达成最佳教学效果,促使学生学习有效性的形成。现以建瓯市城区小学直属校教师问卷调查结果为例,从大教学语言观角度,分析教学语言的设计和运用、主要教学行为及强化技术手段的应用、课堂管理语言、学研名师教学语言等相关因素的现状,并提出建议与对策。

一、基本情况

(一)问卷编制

课题组成员多次研究讨论拟制。

(二)问卷内容及结构分析

问卷共设计26道题。其中背景性问题5个;主观性问题5个;检验性问题16个。问卷调查的具体内容:了解被试对象对教学语言与有效学习之间关系的观念与认识;了解被试对象在实践中设计与使用教学语言的情况;了解被试对象是否关注学科教学质量形成的主要原因;了解被试对象是否关注名师和研究名师教学语言的现状;了解被试对象在教学中采取主要教学行为和辅助教学行为的状况;了解被试对象在班级管理中对学生有效学习所产生的影响;了解被试对象对本课题研究内容的看法与建议。

(三)发放问卷时间、方式及参与问卷数量

本问卷于2016年4月,通过微信平台发送至福建省建瓯市直属校第二小学教师群、实验小学教师群、第一小学教师群中进行调查。由于各校微信群的建立,加群行为属于教师个体行为,不具有学校行政行为,所以三所学校教师人员参与数不等。第二小学、实验小学参与率分别占该校教师数的63.1%、56.5%,过半的教师参与了本次问卷调查。

(四)收到问卷样本总数

从问卷星平台上共收到三所学校有效样本问卷123份。

(五)问卷调整结果

被试对象对课题研究的看法与建议:教师要重视引导性教学语言、激励性教学语言等设计与运用;学生的有效学习、学习效率与接受能力有关联;教师的教学语言对教学过程的引导要全程进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习有效性的形成;教师要重视技术手段的使用与课堂教学管理;教师应加强自己的教学语言与名师教学语言的对比。

被试者对此次问卷调查的认识:通过参与这次问卷调查,增强了对自身存在问题的认识;这次问卷的题目设计很好,引发深思;有效的教学设计才能收到有效的教学效果;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有帮助作用,应加强学习与改进;希望把调查结果发布出来供大家参考。

二、现状与分析

(一)教学反思存在差异

教学反思是教师就教学行为,对学生的学习行为所产生效果进行的思考。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学校都要求教师撰写课前、课中、课后或单元反思,其作用在于促进教师对备课、教学进程、教学效果的思考。反思的内容没有规定,由教师自主记录,可以是一堂课的成功之处;可以是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可以是精彩的点拨;也可以记录自己的教学缺憾。教师带着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及时反思,就能为自己的教学积淀经验。从教学实践看,教学反思因人而异,存在着差异。本次调查数据显示:思考过教学语言与学生学习有效性关系的教师占79%,没有思考过的教师占8%,有时有、有时没有思考过的教师占36%。

(二)不同时间段教学语言的运用存在差异

广义的教学语言,是指教师从上课前预习指导到上课时教学内容的设计和运用,再到课后作业的精心设计和评价。其目标就是要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组织学生共同参与,以实现本课的三维目标。而从教学实践中,教师未必对课前、课中、课后三段时间的教学语言都给予充分地重视。有的教师上课前布置的预习内容没有针对性,没有提出具体的预习方法与要求,使预习随意性增大,达不到预习的效果。有的教师在一堂课教学后,布置过量的练习给学生,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本次调查数据显示:教师侧重于课前教学语言的设计与运用的占14.63%,课中占52.03%,課后占0.81%,注重每个时段的占32.52%。

