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项目环保验收监测中常见问题的分析

2017-03-15汤亮冰

绿色科技 2016年22期
关键词:绿色环保

汤亮冰

摘要:指出了建设项目环保验收监测是我国环境管理中的一项重要管理内容,主要包括环境设施管理、污染排放、环保效果等方面的管理,项目竣工后进行环保验收可以为环境监测提供技术服务和支持。分析了当前我国在环保验收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环保验收;环保监测;绿色环保;项目变更

中图分类号:TU712+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6)22-0051-02

1引言

建设项目环保验收监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只有顺利通过环保验收才可以投入生产。近几年环保部门虽然已经颁布包括石油炼制、火力发电、水利水电、汽车制造等众多行业的环保验收技术规范,但是在实际监测过程中依然有一些问题存在,这些问题会对验收监测的进程和质量造成比较大的影响,需要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2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的要求

建设项目环保验收监测过程中,地方环境保护管理部门必须要严格按照《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文件,根据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和调查结果,利用现场检查方式来检验建设项目的环保质量。即建设项目环保验收监测工作必须充分掌握环保验收的主要依据和重点以及验收标准等要求。

2.1建设项目环保验收的主要依据

建设项目环保验收的主要依据是环评报告书、登记表、报告表,环境影响评价批复,《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

2.2建设项目环保验收的重点依据

不同的建设项目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有着较大差异,通常情况下可以划分为工业类项目与生态类项目两种类型。其中建设项目两种类型的环保验收重点依据有所不同,而常规验收主要包含有:项目立项、项目设计、项目施工、项目试生产等其他环节的审批流程和环保措施;项目环保措施执行效果;项目环保措施的各项设备;项目环保设施的运行记录和验收流程的标准性和规范性;项目施工废弃物的安放和落实;污染物的检测标准以及排放物的总量。

2.3建设项目环保验收的程序

结合建设项目施工相关规定,完成建设项目施工后,建设项目单位必须要向地方环保行政管理部门提交试生产验收申请,地方环保行政管理部门则需要根据建设项目单位提交的申请进行核实和验收,然后根据验收标准判断验收结果。当建设项目获得试生产申请批复后,建设单位必须在试生产3个月内提交申请和环保验收资料。环保行政管理部门收到建设工程验收申请和申请资料后给予验收意见,并根据验收标准判断验收结果。

3分析建设项目环保验收监测工作常见的主要问题

3.1建设项目产生变更现象

制定建设项目验收监测方案前,必须要对项目工程的基本状况进行详细调查,在工程调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工程变更的现象。工程项目在实际建设中可能会因为施工资金不到位和施工技術等其他因素会导致工程产生变更现象,所以对项目工程进行调查时必须要结合实际状况对工程变更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法。其中建设项目内容变更可以通过下面几个方面进行:

①建设项目施工的地点,其中包含污染物排放口的变更;

②建设项目生产的产品和生产规模;

③建设项目工作所使用的工艺流程;

④完成工程变更后所采用的环境保护措施[1]。

3.2建设项目试生产超期不验收

在《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文件中的第十条规定中明确表示:项目工程建设单位必须在试生产起3个月内向地方环保行政管理部门提交验收申请和验收资料。

建设项目竣工后试生产期限最长时期不能超过1年。企业没有充分认识到试生产的时间观念,部分企业则认为试生产期3个月后便可以展开验收监测工作,还有部分企业认为试生产3个月后无需提交任何申请资料便可以顺利通过生产验收。部分企业经过3个月试生产期后仍然没有展开验收监测工作,但是并没有向环保行政部门提交申请延长试生产期申请,从而出现违规生产现象。

3.3对建设项目工程验收监测期间的生产工况问题进行分析

针对于工业生产型建设项目,建设项目必须要确保验收监测工况条件如下:确保建设项目试生产阶段环境保护设施运行稳定,其中生产负荷必须在75%以上,而水泥行业必须在80%及其以上。而在实际验收工作中生产负荷往往低于75%,无法满足运行标准,导致此种状况可能是工程项目设计不准确,可能是企业预留扩大再生产能力,可能是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减少污染物排放量,结合实际状况来改善监测效果。若是生产负荷无法短期内迅速达到75%,而企业却能够稳定运行,那么可以根据不同阶段进行监测和验收,则监测出的数据在进行使用时必须要添加使用前提或者使用经常,当生产状况产生变化时,生产负荷为75%便可以进行申请和验收,否则就属于环境违法。如果生产负荷一直达不到75%,那么就需要重新制作书面汇报地区环保行政管理部门,由地方环保行政管理部门予以建议。

