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干远教这些年

2017-03-15唐梓超李新有

关键词:底气百香果乡亲们

唐梓超+李新有

我叫唐梓超,是江西省安远县新龙乡的远教管理员。虽说我是大学毕业,自认为对电脑熟悉得不得了,但接触远程教育这摊以来,还是经历了一个又一个的“麻烦事”。

初来乍到,对远教到底怎么干,说句心里话,我是没有底气的。虽然摆弄电脑的时间不短了,但怎么能利用好这电脑为农民群众服务,一时半会儿还是摸不到门路,因此工作一直打不开局面。面对新担子却挑不起来,让我很沮丧,感觉自己一点用也没有。

不过苦恼也解决不了问题,我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认真分析起为什么打不开局面的问题。一是平台技能掌握不够。虽说对电脑是门清,但远教平台却更复杂,如何在种类繁杂的资源库里找到所需的课件并分门别类地下载、收藏、播放,那还是需要进一步学习的。二是设备维修技能不足。基层设备用得多,因此也容易坏。如果自己不学点简单维修的技术,那工作肯定顺利不了。三是工作方式定位不准。不能再把自己当学生了,要敢于闯荡。就这样,随着想的越多,我的眼前就越亮。症结找到了,就得对症下药,找回底气。

俗話说打铁还得自身硬。我迅速进入了“学习”状态,时不时向县上请教平台操作技巧,经常去乡里的网吧学习硬件维修技能,总不停地提醒自己是个学生……就这样,随着技能的不断掌握,我的自信心逐渐回来了,面对工作,我终于有了底气。

虽说有了底气,但真干起工作来,还是觉得有点吃力——每次组织学习活动,任凭我磨破了嘴皮子,来的人还是不多。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不由得纳闷了,是我态度不热情吗?可我和群众说话都是满脸笑容的。为了打破这个疑问,我便随机“采访”起乡亲们来。终于有个老农的一番话揭破了窗户纸:“学的时间不方便且不说,也不知道课上讲的是真是假。我们农民可不大信这新鲜东西。”我恍然大悟。

既然知道了群众的担忧,我就有的放矢地解决问题了。嫌学习时间不自由不方便,我就让各村站点管理员根据本村群众的实际作息时间,灵活地来个“见缝插针”式学习,饭后、睡前都成了学习的黄金时间。对教的技术没信心,我就专门找来了学习的榜样小孔田村的孔老伯。孔老伯是个种植“土专家”,在十里八村很有威信,正好他对远教特别感兴趣,每次参加学习都积极,我就把他发展成了学习带头人,让他带动大家学习。别说,这两招还真好使,不到半个月,参加学习的群众就多了很多,各村站点一时间变得十分热闹。我这才舒了一口气。这也让我有了感慨:开展远教活动,必须得摸准群众的心理,要接地气,这样才能开展下去。

光调动乡亲们的学习热情还不够,想让群众真正认可和接受远教,必须得为他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这样远教才能真正在基层落地扎根。

我们当地一直种脐橙,但近年来由于市场冲击,卖不上价。我灵机一动,这正是让远教大显身手的好时机啊!我通过向县上专家请教,又在远教平台上搜索,发现了一个叫“百香果”的果品很畅销,而且也适合在本地种植。于是我组织各村站点集中反复播放百香果致富的视频,吊起了群众胃口。乡亲们正好种脐橙也种伤心了,看到百香果效益这么好,不禁都动了心。我便乘胜追击,又集中播放起百香果种植技术的课件来,同时从县上请来专家到各村实地调研是否适合种植。一时间,全乡对百香果的种植都充满了兴趣,不少农民在我的“诱导”下试种起来。别说,当年一亩地就能挣最少五千块!这下农民们掀起了种百香果的热潮,不断走上富裕的道路。尝到了甜头的他们,自然对远程教育就打心里往外服气了,远教成了他们的最爱。由此我也体会到,农民是最实在的,只要远教能为他们真正谋福,那么他们就会对远教信赖。这就是远教得人气的秘诀,也是我干远教最深的感悟。

猜你喜欢

底气百香果乡亲们
企稳的底气
“团长”何八斤让乡亲们便利购物
为乡亲们奔小康当好“领头雁”
落叶在跳舞
乡亲们叫我“卖光光”书记
心底无私底气足
为政底气
莫兰迪的夏天
五月的一抹新绿
你要有拒演悲剧的底气