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过程理论在复杂地形风电项目前期管理中的应用

2017-03-15佟欣

科技创新导报 2016年30期

佟欣

摘 要:目前我国利用风能开发电的操作越来越多,全国总装机数量得到大幅度上升,现在已经向成熟期发展。从实际应用分析,山东、江苏沿海等区域的风能资源较好,由于项目较简单,所以主要利用粗放式模式进行管理,导致实际应用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必须及时对其进行分析。

关键词:过程理论 复杂地形 风电项目 前期管理

中图分类号:TM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0(c)-0106-02

从当前的发展来看,南方地区已经成为风电项目建设企业关注的焦点,由于该区域地势较复杂,风能资源较差,所以传统的项目管理手段和方法根本无法满足实际需求,不能对项目投资标准进行精确判断,导致项目风险越来越高,必须利用一种合适的方法实施管理。该文主要对过程理论在复杂地形风电项目前期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希望可以给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借鉴。

1 概述

分析过程管理理论时可以从两方面进行分析,一方面是过程方法,另一方面是管理。过程方法表示详细识别并管理组织的过程,这些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之为过程方法。过程管理表示时间方法、技术与工具经常策划、控制和改进的过程效果、适应性和效率,主要由过程策划、过程实施、过程检测和过程改进等部分组成,可以将其理解为循环模式。

2 过程管理理论在风电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传统风电项目实施的前期管理主要是顺序性和线形的,前续工作与后续工作具有前后关系,一般前期工作主要由测风、风能资源评估、可研报道编制、项目核准等组成,可以促进前期工作的开展,传统风电项目前期管理认为,前期管理范畴不包括微观选址与风电机组选型,复杂地形风电项目中涉及的项目较多,必须进行复杂过程控制,结合过程控制及时检测、识别并排除各种风险,提高风电项目的管理水平。

2.1 策划过程

结合复杂地形风电项目实际特点,可以利用PDCA循环将复杂地形划分成宏观选址、可研报道编制、项目核准、风电机组选型与微观选址等几部分,此种设计可以将风电机组微观选址与选型直接列入前期工作中,由于风电机组选型与微观选址较复杂,所以之前的操作方法根本不能有效控制发电量,必须结合实际要求加入所需步骤,完善各项操作,保证发电量链条完整性。

除了以上操作过程外,還可以将宏观选址复核、测风方案评估及单机容量确定、风电机组选型建议与微观选址列入检测中,及时检测各个过程的参数,分析并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

宏观选址、测风、可研报道编制、项目核准、微观选址与风电机组选型均是在传统项目管理基础上发展而成的。

宏观选址主要进行拟开发风电场区域操作,可以确定出合适的风电场,但不是最优质的风能资源。进行此过程时,需要综合考虑风电场、电网条件、土地要求等因素。该项工作实际要求必须排除风电项目开发的影响因素,然后综合分析各项要求,初步确定好场址。如果只考虑风能资源,忽略交通、建设条件与电网等因素,就会增加项目投资,影响整个项目的收益。完成上述操作后,还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好专业宏观选址复核,分析影响风电项目开发的弊害,并核实项目资源的达标、道路与建设条件等因素。借助监测点检测工作操作,可以从源头上减少土地、环保、林地等对项目核准的影响,保证项目核准工作的实施,促进项目开发的完成。

测风工作是一种结合拟建厂子进行的长时间测风工作。受地形因素影响,导致区域风能资源较复杂,很难掌握实际情况,增加了测风塔难度,经常存在测风塔位置不合理导致整个项目放弃问题;个别项目因测风塔设置不具备新意,导致CFD软件内部资源失真。所以进行实际分析时,必须结合CFD软件特点进行操作,在拟建设场址内合理选择测风塔位置。完成测风构造后,还是要对测风方案结果进行检测,保证测风方案评估可达到实际规范需求,将各项风能资源均控制在各项参数内。

