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树岩画中的鹿图像

2017-03-16苟爱萍

艺术评论 2017年2期
关键词:玉树岩画数量

苟爱萍

玉树岩画中的鹿图像

苟爱萍

玉树岩画属于青藏岩画系统,玉树牦牛岩画数量为575个,占岩画数量的32.5%。鹿岩画数量为226个,占岩画总数的12.79%。由此可见,除了牦牛岩画,鹿岩画在玉树岩画中也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一、玉树鹿岩画的空间区域分布情况

玉树州的鹿岩画主要分布在曲麻莱县、治多县、称多县以及玉树市区。

(一)曲麻莱县

曲麻莱县境内有14个岩画点,其中有7个岩画点共计分布有92个鹿岩画个体图像。曲麻河乡昂拉岩画点分布有36个鹿岩画图像,曲麻河乡智隆岩画点分布有12个鹿岩画图像,约改镇塔琼岩画点分布有26个鹿岩画图像,巴干乡宗青岩画点分布有10个鹿岩画图像,巴干乡统吉岩画点分布有7个鹿岩画图像,巴干乡的曲孜岩画点分布有1个鹿岩画图像。

(二)治多县

治多县境内有9处8个岩画点,其中的毕色岩画点有两处岩画遗址。治多县8个岩画点总计分布有66个鹿岩画图像。邓额曲岩画群——立新乡毕色岩画点的第一处分布有5个鹿岩画,第二处分布有32个鹿岩画。普卡贡玛岩画点有2个鹿岩画,冷培塔岩画点有9个鹿岩画,角考岩画点有3个鹿岩画,尕琼岩画点有9个鹿岩画,章齐达岩画点有3个鹿岩画,客尤山岩画点分布有3个鹿岩画图像。

(三)称多县

称多县境内分布有7个岩画点,有鹿岩画图像总计为39个。尕多乡的赛康岩画点画点分布有鹿岩画9个,尕朵乡木秀岩画点有鹿岩画26个,称文镇东果岩画点有鹿图像3个,称文镇的庚卓岩画点分布有鹿岩画1个。

(四)玉树市区

玉树市区有4个岩画点,鹿岩画图像数量为29个。哈秀乡云塔岩画点分布有16个鹿岩画图像,安冲乡布朗岩画点分布有1个鹿图像,仲达乡麦松岩画点分布有鹿岩画图像9个,仲达乡的觉色岩画点分布有3个鹿岩画。

玉树鹿岩画的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特征,玉树鹿岩画可分为东区及西区两个区域,西区(曲麻莱县、治多县)比东区(称多县、玉树市区)分布有更多数量的鹿岩画。玉树西区分布数量为158个,东区分布数量为68个,分别占玉树鹿岩画总数的69.9%及30.1%,西区鹿岩画的分布比例是东区鹿岩画分布比例的2.32倍,西区是主要分布区域。

曲麻莱县鹿岩画数量(个) 表1

治多县鹿岩画数量(个) 表2

称多县鹿岩画数量(个) 表3

玉树市区鹿岩画数量(个) 表4

二、玉树鹿岩画的图像风格

玉树鹿岩画可分为a、b、c三类图像风格。a风格为剪影风格,多数由密点敲凿技法制作而成,少数为先划刻出轮廓线,然后在轮廓内进行研磨。b风格为敲凿轮廓线的风格,c风格为划刻轮廓线风格。对鹿岩画风格整体观察后发现,玉树不同风格鹿岩画的分布存在着区域性特征。

曲麻莱县92个鹿岩画图像中,42个a风格为主体风格,25个b风格为次多风格,c风格数量为22个。从上述图像风格可知,a风格图像占曲麻莱县鹿岩画总数的45.65%,占玉树鹿岩画总数的18.58%。

治多县鹿岩画中,a型图像15个,b型图像15个,c型图像34个,c型为主体风格。c型线刻岩画,占治多县鹿岩画数量的51.5%,占玉树鹿岩画总量的15.04%。

称多县以b风格为主体图像风格,占称多县鹿岩画数量的64.1%,占玉树鹿岩画总量的11.06%。

玉树市区鹿图像风格以b风格及c风格为主体风格,数量为23个,占玉树市区鹿岩画总数的79.3%,占玉树鹿岩画总量的10.17%。

玉树鹿岩画的分布存在着区域性风格分布特点。西区以a风格为主,b风格与c风格为重要风格,最西端除了a风格,b风格与c风格也占有一定数量,数量比例大致持平。东区以b风格为主,东区西端称多县b风格与西区最西端的曲麻莱县的b风格比例相同。在最东端除了b风格,c风格也占有重要位置。a风格在最东端数量最少,从西至东a风格大体上呈递减趋势,b风格与c风格在最东端的分布比例也较小。

三 鹿岩画文化属性分析

张亚莎先生在《西藏的岩画》中,将西藏的鹿岩画分为“美丽风格”“准美丽风格”以及“朴素风格”。在目前已发现的玉树鹿岩画中尚不存在“美丽风格”的鹿岩画,仅存在“准美丽风格”与“朴素风格”的鹿岩画。玉树西段鹿岩画的分布多于东段,刻画有s纹饰的鹿岩画数量较少,主要分布在西段的曲麻莱县以及治多县境内。玉树鹿岩画的数量也仅次于牦牛岩画数量,玉树鹿岩画的分布以及装饰特点整体体现出青藏岩画系统的特性。

