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校本培训实践及思考

2017-03-15闫丽芳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2017年1期
关键词:校本培训信息化教学高职

闫丽芳

摘 要:信息化教学能力建设对促进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校本培训是提升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文章以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调查了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制定了培训内容框架,对利用校本培训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方法和策略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高职;教师;校本培训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7)02-0078-03

近几年来,“云”空间、智慧教室、移动学习等教学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广泛应用,为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契机。2014年6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要提高职业教育的信息化水平,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教师评聘考核的重要依据,这对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促进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建设,笔者以本院教师为例开展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校本培训研究和实践。

一、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

为了分析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水平,笔者对学院225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调研数据统计分析得知,目前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主要集中在Office办公软件、校內信息系统、多媒体教学设备、数字教学资源四个方面。对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调查结果显示,我院教师基本能掌握常用办公软件操作,能熟练应用网络搜索、下载资源,使用交互工具进行交流,具备基本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教师信息化教学应用不太积极,大多数教师不能结合个人教学熟练应用。教师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整合和利用优质信息化教学资源,将其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媒体融入教学过程之中,才能适合信息化社会对教育教学发展的要求。

二是教师在信息技术技能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我院教师具有基本素材媒体操作能力,但素材采集和集成的能力并不如意,在数字教学资源制作、信息化教学资源整合及应用方面尚待进一步提高。而这方面能力的欠缺直接影响教师创设和利用媒体素材资源的能力,不利于开展丰富的信息化环境下的自主学习。

二、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能力校本培训内容框架

2015年7月,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培训工作专门委员会发布了《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框架》,对职业院校开展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建设提供了指导和借鉴,并提出:职业院校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体现在六个方面,信息化教学理念、课程组织与评估、教学法运用、技术与装备运用、课堂教学与管理、学习与专业发展,并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阶段。对于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职业院校的教学更加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与基础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存在一定的区别,因此在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方面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另外由于各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师环境以及教师自身专业的差别,造成职业院校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根据学科、年龄呈现出不同的能力水平,因此在校本培训内容设置上要依据各自特点进行设置。

1.校本培训内容框架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对教学的影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建设的内容也应与时俱进。为了适应新技术发展对教学的影响、满足教师对技术的培训需求,在借鉴《高等学校教育技术等级培训大纲》、《国家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指南(试用版)》、《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框架》基础上,结合我院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设计了适合我院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校本培训框架。

培训内容设计为“设备使用、素材处理、课件制作、资源管理、教学应用、教学新技术”6个知识能力模块,19个专题。其中“教学新技术”侧重教学理念转变与提升,“设备使用、素材处理、课件制作”侧重信息技术技能提升,“资源管理、教学应用”模块关注信息技术教学整合、应用。这些模块是对教师信息技术教学能力要求的表述,也是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模块的具体说明。通过制定该框架,深入探索信息化对职业教育教学的作用,总结各种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规律,开展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2.内容框架设计特点及实施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不仅仅是一个掌握信息技术和装备使用的问题,而是要将信息技术和装备应用与课堂教学和课堂管理等诸要素进行充分整合、处理的过程。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建设在教学内容设计上既要降低学习的技术入门难度,又要满足提高技术操作能力的要求。因此,在校本培训中,应减少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的培训,减少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培训,转向于侧重技术在高职教学、工作中的信息化工具的有效应用,增加了新技术发展为教学带来的理念培训内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建设校本培训内容框架的制定,为提升我院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建设提供了明确框架。

为了促进校本培训的有效性,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笔者参与开展了校本培训实施。共有校内专兼职教师121人参加,参加培训的教师年龄主要集中在45岁以下,以青年教师为主。在实施中,因为参训教师具有成人学习的共同特征,培训过程也以“任务驱动、强调活动、强调参与”为指导原则,采取模块化的方式进行实施。教师可自由选择不同的模块组合方式,按照自身知识能力、工作时间和专业发展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培训模块进行学习。按照模块化的培训模式,不同模块之间只有内容涉及领域的不同,没有层次高低之分,通过模块化考核,全方位衡量和体现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通过灵活的模块化选择,实现了某一内容参加培训的教师在背景知识、能力水平上尽量接近,从而达到便于开展的目的。针对不同职级水平的教师,只是在内容选学多少上进行限定,如要求初级职称单次培训的总学时不少于20学时,副高级以上职称单次培训的总学时不少于30学时,以对应不同层次的考核证书。经过两轮实施,校本培训对学院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起到了促进和推动作用。

