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建设探讨

2017-03-15马亚静

活力 2016年16期
关键词:读者馆员高校图书馆

马亚静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馆员;读者

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给大学图书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大学图书馆只有积极改革和探索,才能不断适应新的发展形势。管理的改革与创新是当前大学图书馆发展过程中的重点和关键。

一、更新管理观念,树立图书馆形象

如何深化大学图书馆改革,首先要解决认识问题。从我国目前大学图书馆的服务主动性较差、服务态度还有待进一步改善等方面的情况看,强调读者第一仍然有现实意义;从馆员工作管理的角度,要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需要强化主观能动性和重视意识的培养,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起到较好的效果。

图书馆管理工作过程中,最有效的方式是通过有效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能力,从而实现能力价值的最大化,把能力这种最重要的人力资源作为组织发展的推动力量,并实现组织发展的目标以及组织创新。将这一理论运用到图书馆,可以高效的开辟图书馆管理的新思路。

人本思想是深刻认识到人在图书馆中的作用,突出人在图书馆利用、图书馆管理中的地位,实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本质在于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激励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创造性,从而最大限度提升与实现人的自身价值。具体而言,人本思想在图书馆管理中至少应体现在“以读者为本的服务思想”和“以实现馆员自身价值为本的管理思想”两个方面。

大学图书馆可综合应用多种先进的管理理论进行改革,更新管理观念是先导。在管理上,特别需要树立投入产出效益观念、竞争观念、资源共享观念、开放服务观念等。通过更新观念,改革创新,树立图书馆的新形象。

二、读者在图书馆活动中的地位

以读者为本的管理体系是实现人本思想的基石。传统图书馆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大多以规范读者行为为出发点,其中有太多的管制与约束,致使图书馆管理僵化。网络环境下的时代是一个孕育着巨大变革的时代,图书馆生存的外部环境已发生并将继续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与此相适应,图书馆管理的内涵要求、发展目标、工作方法、行为方式也将发生深刻的变化,只有不断地创新与发展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体验。

图书馆要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对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方式方法进行扬弃和取舍,建立崭新的管理运行机制,最根本的是“以读者为中心”,一切规章制度均以方便读者、最大限度提高读者满意度为最终目标,且此系统的任一具体细节均很好体现“读者第一”的理念,才有可能使“以读者为本的服务思想”得以真正实现的基石。

传统图书馆以其丰富的馆藏资源成为人类的知识宝库,成为人们利用前人知识的重要场所,但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技术的发展,图书馆已不再是最重要、唯一的知识信息获取渠道,数字化图书馆、虚拟图书馆的存在,以及互联网上大量免费的信息资源使人们可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样化,读者只需要在电脑终端即可获取大量资料信息,由此看来图书馆应由以提供有形书刊服务为主的服务逐步向以获取信息资源为主的服务转化,由提供文献线索为主的间接服务向以提供事实、数据为主的参考咨询服务转化。

三、图书馆馆员自身价值的提升

传统管理制度是纯理性制度,以行政命令和硬性规定,强制馆员、读者服从。人本管理尊重人的价值,是以建立使人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能力为最终目标的制度。它弥补了传统管理制度的不足,突破了制度管理的僵化局限,给人以尊重感,给人一种自由活动发展的良性空间,让人在体验自由活动发展空间的同时,更让人体验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人本管理,尊重馆员的行为主体权,馆员为了表明自己的能力、创意,而会从严要求自己,尽职尽责。传统图书馆各种规章制度的出发点是为了方便管理,而不是方便读者、主动为读者提供多样化服务,服务形式是以书为主。真正将人本思想融入馆员的思想之中,其主体意识、主体能力、主体人格也将随之不断升华。馆员的独立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就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在一个相对自由、宽松、和谐的物质环境与人文环境中全面展示文化使者的才华和作用,为读者提供“多元化、全方位的信息服务”。

平等与尊重、馆员自身价值的实现是图书馆内部人本管理的前提和基础,是人本管理体系建立的核心内核。在此指导思想之下,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只存在分工的不同,享受平等的权利,存在良好的互动、相互激励机制。管理者体恤读者工作的艰辛,承认人的需要和个性发展的合理性,创造条件满足馆员发展的需要,并将这种需要作为图书馆良性发展的必要条件,成为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图书馆员应成为知识的创新者,其所从事的知识组织、知识管理、知识服务和利用是创新的基础。图书馆馆员也应成为知识的导师,一方面让读者在“知识服务体系”中接受教育,另一方面图书馆员对读者的教育、指导,就是“发掘新知识”的教育,让读者真正从内心尊敬地称馆员为“老师”,真正体现馆员对读者的指导、教育,在讀者求知、索知、受知的过程中感受到馆员的帮助是切实而专业的,是一种“教师行为”,真正认识到馆员具有“指导、启迪、引导、咨询、传授”的功能,具有“导师”的意义。把人本管理用于图书馆员的管理,就是按照人本性的要求把提高馆员的工作质量、提高馆员的满意度及馆员的成长和发展等人性因素作为目标。

纵观全国高校图书馆的现状可以看到,图书馆的惰性文化有着深厚而丰沃的土壤,安贫守旧、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墨守成规等消极思想,在图书馆人员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真正实现图书馆的人本管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从点滴服务中体现出管理者对读者的脉脉温情,让大学图书馆成为图书馆的典范,成为每一位读者自己的温馨书房。

猜你喜欢

读者馆员高校图书馆
信息时代院校图书馆馆员的职业素养
关于义务馆员参与高校图书馆服务建设的思考
基于个人发展困境与人力资本视角双维度考量的青年图书馆员培育对策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分众传播与受众反馈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宣传与推广
试论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素质构建
“《读者》光明行动”(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