玉树鹿岩画制作技法与图像风格图例

西藏“准美丽风格”的鹿岩画图像是对“美丽风格”鹿岩画的模仿,“朴素风格”是回归本土风格的体现,从时间序列上来看,“美丽风格”在藏西地区出现的时间最早,与北方或中亚草原岩画风格有明显的一致性,是流行于公元前一千纪的欧亚北方草原上的鹿图像风格,这种风格与中原西周青铜器上的动物风格也存在着明确的联系。“美丽风格”鹿岩画的年代为公元前700—500年。从玉树鹿岩画的风格来看,玉树“准美丽风格”(b型风格有s纹饰的鹿岩画)鹿岩画的年代可能稍晚于西藏“美丽风格”鹿岩画的年代,而与西藏“准美丽风格”鹿岩画的年代大体相当。玉树早期鹿岩画的风格很有可能是通体敲凿法制作的a型风格的鹿岩画。随后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玉树鹿岩画的风格产生变化,出现了有s纹饰的b型风格的鹿岩画。s纹b型风格鹿岩画流行一段时期后,出现了无纹饰的b型风格,最后是使用金属工具直接划刻的鹿岩画,即c型风格的鹿岩画。西藏“美丽风格”的鹿岩画数量不多,主要分布在藏西的日土县境内,“准美丽风格”的鹿也分布在日土县的任姆栋岩画点,西藏东部未见到这两种风格的鹿岩画。玉树b型或c型“准美丽风格”的鹿岩画主要分布在通天河流域玉树岩画区的西段。通过比较西藏与青海玉树鹿岩画的地域分布空间,几乎找不到两者之间可能相互传播的地域分布因素。因此可以认为西藏与玉树之间尚不存在鹿岩画风格的传播与直接承继关系。玉树鹿岩画风格的变化,应当是玉树本土风格(a型风格)的鹿岩画通过与北方草原或者与其他文化交流之后的结果。

玉树在地理上处于青藏高原的中间位置,玉树是古代青藏高原文化、卡若文化以及卡约文化的文化交汇区,是古代藏汉文化与经济交往的重要通道。玉树的西北部与新疆的巴音郭勒盟接壤,是青海藏区的古代民族与西北草原民族往来的重要枢纽。北方草原的动物风格,可能主要是通过新疆与玉树接壤的地区,将欧亚草原的斯基泰S风格的动物装饰风格携带至玉树地区,欧亚草原动物风格逐渐对玉树鹿岩画的风格产生了影响。而在玉树的东北部,宁夏贺兰山、内蒙古阴山动物岩画以及中原地区的动物装饰风格与玉树鹿岩画的风格也非常相似。因此,有理由认为,玉树鹿岩画的图像风格可能受到西北部与东北部双重文化的影响。

人类与鹿的关系由来已久,青藏高原的鹿文化自何时产生,目前尚不明确。在“藏北纳木错湖一带,至少有若干代的牧民都不曾见到过鹿,鹿这种动物似乎只存活于西藏的古代岩画之中。研究者们注意到,鹿在苯教典籍与苯教传说故事中却是一种有着非凡能力,具有神性的神秘动物,它们的神性一般都集中在角部,其次是作为苯教巫师的坐骑”。

东亚北部地区从西至东,从北至南曾经出土了大量的与鹿相关的古代遗物、遗址、器物。新疆地区与蒙古发现了数量较多的鹿石遗址,内蒙古以及宁夏等地出土了大量的匈奴系统的青铜器,其中包含有较多的青铜鹿以及鹿纹,内蒙古、宁夏、新疆以及青藏高原的动物岩画中则有数量众多的鹿岩画。中原地区的鹿文化也很发达,在陶器、玉器、青铜器、瓦当以及各种流传至今的民俗文化中,都存在着各种鹿的形象。

图7 玉树各区域鹿岩画风格变化折线图

从鹿的信仰文化空间分布可以看到,人与鹿的确存在着亲密联系。鹿既是吉祥美好的象征物,也是带有神性色彩的动物。

注释:

[1]尼玛江才.玉树岩画[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16:418.

[2][3] [5]张亚莎.西藏的岩画[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6:76-83, 82-84, 84. [4]罗桑开珠.玉树——古代的藏汉通道[J].中国藏学,1990(1).

[6]张光直.青铜挥麈[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200.

[7] 张光直.濮阳三蹻与中国古代美术上的人兽母题[J].文物,1988:11.

[8] 安娜-莉娜·希克拉、户晓辉.芬兰岩画、动物祭祀仪式与萨满教世界观[J].民族艺术.1997(1).

[9] 张启彬.升仙之途与飞升工具——以马王堆一号墓朱底彩绘绘棺为例考察灵物图像的来源与文化[J].荣宝斋.2013(8).

[10] [12]刘毓庆.图腾神话与中国传统人生[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33, 336-340.

[11] 周明初校注.山海经.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23.

文中图片来源:

图1—6、9:玉树州博物馆提供。图8:吕红亮《西喜马拉雅岩画欧亚草原因素再检讨》《考古》2010年10期;图10:戴应新《陕西神木县出土匈奴文物》《文物》1983年12期;图11:张道一《中国图案大系》台北:美工图书社,1995年,第134页;图12:张道一《中国图案大系》155页;图13:张道一《中国图案大系》219页。

苟爱萍: 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副教授,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岩画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玉树岩画数量
观岩画
玉树新城
我家门口的玉树
岩画诗
名人
角:开启位置与数量关系的探索
头发的数量
向量数量积在解析几何中的应用
阴山岩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