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对外汉语文化教学教材编写探索

2017-03-15苑迪

活力 2016年16期

苑迪

[摘 要]对外汉语文化教学,是在教学中兼顾语言与文化,注重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教学。对外汉语文化教材,是在编写中以文化为纲,同时注重语言技能,有意识地注重文化知识介绍的教材。非目的语环境下的对外汉语教材编写应将文化知识教学与语言技能训练并重,文化内容具有系统性,联系现代生活实际,注重文化比较,加强文化互动。

[关键词]一带一路;文化教材;文化教學

近年来,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经济高速发展,我国实施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对我国及沿线国家各个方面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语言是交际工具,任何基础建设、经贸交往都离不开语言沟通。同时,语言又是文化载体和文化要素。汉语越来越成为“一带一路”沿线许多国家语言学习者热衷学习的语种,随着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的不断深入,汉语在许多国家都已纳入其本国的外语教学课程。特别是东南亚地区对汉语文化学习非常热衷,汉语语言背后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因素,如何编写出适当的教材,使教师在汉语教学中有效地展示隐藏在汉语背后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并传达给学生,使其语言习得与文化习得具有同步性,从而真正地学会并掌握汉语,对对外汉语教学与汉语文化传播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 对外汉语文化教学性质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本身作为一种物质符号系统,在表现着文化的同时也承载着文化。语言与文化是不可分割、相互依存的关系,文化渗透到语言的方方面面。

文化与语言密不可分,现在的汉语学习者,无论是学“文化”还是学“语言”,其目的都不只是单纯地获得语言技能或者掌握文化知识,而是在语言交际的训练中,同时理解文化内容,获得“跨文化交际能力”。而在教学实践中,“理解能力”和“语言技能”也是难以截然分开的,理解文化是运用语言的基础,技能的操作又是对文化理解的检验,在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过程中二者是密不可分的,也是相辅相成的。一些“专为开设文化课程而编写的教科书”中或多或少存在语言难度过大的问题,在教学中不利于文化知识的掌握,从而也影响到教材应用的广泛度与教材中文化内容的充分利用程度。

对外汉语文化教学,是在教学中兼顾语言与文化,注重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教学。对外汉语文化教材,是在编写中以文化为纲,同时注重语言技能,有意识地注重文化知识介绍的教材。

二、文化教材编写现状

在文化教学受到对外汉语教学界关注的 20 余年来,与文化教学紧密相连的教材编写研究也随之开展起来,许多专家学者就文化类教材的编写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学界出版的文化教材数量逐年增多,体例逐渐丰富,但周思源曾指出“和某些比较成熟的语言教材相比,文化类教材由于开设时间晚,门类多,专业性强,使用量少,多为一人教一门的单兵作业,多数文化教材目前都不大理想,不太适合留学生使用。一言以蔽之,‘对外的特点没能得到较好的体现”,综合学界对文化教材现状的研究,现有文化教材在文化呈现上存在一些问题:

1.文化内容选择缺乏系统性。

2.文化现象解读不够深入。

3.缺乏文化对比和互动性思考。

三 对外汉语文化教材编写原则与方法

1.文化知识教学与语言技能训练应相辅相成

文化知识教学的教学任务是系统传授中国文化,同时起到辅助汉语教学的作用。文化教材是针对文化知识教学编写的教材,因此文化教材也要正确处理好文化知识教学和语言技能教学的关系。文化知识教学和语言技能训练都是文化教材编写的重要内容,要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文化知识教学以教授中国系统的文化知识为教学目标,文化教材作为文化课的教科书也应以介绍文化知识为主,但语言技能训练也不能忽视,要积极寻求知识教学和语言教学有效的结合方式。文化教材的编写应该根据学生的汉语水平、母语背景等实际情况有意识、有目的地在文化知识的编写上控制语言难度,适量编写语言技能方面的练习题。

2.文化知识内容应全面系统

文化知识教学内容的确定是文化教材内容编写的依据。文化知识教学包括:系统的背景知识文化、深层文化和跨文化交际。因此,文化教材的内容也要包括这三部分。把中国文化的各方面都写进一本教材里是不现实的,但文化教材在编写时对三部分内容都要有所涉及,并根据文化项目的具体情况来合理分配它们的比重,不能只介绍一方面的内容而把其他内容忽略掉。

3.文化内容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避免“厚古薄今”

文化是一种历史积淀,古今文化是一脉相承的,现代文化深深烙着古代文化的烙印,两者关系密切,不容截然分开。古今文化的密切关系要求文化教学要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4.注重文化比较,加强文化互动

文化教材的编写在注重文化差异的同时,要善于突出文化共性,加强文化互动,搭建通向中国文化殿堂的桥梁。通过这样功能性的文化互动,更好地让学习者深入了解中国,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结语

对外汉语文化教材是对外汉语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外汉语文化教材的研究对文化教材的编写和文化教学都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了在“一带一路”背景下,非目的语环境中,对外汉语文化教材编写应注意的原则,目前针对非目的语环境下对外汉语教材特别是文化教材的编写还有很多的研究和探索空间。

本文为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GK2058260109),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高等教育科研课题(14Q013),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高等教育科研课题(14Q010)系列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赵金铭.论对外汉语文化教材的文化取向[J].汉语言双方言,1997(5).

[2]周思源.对外汉语教学与文化[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

[3]李泉. 文化内容呈现方式与呈现心态[J].世界汉语教学,2011(3).

[4]张英. 对外汉语文化因素与文化知识教学研究[J].汉语学习,2006(6).

[5]赵宏勃.对外汉语文化教材编写思路初探[J].语言文字应用,2005(9).

[6]张英. “对外汉语文化大纲”基础研究[J].汉语学习,2009(5).

[7]贾莲莲. 对外汉语文教教材比较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