可研报道编制可以对项目可行性进行分析,结合不同专业进行详细论证,进而合理确认风电项目的可行性。可研报道编制时通常设置一个监测点,利用提前确定单机容量减少风电机组选型和核准附件中存在的问题。

项目核准是项目开工前进行的准备工作,可以从水保、地灾、土地、节能等方面进行分析。核准前后均设置了投资项目监测点。进行投资决策评估的主要目标是衡量项目是否可以达到公司投资标准,结合风能资源真实水平,及时评估投资概述与项目收益,了解项目潜在风险,给公司决策提供支持。该监测点主要对前面所有过程进行控制,可以保证公司资金安全,提高了项目投资有效性。

微观选址不属于前期管理范围,归属于工程建设范畴,可以利用微观选址复核等确定出最佳电机组的排布方案,保证风电机组的运行安全。

风电机组选型也不属于项目前期管理,属于重大设备采购范畴。复杂地形风电项目较复杂,对风电机组提出了较高要求。风电机组设备采购前,可以利用设定监测点的方式精确评估场内资源,进而保证采购到合适项目的机组。

2.2 过程实施

复杂地形风电项目前期主要利用PDCA管理法检测,不仅要策划过程,设计监测点,还要结合各个过程制定出详细的执行方案。同时还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操作,不能随意更改某个过程,提高检测工作质量。

2.3 过程检测

复杂地形风电项目前期管理监测点主要由测风方案评估、投资决策评估、微观选址符合等操作组成,通过各项过程检测,可以保证后期工作的顺利开展。

宏观选址复核可以及时对前面工作进行检查,保证了各项目标的完善;测风方案评估不仅可以及时对测风工作质量进行检查,还可以提高投资决策评估的质量;风电机组单机容量可以满足附件与招标选择风电机组类型;投资决策评估不仅要及时检测前期所有工作量,还要给各项目标的完善提供支持;风电机组选型评估可以保证项目选出合适的机型;微观选址复核的主要目的是给风电机组提供合适的方案,保证项目发电量满足投资决策评估发电量需求。

2.4 完善过程

按照策划好的过程进行复杂地形风电项目前期管理,结合监测点检测情况,了解各步骤执行和完善情况,进而检查出各个步骤的质量、执行故障,方便问题追终,可准确追溯问题的来源。

2.5 PDCA管理法的实际应用

将PDCA应用到复杂地形风电项目管理后发现,宏观选址中的土地、压矿与环保等均出现现场建设条件与道路勘查不清等问题,经过分析可知,这些问题的产生与当地土地与环保部门落实情况具有很大关系。所以进行实际操作时,宏观选址人员必须认真核实,严格按照前期管理要求执行,落实好相关操作。实际分析中还发现测风工作存在测风塔位置、数量不合理等问题,此种问题与管理制定情况、地形复杂及专业人员知识水平不足等具有很大联系。进行项目方案改进时,可以加强项目人员管理,提高项目管理人员技术水平,同时还要提升投资决策人员的数据知识,及时调整并处理好风电机选型及过程问题,提高实际工作质量。

3 结语

传统风电项目前期管理中,由于没有制定详细的项目过程设计,导致项目投资决策、风电机组选型等均不能发挥最大化效益。将PDCA管理方法应用到项目前期管理中,细化了工作内容,突出了工作重点,可以利用监测点保证项目过程质量。同时该种管理方法还可以及时发现并弥补各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可以结合实际发展制定出针对性的改良方案。

参考文献

[1] 杨利锋.产业创新系统与风电产业发展:理论、方法与政策[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

[2] 薛志英.基于风险理论的含风电电力系统短期充裕性评估与决策[D].华北电力大学,2014.

[3] 王涛.风电工程全过程项目管理策划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09.

[4] 耿子尧.蒙东电力公司开鲁风电项目进度管理优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6.

[5] 吴俊.建设项目前期管理中的风险管理研究[D].重庆大学,2007.

[6] 冯戈.吉林石化公司项目前期管理工作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