(三)主要教学行为的选择存在差异

主要教学行为,是指在课堂上针对具体的教学目标与内容而采取的专业行为,是学科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学情、年段要求、教材内容,为确保教学有序有效地进行而选择相应的教学行为。“依据教师在课堂中扮演的不同角色及其与学生的关系,主要教学行为可分为呈示、对话、指导三类。”[2]在教学实践中,品德科教学,教师多选择讲述行为;语文科教学,教师多选择对话行为;数学科教学,教师多选择指导行为等。由于学科本身特点使教师自然地做出了倾向性的选择。教师选择不同的主要教学行为,决定了教师的教学语言表述的方向:是讲述知识,还是讲述技能,抑或是讲述活动方式、活动环节的时间分配等。美国教育心理学家M·希尔伯曼这样论述积极学习:“对于我听过的东西,我会忘记。对于我听过和看过的东西,我会记得一点。对于我听过、看过并问过的问题或与人讨论过的东西,我会开始理解。对于我听过、看过、讨论过和做过的东西,我会掌握。”[3]由此可见,在选择教学行为时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选择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行为。不能简单地把学生的大脑当作容器,让他们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要促使学生,通过听力、视力、体力、团体合作行动力等来自内力和外力的投入而主动学习。传统的讲述和示范不会形成持久的学习,只有积极的学习意识才能形成有效的学习效果。本次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教师选择主要教学行为的比例是:讲述行为占17.89%,对话行为占52.03%,指导行为占30.08%。

(四)强化技术手段的使用效果满意度存在差异

在教学中,教师会运用声像语言等强化技术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如通过播放课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与讨论;组织学生听、看,让学生表述自己的理解与思路;通过课堂赞扬,增强学生的成就感等。教师运用强化技术手段主要用来激励学生已有的正确行为,抑制不良行为,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但本次调查中,教师对自己采用的强化技术手段所带来的教学效果满意度存在着差异:满意的占27.64%,不满意的占8.13%,有时满意、有时不满意的占64.23%。

(五)课堂管理效果的满意度存在差异

课堂管理的目的在于使教学有效进行。“课堂管理不是把学生的行为控制起来,而是教师用来创造有益于学习的课堂环境所作出的决策和所采取的行动。”[4]有效的教学语言促进学生有效的学习,低效、无效的教学语言使学生失去兴趣。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个体的某些原因或者是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枯燥,容易导致学生注意力下降。或学生受到他人的干扰,或同学之间发生争吵导致教学中断,教师会停止教学处理这些问题。实践中,教师遇到类似情况,处理方式方法不同:有的叫学生站到教室的后面或前面;有的当堂训斥学生;有的事后告知家长等。这些方式方法虽然能起到暂时的震慑作用,但不是最好的管理方法,有的行为与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背道而驰。本次调查中,教师的管理技能、管理方法所带来的班级变化的满意度是:满意占46.34%,不满意占9.76%,有时满意、有时不满意占43.9%。

(六)学研名师教学语言的意识比较薄弱

名师在策划教学活动上组织严密,在创设情景上下功夫,在关键处把控推动,在疑难处点化,将乏味的教学内容变成看得见、摸得着、抓得到的东西,让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快乐、一种享受。学研名师的教学语言,如果只是听一听课,看一看名师的模样,学一学名师的教学方法,上一上移植课,这样的学习只能浅尝辄止,不能从源头上把握名师的“魂”。本次调查数据显示,表示研究过和对比过名师教学语言的设计和运用的教师均占39.02%,没有研究过和对比过的教师分别占23.58%、30.08%,有时有、有时没有研究过和对比过的教师分别占37.4%、30.89%。

三、建议与对策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的教学语言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末,是组织教学进程必不可少的媒介。从课前布置预习、课中教学活动到课后复习巩固,从辅助教学手段的使用到课堂教学管理都离不开教师的教学语言,它起着穿针引线、画龙点睛的作用。科学的教学语言是教学环节能否环环相扣的关键,因此设计和运用教学语言要考虑诸多教学要素,如教学方法、学生状态等。德国教育家希尔伯特·迈尔总结了优质课堂教学的十项特征:清晰的课堂教学结构;高比例的有效学习时间;促进学习的课堂气氛;清晰明确的教学内容;创建意义的师生交流;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促进个体发展;巧妙地安排练习;对学习成果有明确的期望;完备的课堂教学环境。[5]这十项特征对我们如何设计和运用教学语言,考虑运用哪些教学要素打造优质课堂具有借鉴意义。结合本次问卷调查中发现的问题,现提出建议和对策:

(一)精练教学语言,提高反思能力

教学反思能够促进教师对教学行为效果的自我审视。一堂课、一个单元、一个学期后,教师能反观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对自己教学语言的设计和运用的再思考、再提高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教师教学的有效性基于对教学中师生共同问题的解决。这是教师成长的必经过程,正如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成长=经验+反思”的教师成长公式。在成长的过程中,单靠教师个体的教学反思不够,还要靠集体的力量,如专家指点、名师示范、教研组评课和辩课等,促进教师的有效反思,不断精练教学语言的设计和运用。