三、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校本培训的经验与启示

随着信息化教学环境的日益完善,很多教师已经认识到了掌握和应用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校本培训要切实有成效,笔者在实践中得出几点经验和启示。

1.利用信息时代教学手段开展校本培训效果会更好

在教育信息化迅速发展的时代,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校本培训也应紧跟时代步伐,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及时让教师更新观念、调整策略,深刻体验信息技术对教学培训带来的便利,让教师在情景化学习过程中获取信息化教学应用的感性认识和具体参照。例如在我院的校本培训实施中,以传统培训加在线学习的混合式教学方法开展培训。培训有在线学习、辅导,集中面授多种形式。在集中培训时,可以总结参训教师在线自主学习情况,又可以对在线学习中的问题进行解答,顺利推动校本培训的学习进程。另外培训还利用了“翻转课堂”的方法,让面授使得教师与学员之间的交流更密切、更通畅,同时加强了教师的自主学习能力,而这种能力是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重要方式。另外,在培训中,利用在线培训网站丰富的信息化培训资源,详细的信息化学习引导,为教师自由选择时间和内容,自我控制进度,自主学习提高提供了完备的条件。

2.分层培训,多样化的评价可以促进各类教师能力提升

由于高职教师年龄不同、学科背景不同,信息技术基础不同,信息化教学能力也参差不齐,因而对信息化教学技能的要求也不同。在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校本培训中,要把集中培训和个别指导、网上单独辅导结合起来,开展分层次递进式培训,根据不同教师的专业学科需求,以及实际信息化教学能力进行分层、分模块选修培训。在培训目标设置上也为选择同一模块内容不同信息化教学能力水平的教师分别设计不同层次的目标,并开展多样化的评价,使参加培训学习的教师都能得到发展。同时,评价时避免传统的考试评价,以任务、作品作为参评资料,促进教师学习的积极性,避免教师为了“拿证”、“凑学分”而单一应试学习。

3.以实际问题切入,提高教师利用信息化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能力

在校本培训实践中笔者发现了一些问题,如教师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够,学习完后用来指导教学、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还不够。因此在培训中应将教师的实际教学问题作为切入点,以学习共同体建设为依托,构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习共同体,增强协作交流,将教师的专业课程教学与信息化能力校本培训相结合。以利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优秀教学案例进行校本培训,引导不同专业教师对教学案例进行分享,找出可借鉴学习之处,充分合理使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实际问题。在校本培训在线网站上,提供大量与各专业学科教学相关的资源索引为教师学习提供支架,教师在学习中搜索资源,利用资源解决教学实际问题,逐步转化为教师的信息化教学应用能力。

总之,在开展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校本培训中应结合不同教师的实际需要,设计个性化、多样化的培训内容,开展基于信息化环境的模块选修,建立丰富的培训资源,以案例观摩,网上研讨等方式,加强培训沟通交流,制定多种考核与评价,才能切实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校本培训效果。另外,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本文只关注了校本培训内容的建立和实施。今后,尚待继续探索并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促进教师信息化教学应用,巩固校本培训效果,提升信息化教学水平,促进教师职业能力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訓指导手册[C].

[2]茹宏丽,汤文学,吕寨平.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参与式课程开发与应用的探索[J].电化教育研究,2009(8):64-66.

[3]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19(1):58-64.

[4]周正杰.高职实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有效策略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5(5):113-114.

(编辑:鲁利瑞)

猜你喜欢

校本培训信息化教学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立足农村学校实际,合理进行校本培训评价
农村骨干教师校本培训,痛并坚持着
研析小学校本培训质量管理的方法
信息化教学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
浅析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信息化教学课程改革研究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