3.4建设项目存在验收监测时机问题

建设项目污染物或者废水排放监测对于监测时机有着较高的要求,通常情况下都是使用生化处理工艺进行污染物和废水处理,气温和试运行时间对于生化处理工艺的效果影响较大,一般情况下水温为20~30℃更容易产生生化反应,但是冬季气温相对较低,净化能力也相对较弱,所以,在冬季进行验收监测时应当要减少气候变化的影响。同时,部分企业废水处理设施试运行时间仍然不够,并且生化处理没有达到良好的效果,水质不够稳定,只能通过增添药物剂量才能在短期内达标[2]。

3.5建设项目存在验收监测总量核算问题

通常情况下环评批复会结合国家总量控制的基本要求来制定主要污染物的控制指标,但是针对改扩建项目来说,环评批复总量控制指标必须衡量企业所有项目,其中包含有改扩建项目及原有项目。所以,在进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核算时,必须要对原有污染物排放量和以新代老削减量和新建部分产生量以及新建部分处理削减量进行综合考虑,从而计算项目总体污染物排放量。而实际验收监测通常会忽略原有染物排放量,只对新建部分排放量进行了综合考虑。同时,若是工况无法达到100%,那么就需要将工况折算成100%来核算企业排放总量,但是这点在实际验收监测中经常会被忽略。

4应对策略

4.1提交申请延长试生产期申请

项目工程建设单位要充分认识到试生产时间的重要性,项目工程建设单位需要按照规定要求在试生产起3个月内向地方行政管理部门提交验收申请和验收资料。

4.2全面提高企业绿色环保意识

积极向企业和社会宣传绿色环保理念,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环保法律学习班,让企业领导人和决策者充分认识到环保生产的重要性,严格按照国家环保验收标准开展生产工作。

4.3增强对建设项目施工现场的勘察

在对建设项目进行现场勘察时需要弄清以下问题:

①施工工艺和施工设备是否发生变化;

②企业生产工况是否达到环保验收监测标准;

③正确选择并布设采样点。

4.4增强日常监督和管理

地方环保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增强日常监督和管理,定期开展业务学习,全面提高监督人员的业务处理能力。针对于建设项目检查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应予以警戒或者惩罚,避免企业出现违法行为[3]。

4.5严格按照实际工况展开监测工作

验收监测单位在验收监测生产单位的生产负荷时,必须严格按照标准和要求核对企业的生产负荷总量,针对于不满足企业生产负荷总量的项目进行分析,严格遵循验收监测标准和要求,增强现场施工状况的监督和管理,以免项目建设单位弄虚作假。

4.6及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汇报

若是发生以下状况,①建设项目施工地点产生变化;②生产产品类型产生变化;③建设项目生产工艺发生变化;④建设项目生产规模产生较大变化;⑤建设项目生产设备类型与规模产生变化;⑥尚未建设环保设施;⑦没有严格按照规定拆迁卫生防护区域的房屋;⑧建设项目实施时间和环评批复时间相距5年以上,那么监测单位应当要立即向地区环保行政管理部门进行书面汇报,获得环保行政管理部门审批后方可以进行整改工作。

5结论

验收监测的涉及面非常广,并且存在的问题也比较多,在进行验收的过程中要重点控制好每一个细节,严格按照规定要求开展验收工作,使项目建成后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客观、公正地反映出来,以期为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参考文献:

[1]曹晓华,王小春.建設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应注意的问题[J].污染防治技术,2008,21(6):107.

[2]黄绍辉.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废水监测工作探讨[J].科技与业,2013,20(19):155.

[3]王曦璘.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J].绿色科技,2012,12(9):141~142.

猜你喜欢

绿色环保
浓、稀硝酸与铜反应的综合实验设计
浅谈绿色管理理论的核心内涵
分析建筑设计中应用绿色环保节能技术的必要性及具体设计
绿色环保水处理技术探究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中绿色环保施工理念的应用
小型水龙头发电机的研究与制作
如何构建绿色化学课堂
环保理念下的港口航道疏浚工程浅析
浅议室内设计绿色节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