(二)从时段上下功夫,精用教学语言

重视每个时段教学语言的设计和运用,在于不漏掉每一个环节。课前指导预习、课中共同学习、课后作业评价,是教师实践教学语言的每个重要时段,每个时段之间都是环环相连,勿厚此薄彼。课前指导预习要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有效的预习任务,数量要适当,可操作,以确保预习的质量;课中教学,有目标,精心组织教学,向四十分钟要质量;课后练习,精练选择,举一反三,做好评价工作,特别是鼓励学困生按时完成作业,激励优等生的求异创新。

(三)精选教学行为,实践积极学习

指导行为应作为课堂上主要的教学行为。目前,国内有许多成功案例,如杜郎口学校的“预习、展示、反馈”、洋思学校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等,改变了传统教学的模式与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选择适合的教学行为,认识和实践积极学习的理念,是教师课改的使命。当前建瓯市中小学开展了“自主互助、展示反馈”的教学模式改革,直属校教师应大胆实践、勇于探索,成为课改的排头兵。

(四)适度使用强化技术,发挥声像语言作用

及时适度使用强化技术手段,让学生专注于某一个学习内容或突出教学中的某一个亮点。通过表扬表现突出的学生让其感到自信与成功,让其他学生有学习效仿的榜样。此外,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根据其学习表现,选择与其年龄相适应的声像语言等强化手段,是提高学习有效性的关键。同时也应注意适度使用强化技术手段,否则会过多占用课堂教学时间,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只对强化物本身感兴趣,而忽视了学习过程。

(五)创新课堂管理语言,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教学语言的设计和运用应包含课堂管理、活动要求,通过语言信号的指向,让学生有明确的行为动作。教师可根据本学科教学特点,总结一套组织教学活动的语言。如一位教师组织低年级学生的小组合作活动时,用充满磁性、响亮的声音要求道:“根据第三段的学习要求,小组合作讨论问题时要做到:一——转身,二——微笑,三——认真倾听。”学生在教师发出信号后,有序地进行活动。类似这样的课堂管理语言,使学生明确知道做什么、怎么做,可以使学生保持长久的注意力投入到学习状态中。

(六)学研名师教学语言,提升专业语言修养

当前各校都有自己的名师,他们是学校的宝贵“财产”,是教师们学习的楷模。名师与普通教师的不同,就在于其本身具有深厚的文化修养、洞察学生心理的能力、灵活驾驭课堂的能力,通过自身的教学语言影響学生,出色完成教学任务。学校除了学研本校的名师外,还可以请外校名师进校园,或派教师到外校学名师。这不仅仅是看课,更重要的是教师个人、学校教研组结合观课与学习名师理论,通过教研平台分析案例,由面到点剖析揣摩,特别是教学语言运用的独特之处,鉴赏名课亮点之处,才能提高专业素养。

(七)实践教学语言,将读、看、想、做、议、记相结合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多通道协同记忆法就是在记忆的过程中,把各种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都动员起来,协同配合、共同参与记忆的方法。”[6]学生的有效学习是通过教师的教学语言来干预和控制的。教师在组织学生活动时,要通过读一读、看一看、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记一记等学习方法,实践教学语言,增强对学习内容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加深印象,提高记忆,形成知识和技能。

综上所述,改变当前教师教学中的薄弱现状,要先树立大教学语言观,从教学反思入手,检视每个时段教学语言的设计和运用的实际效果;通过选择指导行为,发挥声像语言的作用,把学习的话语权、活动权交给学生,提高教学质量的满意度;把创新课堂管理语言和学研名师结合起来,加强实践,提升专业的语言素养。

[参 考 文 献]

[1]许书明.有效教学与教学设计的有效性[J].语文教学通讯(小学版),2013(11).

[2]崔允漷.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M·希尔伯曼.积极学习[M].上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希尔伯特·迈尔.怎样上课才最棒[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5]沈丽娟.把课堂打造成梦的样子[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6]齐昌博.这样学习最有效[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刘北芦)

猜你喜欢

名师语言设计
名师直播课
名师成长的四个阶段
BUBA台灯设计
浅议"名师"
有种设计叫而专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名师读意林
我有我语言
语言的将来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