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思维导图提高语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2017-03-16廖荣莲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7年1期
关键词:中心词文眼语篇

廖荣莲

[摘 要]

思维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工具。它以可视化的形式,建立知识间的有机联系,较好地改变了传统语篇教学中的线性思维模式,便于学生把握文本的整体架构,促进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关键词]

语篇教学;思维导图;有效性;策略

语篇教学作为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语感、积累语言经验、开拓文化视野的有效途径。尤其到高年级,语篇容量大,篇幅长,词汇多,部分篇章结构比较复杂,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很大的挑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以思维导图辅助语篇教学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思维导图(Mind Map)又称心智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工具。它以可视化的形式,建立知识间的有机联系,较好地改变了传统语篇教学中的线性思维模式,便于学生把握文本的整体架构,促进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同时尝试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在此,笔者以第八届全国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观摩课江苏桂婷婷老师执教的Emperor Penguins为例,谈谈在语篇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的有效策略。

一、确定导图中心,明确语篇主旨

“文眼”是语篇的灵魂,是教师交给学生阅读理解文本的“钥匙”。抓住了文眼,即确定了思维导图的中心词,再由此中心词开始,随着阅读的不断深入,联想出一系列相关事物,最终形成有序的图式。

Emperor Penguins一课,桂婷婷老师是这样引导学生找出“文眼”,确定思维导图中心主题的。

T:(出示語篇,将amazing一词去掉)(见图1)There is a missing word in the text. What is it? Read the text, and then use one word to complete.

(学生快速阅读语篇,老师巡视)

S1: I think the missing word is cute.

S2: The answer is good.

S3: It is fantastic.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将答案一一板书在黑板上)

T: You are amazing.(呈现“amazing”,并张贴在思维导图的中心词位置)(见图2)

Ss: Read the new word.

T: Can you guess its Chinese meaning? Yes, it means“令人惊奇的”。So emperor penguins are amazing birds.

巧改文本→猜测主题→讨论交流→揭晓答案,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一步步找出语篇“文眼”,明确了文本的主题思想,即“Emperor Penguins are amazing birds”,于猜测中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讨论中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品质。

二、丰富导图枝干,研读理解语篇

围绕“amazing”,在了解“emperor penguins”的生活习性的阅读过程中,桂老师和学生逐步丰富导图枝干,构建出以“amazing”为中心词的思维导图。

(一)寻找关键词,理清语篇脉络

T: Why are they amazing? Read the text, and then underline the key words.

S4: They live in the Antarctic.

S5: They are great swimmers.

S6: They are good parents.

教师根据学生发言,补充思维导图的主干(见图3)。

(二)围绕主干,突破语篇难点

围绕思维导图中“good parents”这一主干,桂老师采取多种方式让学生提取、理解与之相关的具体事实和信息,较好地理解了语篇的内容和深层含义。

(1)提问激思

如对“Mother Penguin”的学习:

T: How does Mother Penguin do? How far does she walk? How long is eighty kilometers?

(2)角色体验

为了让学生感受“Father Penguin keeps the egg warm”的不易,教师让一个男生扮演“Father Penguin”,将一个蛋放在他的脚上,要求蛋不能滚下去。这一角色活动让孩子们真切感受到“keep the egg warm on the feet”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

(3)调查采访

“Father Penguin”护蛋的过程中还有哪些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教师在角色体验的基础上又设计了小记者采访活动,由学生扮演小记者,对“Father Penguin”进行采访。

S7: Are you hungry?

Father Penguin: Yes, Im very hungry.

S8: Are you tired?

Father Penguin: Yes, I am.

S9: Do you want to sleep?

Father Penguin: Yes, Im very sleepy.

S10: Are you cold?

Father Penguin: Yes, Im very cold.

S11: How long do you keep the egg warm?

Father Penguin: Two months.

通过采访,孩子们深深感受到“Father Penguin”护蛋的艰辛,自然而然地发出“Father Penguin is really amazing. He is an amazing dad”的感叹。

(三)小组合作,完善思维导图

理解完语篇后,教师又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以“take notes”的方式,提炼“Mother Penguin”和“Father Penguin”各自“amazing”的内容,补充思维导图,最终将故事的思维导图完整地呈现出来(见图4)。

在研读理解语篇的过程中,桂老师通过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将原本零散的语篇信息化为3条明晰的线索,较好地帮助学生建构起语篇的框架,从整体上把握语篇的脉络,为后面的文本复述做好铺垫。

三、借助导图复述,内化夯实语篇

復述是语篇教学的升华,是学生在理解、熟识内容的基础上,对原有的知识体系进行重组整合,最后通过口头语言表达出来的过程。桂老师充分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根据思维导图提供的信息链条开展循序渐进的复述,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在提高自身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内化所提取的信息,完成并夯实自己的知识建构。

(一)基础性复述

学生根据思维导图介绍“emperor penguins”的生活习性。

(二)创造性复述

根据语篇特点,在基础性复述的基础上,桂老师开展了转换人称方式的创造性复述活动。教师先自我示范,扮演“baby penguin”进行复述,再让学生角色体验,独立尝试以“chick”这一角色进行复述,并用上丰富的个性化语言,从而切身感受“Emperor Penguins are good parents”,促进其综合语用能力的提高(见图5)。

四、尝试制作导图,拓展提升语篇

语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话语交际能力,丰富其表达内容与方式。思维导图作为组织思路和言语的一种工具,可以帮助学习者借助其中的关键词把自己的想法较轻松、有条理地表述出来。拓展环节,桂老师充分利用思维导图,结合本课所学,设计了“谈父母,感受父母之爱”的“说一说、写一写”的亲情教育活动。

(1)Make a mind map

桂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思维导图的设计过程,再让学生尝试绘制My Parents的思维导图。

(2)Say something about your parents

学生根据自己绘制的思维导图,谈论自己的“amazing parents”,于交流中体验父母为自己成长付出的诸多辛劳,渗透“My parents are amazing”的感恩父母的情感教育。

(3)Write a passage about your parents

结合思维导图,于课后写一篇“My Parents”的文章,将课堂上生成的句子建构成连贯的语篇,由句到篇,由易到难,帮助学生建立写作的信心(见图6、7、8)。

实践表明,思维导图较好地化解了学生对语篇结构分析及内容理解的难度,促进师生与文本的交流与沟通,使枯燥的内容变得丰满,提高了语篇教学的有效性。笔者相信,随着思维导图研究的不断深入,它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将不断拓宽。只要教师们在教学中认真实践与探讨,不断改进思维导图的使用方法,小学英语教学定会如虎添翼,学生也能更好地发展其创造性思维和良好个性。

[参 考 文 献]

[1]朱浦.教学问题的思考[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符 洁)

猜你喜欢

中心词文眼语篇
中日能源语篇中语言表征的对比研究
基于语篇分析的课例研究
基于语篇的初中英语教学策略
抓住文眼,让文本解读更有效
散文阅读有方法
英汉口语中名词性省略对比研究
俄汉语定语对比
巧用“文眼”,为阅读教学增效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提升复习效率
语篇填空训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